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讲座
布展
2019年12月31日晚,“拆迁——李蔚青文字水墨个展”在厦门市“青艺术空间”开幕,展出的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蔚青从数年来创作的两千余件作品中甄选出的200件精品。开幕当晚,百余位艺术爱好者及各界人士与李蔚青一起,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共同倒数计时,跨入新的一年。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2月29日,堪称新年的一道具有特殊艺术意义、纪念意义和“福相”的“文化大餐”,市民朋友可前往展厅观展。
本次创作内容均来源于传统文化中有据可查的100种“福”字写法,以“水墨”方式进行全新阐述。虽然都是“文字”,李蔚青却将“水墨”作为一种“材料”而非“画种”的观念,与现代图像的视觉性与艺术性进行碰撞的表现形式来诠释。这批作品通过以图像形式对文字进行再诠释,呈现出其不拘泥于某项专门技艺的价值态度,传达出了新的当代书写的法度、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时代审美的价值观。“青艺术空间”负责人张夏清说:“因李教授在这些方面的探索,使得传统的‘福相’跨过了现有文字仅停留在实用功能的‘识读’意义,而使之也具有了超越地区、民族和国别,但又不失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审美的意义。”
展览主题为“拆迁”,其思路是根据近代德国社会学家科赛的研究启示而来。李蔚青进一步阐述:“人具有因物质环境的‘拆迁’而导致精神层面的‘非物质’产生相应‘变迁’的‘潜功能’,且对人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引导’、‘提醒’作用。因此,探讨将人强行拖入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中的‘拆迁’这种当下常见的社会发展现象或行为,从表面上看,告别的似乎是农耕文明时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生存方式、价值观念,但实质上今日之‘拆迁’所‘提醒’的,却是让人的‘潜功能’也同时产生作用,即激发、释放或改变的是人的前瞻意识、学习力、知识结构、审美意识、普世价值等。换言之,物质、空间环境层面的拆迁是表象,而相应地建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且符合当代精神、思想、观念、审美等方面的新法度,乃为‘拆迁’的本质意义。”
此次个展,李蔚青以儿时学习篆刻、书法、绘画的十年功底及中外相关史论涉猎为基础,运用西方近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注入现代逻辑、数学数列理论,实验和探讨了诞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书写进行“现代性转换”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