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22—2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福建省水利厅组织全省各地开展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水与气候的有关知识,唤醒全民关爱河湖、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意识。省水利学会和省气象学会围绕“气候与水”这一主题,向全社会发出倡议:重视气候变化,建设幸福河湖,关注气候与水,关爱地球母亲,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据悉,联合国确定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水与气候变化”,我国纪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节水优先,充分发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刚性约束作用,出台《福建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福建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长期规划》,修订农业、工业、生活和服务业362个小类、664个产品的用水定额指标,创建了8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成了69个省直节水型机关,涌现出196家钢铁、造纸、石化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型企业,2019年全省用水总量比上年减少10亿方,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分别同比下降9%、12%,节约用水加快落实,助力绿色发展。
福建省坚持创新引领,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完善河湖长效管理机制,率先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共享共用的河湖长“一张图”调度系统,出台《福建省河长制规定》等河湖保护管理的基础性支撑性法规规章。坚持生态导向,以莆田木兰溪治理为样板,加快修复河湖生态,在永春、荔城等8个县全域统筹推进综合治水,治理河流2100多公里。全省建成安全生态水系4341公里,打造出福州“闽都水城”、莆田“荔林水乡”、漳州“五湖四海”、南平“水美城市”等一批遍布城乡、百姓获得感强、社会认可度高的河流生态走廊。2019年,全省12条主要河流及小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分别为96.5%、92.8%,分别同比增长0.7%、8.2%;地表水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0%;市县两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福建省水利厅表示,全省水利系统将深入贯彻新时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进一步补齐水利工程短板,推动重大水利、民生水利再增效,进一步增强综合治水能力,推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再创优,进一步完善水利监管体系,推动水环境保护、水供给保障再提升,努力增强水利发展带给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闽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