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如何”的使命必答》系列报道之七

社区依法治理的新实践:以百姓之心为心

林晓丽

2020年10月20日14:54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编者按: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福州市鼓楼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法治方式、法治思维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子,并以入选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成为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的业绩,对“三个如何”命题作出了回答。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三个如何”的使命必答——聚焦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鼓楼》系列报道,揭示鼓楼区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样貌与创新实践。

 

2019年9月27日,鼓楼区公益南路占地约750平方米的汤边社区睦邻广场正式投入使用,让这个曾经荒凉破败、时有“高空抛物”的街角荒杂地变身居民们邻里互助、议事协商、休憩锻炼的睦邻点。广场建好后周边居民赞不绝口。

汤边社区睦邻广场的华丽转变正是得益于鼓楼区2018年开始在福建全省率先开展的社区“参与式预算”微实事协商项目,广场建设全过程都有居民的广泛参与,真正做到“办实一件事,赢得万人心”。

城市社区依法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基层组织依法治理、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区治理好不好,居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近年来,鼓楼区在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瞄准群众需求,依法保障居民自治权,在提升政府服务力、释放居民自治力、强化多元共治力上下足功夫,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探索出社区依法治理的新实践,获得群众广泛“点赞”。

机制创新打造鲜活样板

走进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能深切感受到其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对“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命题,做很详细的解答。

作为鼓楼区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领头羊”,军门社区以“三个如何”重要指示为指引,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了有特色的社区治理工作方法——军门社区“13335”工作法。

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介绍说,13335就是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政府治理、居民自治、社区共治三项机制,搭建社区工作、社区诉求、社区服务三个平台,强化队伍、设施、经费三项保障,打造安居在社区、友爱在社区、和谐在社区、欢乐在社区、幸福在社区的“五在社区”。

军门社区“13335”工作法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其中“居民依法自治”是重要一环。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健全居民依法自治机制?

据介绍,军门社区“两委”成员由全体党员和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成员、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人员经民主程序交叉任职,实现民主选举;社区“两委”牵头建立民主恳谈、议事、听证、咨询、评议5项协商制度,规范民主协商;重大事项实行居民代表提议—“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会议决议的“四议”程序,保障民主决策;组织居民制定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健全民主管理;组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设立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实行社区党务、政务、事务、财务、警务“五公开”,强化民主监督。

2020年9月10日军门社区开展居民恳谈日活动。鼓楼区司法局供图

在军门社区,有一个让群众畅所欲言的平台——每月10日的“居民恳谈日”。最近一次的恳谈日,主题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户一表”办理难题。

“群众的事,没有小事。老百姓提的问题,我们得努力解决。”林丹说,为了“一户一表”,军门社区专门请来了“两代表一委员”和住建、城管、供电、水务等部门工作人员,在恳谈日与大家面对面,“把问题全部摆出来,拿出方案,让群众都满意”。

协商解决南营巷8号居民停车问题、推动横锦巷景观整治项目……军门社区创新性设立的定期“居民恳谈日”,为群众搭建起畅通的诉求表达和参与治理渠道,切实帮助居民解决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并保证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让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高涨。

如今,多方力量汇聚、参与到军门社区治理中,推动政府治理向居民自治、多方共治不断升级换代。近年来,“13335”工作法已成了军门社区的“金字招牌”,并向全国、全省推广学习。

民意民智汇聚共治“合力”

军门社区“13335”工作法着力于健全政社互动机制、居民自治机制、社区共治机制,推动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导,社区工作服务站、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军门社区的社区治理模式为鼓楼区基层治理树起了标杆。为加强推广借鉴军门工作法,2019年,鼓楼区启动“社区作风建设年专项行动”,在全区69个社区推广每月一次“居民恳谈日”活动,建立健全居民诉求征集机制、诉求回应机制和居民主体权利行使机制。

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民情恳谈机制,鼓楼区将每月固定一次的“民情恳谈日”扩大为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开展恳谈协商,充分畅通居民表达诉求的通道,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鼓楼区三坊七巷社区居民议事厅。鼓楼区司法局供图

截至目前,社区累计开展居民恳谈活动1104场,共接待群众2.3万余人,收集群众议题2120条,现场讨论、协调解决的1305条,剩余问题列入限期整改清单。通过协商活动,在老旧小区整治、物业管理、睦邻关系、居民与政府之间,搭建起听民情、解民意、化解矛盾的沟通桥梁。

线下面对面听民意,线上点对点汇民声,2019年10月,鼓楼区专门打造了居民“线上会客厅”——“鼓楼社区幸福通”,开设事项告知、办事预约、随手拍、社区服务、民情恳谈等模块,打通“鼓楼智脑”一线处置机制与群众信息沟通的末端,有效助力社区治理。截至目前平台已有实名注册约23.82万人,平台总互动交流已超过30万次,进一步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途径。

“关键小事”撬动社会力量

近日,鼓楼区东大社区东大路160号无物业小区,通过进行参与式预算微实事协商项目实现“大变脸”,平整的路面、洁净的围墙、通道上的座椅和扶手、小区新铁门等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在一个月多前,小区的路面还是坑坑洼洼,墙上则长满青苔。

“在今年4月的民情恳谈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居民对于修路、砌墙、购买设施的迫切愿望,于是将其列入社区参与式预算微实事项目。”东大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也得到辖区内有关单位和居民的大力支持:辖区企业中建海峡集团组织全面翻修小区道路,辖区共建单位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认领拆除危墙重砌,小区居民自筹资金安装铁门……

在处理上述“微实事”中,东大社区出资约3万元,社会各界出资约15万元,“微实事”专项资金仅占总投入的17%,以政府的“小资金”撬动了社会的“大力量”。

据悉,自2018年起,鼓楼区在福建省率先尝试组织实施“参与式预算”微实事协商工作,改变“政府定实事政府做”为“百姓定实事参与做”,动员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协商、共同出资建设与本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微实事。2019年,参与式预算微实事协商项目在试点基础上扩面,工作范围涉及全区十个街镇,项目全程接受“两代表一委员”、“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和居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广泛协商、广纳群言,依法决策。

2020年6月10日,军门社区召开“参与式预算”微实事协商项目初选会。鼓楼区司法局供图

目前,鼓楼区各社区充分利用每月10日开展的“居民恳谈日”活动,召集微实事项目涉及的小区居民代表、物业、业委会等,根据项目资金额度、轻重缓急等因素,对初步征集到的项目展开协商,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群众和有关各方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居民恳谈日”与“参与式预算”微实事协商机制相辅相成,以民主法治思维为基石,聚众智、汇众力,发挥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2020年,鼓楼区各街镇已协商确定小微实事项目92个,涉及小区公共活动场地修整、楼道墙面修补、修建纳凉场所等老旧小区增值项目,预计总投入417.42万元,其中撬动社会资金约177.44万元。

以“三个如何”为指引,在落实“以百姓之心为心”新时代社区工作理念、推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鼓楼区以新思维新举措,构建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个如何”的使命必答》系列报道:

法治护航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法治促善治 打造营商环境“鼓楼样板”

以法治力量“撬动”基层治理

法治守护乡愁 “唤醒”古厝记忆

在市场监管法治化上发力:秩序与活力的统一

以法治文化熔铸“法治品格”

(责编:吴舟、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