何以思明 詩和遠方——寫在廈門市思明區行政區劃調整20周年之際【4】

今年以來,廈門市思明區文旅行業復蘇勢頭強勁,各大旅游景區人氣持續高漲,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與同期相比都呈現高歌猛進的態勢。而與數據大幅增長相應的,是廣大游客對思明城區面貌和文明水平留下的上佳口碑和良好印象。事實上,生活在這裡的人,更能深切體會到思明區的產業發展之美、人居環境之美、自然生態之美、人文積澱之美、文明和諧之美。 今年,是思明區行政區劃調整20周年。作為廈門經濟特區的中心城區,20年來思明區持續、快速、穩定發展,打造了城區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
今年,思明區更是被廈門市委市政府賦予了在“發展動能轉換與科技創新、城市能級提升、深化改革”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的重任。為何思明能夠始終保持強大的發展勢能,土地面積不足廈門5%卻能創造令人驚嘆的發展成果?在思明區行政區劃調整20周年之際,我們對思明區高質量發展背后的路徑和動力展開了探尋。
深化改革:“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思明區政府因為率先在全國開發並推行“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管理系統”,於2004年3月榮獲“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成為當時福建省唯一獲獎項目。在公共部門績效評估成為當時世界各國行政發展的最新主題的背景下,改革傳統的耗時費力、缺乏公正的考評方式是地方政府普遍面臨的問題。思明區組織開發的績效評估系統在這方面進行了成功、有益的嘗試。思明區還因此被列為國家商務部和歐盟合作的“中歐公共管理項目”地方政府試點。
廈門思明鷺江兩岸。思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時間軸重新定位到當下。於去年啟動的智慧思明信息化平台建設,圍繞智慧社區、智慧城區、智慧產業、智慧經濟、智慧政務等方面,通過業務流程再造、數據和應用整合等方式,夯實數據基礎,創新基層減負和城市運行的應用場景,為社區服務、城區管理、產業發展、經濟運行、政務審批提供信息化和數字化支撐,賦能年輕思明和幸福思明。
蘇軾說:“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大意是“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思明區奮心競逐的20年,正是為深化改革而犯其至難的20年。
舊村改造,是為了保障居民更加長遠的利益,讓群眾擁有更加宜居的新家園和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征地拆遷卻是繞不過去的攔路虎。
蓮前東部片區舊村改造項目,是思明區貫徹市委市政府“島內大提升”重大決策部署的重大項目。2019年以來,思明區在蓮前片區設立嶺兜、何厝分指揮部,抽調全區精干力量全力攻堅,推進項目穩步向前,僅用了120天時間,實現預簽約率均超過95%。這,不僅刷新了舊村改造的“思明速度”,也成功探索了全新的舊村搬遷改造模式,也就是以協商搬遷、預簽協議的方法來實施征遷補償安置工作,成為全市整建制村庄改造的典范。
社區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礎工程,在城市治理現代化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社區治理具有復雜性、敏感性和不確定性,也廣泛存在制度碎片化、個體原子化、責任模糊化以及信息孤島化等問題。
近年來,思明區把“遠親不如近鄰”理念作為推進社區治理的寶貴財富,圍繞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以基層黨建為重要實施路徑,以構建居民與居民、居民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的共建共治共享關系為目標導向,創新精准網格入戶、就地就近服務、黨群協商議事、矛盾糾紛調解等功能機制,形成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近鄰黨建”模式,有效破解了當代社會中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社交網絡化等難題,形成具有思明特色,可推廣、可復制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樣板……
擁山環海的區位優勢、集群配套的產業優勢、內聯外通的市場優勢、活力迸發的主體優勢、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協調發展的布局優勢、國家省市戰略的疊加優勢……這些優勢既源於自身付出的不懈努力,也離不開時代賦予的寶貴機遇。
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一勞永逸、自我滿足。思明人清醒看到,優勢不會自己變成勝勢,過去有優勢不意味著今天有優勢,今天有優勢也不意味著永遠有優勢。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既有優勢如果不順應時勢進行強化,則可能會慢慢減弱甚至消失。
隻有將“既往”與“開來”統一起來,把既有優勢與新興優勢融會貫通、相互加持、疊加放大,不斷蓄積優勢、放大優勢,推進優勢集成,才能形成勝勢、鞏固勝勢。
今年春節后第二個工作日,思明區召開全區作風建設推進會。在這一開年首場大會上,思明區委對全區干部提出了強化作風建設的“十個方面”要求。
“唯有把各項工作往前推、靠前抓,才能不辜負市委市政府的重托,不辜負百萬思明群眾的期望。”思明區主要領導說,思明區正深入實施“強腰”工程,重點抓好部門和街道班子這一中層“關鍵少數”,並深化拓展“學蓮前派出所 爭創模范機關”活動成果,通過領導帶頭垂范、樹立良好學風、提倡較真精神、堅持統籌推進、加強督導檢查,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干部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
廈門思明航拍美景。思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立於潮頭,方知浪高風急﹔登臨高峰,才見前路艱辛。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被視為標杆、寄予厚望的思明在發展中面臨著許多困難挑戰。但“改革關頭勇者勝”。面對那些躲不開、繞不過的險灘,擱置久、難啃動的“硬骨頭”,風險大、任務急的難關,思明以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無私無畏的使命擔當,迎難而上,搶灘攻關,持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突破。
時間永遠分岔,通向無數的將來。但回望發展的脈絡,可以讓我們看清前進的邏輯。
20年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前路漫漫,絕非一馬平川,但日日行不怕千萬裡,時時做不懼千萬事。
把“三個引領”落到實處,是思明全面服務廈門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的必經之路,是通向“詩和遠方”的唯一橋梁。這注定又要高揚一種敢為人先、破冰除險的時代精神,注定又要刻下一串闖關越隘、頑強向前的堅實足印,注定又是一個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歷史段落。豪情滿懷的思明人正以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昂揚姿態磨墨濡毫,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台賬裡記錄動人的一筆,在時代大潮中摹繪壯美的航跡。(夏思萱)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