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守住“麒麟活脉” 绘就海岛新画卷

2020年01月09日08:37  来源:东南网
 
原标题:平潭:守住“麒麟活脉”,绘就海岛新画卷

平潭推进湖水源保护区整治、小流域综合整治,携手两岸环保业者共护绿水青山

守住“麒麟活脉”,绘就海岛新画卷

8日,平潭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虽已入冬,湖岸却是一片生机盎然之景。

这是平潭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当地通过实施三十六脚湖水质综合预警控藻应急项目、入湖小溪流水质提升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区管理,推动完善应急治水工艺等,进一步保障三十六脚湖生态安全和区内供水安全。

近年来,实验区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动玉井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东溪和西溪小流域综合整治等,努力还平潭一个更美的碧海蓝天。

保护水源,实现岸绿水清

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素有平潭“母亲湖”之称,经多年整治,水质达标率达100%。

2015年起,实验区清理三十六脚湖保护区内18个违法违规建设项目;2016年9月,保护区综合整治工程完工,总投资约5100万元;2017年起,开展三十六脚湖二级保护区生活截污;2018年,对三十六脚湖水源一级保护区居民实施搬迁,设立格栅式围栏5公里;去年,启动三十六脚湖新一轮专项整治。

近年来,实验区还系统地开展水系治理,完成“麒麟活脉”水系规划,计划实施39个项目、总投资87.68亿元;推进“清新水域”“清洁土壤”工程和蓝色海湾、小流域综合整治,组织实施金井新城水系提升等。如今,黑翅长脚鹬等水鸟开始迁徙平潭过冬,实验区迈向“高颜值”生态宜居岛。

平潭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段,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此,依托水系整治与规划为河湖撑起“保护伞”之余,平潭还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共赢。

去年夏季,平潭“蓝眼泪”美景火遍各大网络平台,现象级“追泪”热潮频频上演,这是平潭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效。2016年底,《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蓝色海湾政治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平潭将针对竹屿湾区岸线生态破坏问题、大屿岛礁建设等,逐步开展滨海生态改造。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总投资7.3亿元,旨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生植物的生存空间。“资源优势可以转变为发展蓝色经济优势,实现开放开发可持续发展,打造显山露水、增绿添彩的全域生态空间。”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陈楚楚、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