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区发布《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

2020年06月09日11:37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厦门生物医药港外景。王火炎航拍

6月7日,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举行,落地海沧的8个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项目以电子签约方式集中签约。8日,海沧区第一时间发布《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以清晰的战略思维、精准的发展路径,再次吹响产业发展的冲锋号角。

牢记使命 直面瓶颈再出发

率先发展,是海沧的使命,也是责任。借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的东风,重新修订《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医产融合新路径,是厦门生物医药港补齐短板、率先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个区域,以怎样的视角和高度,解读产业发展价值和成长基因,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个产业能走多远。在业内专家学者看来,这份重新修订的规划,切中肯綮,定位高且切合实际。集聚省、市、区合力突破医产融合瓶颈,充分展现了海沧的站位和眼界,也可谓正当其时。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厦门生物医药港集聚生物医药企业340家,产业规模达219.91亿元。以厦门生物医药港为核心的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入选的17个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集群之一。

“我们致力于建成以特色优势产业板块为引领、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转化能力、在细分市场具有先进性和竞争力、领导力的专业化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指出,力争到2022年,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累计培育上市企业8家,年产值超过50亿元企业1家,10亿以上企业10家,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强榜单。

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层析纯化。郑伟明摄

高位嫁接 医产融合探新路

联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开展厦门乙肝相关肝癌三级预防创新项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厦门慢性呼吸疾病全科综合管理创新示范中心项目;联手华西医院打造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公司项目、成都海圻医药(厦门)工作站项目以及多个医产融合项目与海沧区签约。

海沧此次与高端医疗资源的合作,将有效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是广大百姓的一大福音。抛开这层意义,业内专家还读出了另一层深意:充分发挥高端医疗资源优势,构建医疗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让企业创新研发少走弯路。

其实,在嫁接高端医疗资源方面,海沧早有作为。去年底,海沧区依托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与复旦中山医院在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和急诊绿色通道、全科医生培训等方面深入开展医疗技术协作;今年初,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申报的2020年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项目在海沧启动,标志着福建省医院承担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平台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不难窥见,按照《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厦门生物医药港成为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基地,推动厦门与复旦中山医院从医疗合作向医产融合方向发展,只是站上了又一个新起点。未来,海沧将持续嫁接高端医疗资源,夯实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中试放大和生产的药物创制平台体系,培植有利于医药研发创新的产业生态。

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国际化重组蛋白质药物生产基地进行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前检查。郑伟明摄

龙头带动 实现全方位成长

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热带雨林效应”,独木难成林,只有形成“热带雨林生态”,才能形成稳定持续的生长环境。

《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指出,从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实际出发,厦门生物医药港将继续全面推进各细分领域创新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孵化功能,培育、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创新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成果转化项目批量入园,通过“补链强链”打造产业发展的“热带雨林生态”。

据海沧区介绍,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龙头阵营,不仅是为了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地区的工业产值,更重要的是,通过龙头带动,整体提升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队伍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创新研发水平等,最终实现产业全方位成长。

“我们将坚持扶优扶强,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产业化项目,形成品牌优势;持续培育和引进一批‘雏鹰’、‘瞪羚’企业,助力创新型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善美表示。

此外,《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还指出,将创新医疗器械、高端制剂、生物医药前沿科技、高值保化品、医药健康服务业等同步列入厦门生物医药港未来发展重点,加快高潜力技术和大品种产品的引进和转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保持定力 完善保障促发展

“建设生物医药港不像开小吃店,无论有没有名气,都有生存空间。”海沧区委负责人告诉说,生物医药技术日新月异,各地园区发展竞争激烈,发展这样的新兴产业倘若没有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信心和动力,来自海沧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念。来自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张靖全程参与了《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工作,并牵头执行。

与此同时,海沧充分发挥“政府+园区+平台+基金+专家委员会”机制作用,为厦门生物医药港发展提供产业规划、资源导入等支撑,以国际化视野、格局,结合国情、区域资源,谋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点”向“链”高速迈进。

海沧区表示,按照规划,接下来将建立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拓宽企业参与渠道,健全更加有效的沟通对接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督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强化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统筹,制定、落实更加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充分挖掘土地利用空间,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以“专项资金+基金”“组合拳”形式,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引导和推动,持续做强做优厦门生物医药港。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厦门生物医药港集聚各类生物医药行业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83人次,被福建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首批产业人才聚集基地。

未来,海沧将以厦门市“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政策为支撑,继续培养引进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领军人才、青年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人才的保障和长效激励机制,形成科学、合理、梯次完整的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链条。同时,吸引和推动高水平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区域交流与国际合作,全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林岑、林艺萍、林晓蕾、张韧)

(责编:陈楚楚、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