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泉州古城裡的狀元史跡

2020年07月14日10:06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古朴的曾從龍狀元井 尤瑤瑤攝
古朴的曾從龍狀元井 尤瑤瑤攝

被譽為“海濱鄒魯”的泉州,文化底蘊深厚,自唐宋以來文風熾盛,才俊輩出,其中不乏文武狀元,而且不少是他們所處時代有口皆碑的清官廉吏。

狀元井、狀元祠、相公巷……在古城,泉州古代狀元們留下了諸多遺跡和傳說故事,記者請來泉州文史工作者,帶我們一起探訪狀元們在古城留下的痕跡,共同領略他們為人為官的氣節和風骨。

泉州文風熾盛 曾中多位狀元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在科舉時代,要考中進士已非常難,狀元更是鳳毛麟角。據統計,自唐初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一千多年間,文狀元隻有600多位。

“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這句對泉州人文贊嘆備至的對聯,是宋狀元、泉州知州王十朋所撰,懸於州衙門口。千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逐步南移和海外貿易的興盛,泉州多元文化空前融合繁榮,也促進了教育的興盛,使泉州人才輩出,成為東南文教之典范。

泉州在科舉時代碩果累累,據泉州市方志委此前的統計,僅進士就有2502人。據泉州文史工作者楊清江介紹,狀元統計的口徑有多種,有的按祖籍,有的按學籍,有的都算,不同的統計口徑,數據也不同。經過多方考証,較為准確的說法是,泉州歷史上曾出過8位狀元,文武兼有,分別是:五代的陳逖、黃仁穎﹔宋代的梁克家、曾從龍﹔明代的庄際昌、庄安世(武狀元)﹔清代的吳魯和黃培鬆(武狀元)。其中,梁克家和曾從龍都出生於泉州古城,其他多位狀元也都曾在老城留下諸多史跡與故事傳說。

此外,還有多位狀元祖籍泉州,如北宋明相王曾、清乾隆四年(1739年)狀元庄有恭、清乾隆十九年(1754)狀元庄培因等,都祖籍泉州,與泉州有著割不斷的深厚淵源。

府文廟:聽“登第皂莢”傳說

作為東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孔廟建筑群乃至東南亞地區儒學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始建於唐代、形成於宋的泉州府文廟,是古代泉州的最高學府,培養了大批人才,是泉州千年教育史的見証。設在府文廟明倫堂的《四海人文第一邦——泉州教育史話》展示館,通過碑刻、牌匾、楹聯等實物資料,翔實地展示了泉州古代燦爛輝煌的教育史。

從展示館中,我們得知,五代時期的陳逖,是泉州第一位狀元郎。他少時好學敏慧善屬文,陳逖中狀元那年,泉州府文廟內的皂莢樹提前開花結莢,被視為好兆頭。這件事情,宋《太平廣記》引《稽神錄》“登第皂莢”一文以記載,《泉州府志》和《晉江縣志》也有相關記載。據說,每逢開科考試,皂莢就開花結莢,結多少莢,預示該科有多少泉州人中進士。

陳逖讓泉州人驕傲的是,他不僅是第一位狀元,更是一位心懷百姓、體察民情、為家國盡瘁的好官。據傳,他家鄉連續多年遭受水災,五谷顆粒無收,他便將自己有限的月俸資助給貧困鄉親,幫他們渡過難關,重建家園。

據說,公元926年,府文廟庭院內的皂莢樹又結出一莢來,民間紛紛相傳,泉州士子有人要中狀元。第二年,黃仁穎果然不負眾望,狀元及第。

如今,皂莢樹已不在,但“登第皂莢”的傳說,仍在古城流傳著。

相公巷:因賢相梁克家得名

泉州府文廟,整體建筑由孔廟和府學兩大建筑構成,呈現“左學右廟”的規制,作為古代泉州府學的明倫堂,歷史上長期是文人學士聚會、講學的地方,南宋名相梁克家少時就讀於此。

梁克家“幼聰敏絕人,書過目成誦”,據傳,當年梁克家在京高中狀元時,他所就讀的學宮,也即今日泉州府文廟內明倫堂的池塘中,並蒂雙蓮同時開花,當年的泉州太守辛次膺為此特別賦詩紀念這個祥兆。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教授林邑在府學右邊興建“瑞蓮堂”,以紀念梁克家與泉州府文廟的特殊淵源。如今,傳說開出並蒂蓮花的方池還在。

梁克家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狀元宰相,他為政不苟且與人同,不畏權貴,又不失和氣,人稱“賢相”。其府邸在何處?據《晉江縣志》記載:“丞相梁克家宅,在舊縣學東。”舊縣學,即今泉州東街第一醫院附近,舊縣學東為今金池巷。金池巷直通相公巷,傳說因梁克家兩度為相得名。

狀元井:傳說曾從龍出生於井盤

曾從龍是北宋昭文館大學士曾公亮四世從孫,南宋后期一位有所作為的賢相,出生於在西街今曾井巷,如今在曾井巷居民樓圍牆外,仍留有一個井盤兩孔的狀元井。

曾井巷內有一口井,相傳曾從龍之母,臨產浣衣於井邊,急產之下娩出於井盤。曾從龍中狀元后,建府第巷內,井在巷內粉牆下,后人為紀念曾從龍,刻石“狀元井”豎於井旁壁上,巷子因此得名。

曾從龍累官至樞密使兼參知政事,他在朝中為官時,曾兩次奉詔出使金國,不辱使命而返,並且從不趨炎附勢,敢於伸張正義,忠心謀國,悉心輔政﹔出任地方官時,又能關心百姓疾苦,體恤民瘼,除暴安良,是南宋后期一位有所作為的賢相,任職多地百姓刻碑紀念他功績,史稱他“才行文學,剔歷中外,蔚有聲譽”。

曾井巷中的狀元井,盡管已走過八九百載的風雨,仍與曾從龍的故事傳說一樣,在古城人心中鮮活如初。

狀元祠:祀明末清官庄際昌

在泉州府文廟南,有一座庄際昌狀元祠。據《福建通志》載,庄際昌是明朝唯一連中會元、狀元的福建人。

《泉州府志》記載,庄際昌約明萬歷五年(1577年)生於青陽,少即聰慧,七八歲便能賦詩作文,后復永春學籍,參與科考。萬歷四十七年中進士,會試、殿試皆第一。但庄際昌官路坎坷,先是被謗遲授官職,至天啟元年(1621年),庄際昌才補授翰林院修撰﹔天啟三年(1623年),任經筵展書,編輯六曹章奏和《光廟實錄》,因表現突出,得賜白金和文綺,加俸一級。奉派出使冊封趙藩王,被贈珍寶,堅拒。

明后期,魏忠賢獨攬朝政,官場人人自危,貪官污吏橫行,國不安寧,民不聊生,庄際昌十分憤慨,不屈服於魏黨權勢,遇事敢於據理力爭,因此得罪他,便早早地乞請還鄉。在家鄉,他興利除弊,興修水利,興文重教,扶掖后學。崇禎元年,魏忠賢伏誅,他復被起用,每日黎明入朝,夜二更方回,勞累過度而病逝。

后人為紀念庄際昌的德行,建祠堂祀之,庄際昌狀元祠建於明朝末期,建筑風格簡朴,一如他為人為官之操守,祠堂主廳有對聯曰:“品比青陽梅樹,玉潔冰堅,不愧大魁天下﹔學宗洙泗杏壇,升堂入室,証擬仞數宮牆。”贊庄際昌為官嚴正、剛直不阿、才華出眾。

去年初,經省文物管理部門批准,在狀元祠內設立“百姓書房”閱讀點,該閱讀點面積300平方米,藏書上萬冊,閱覽座位70席,是目前泉州市規模最大的百姓書房閱讀點。

老城區與庄際昌有關的史跡還有台魁巷,“台”是古代對宰相的尊稱,“魁”是對狀元的敬稱,巷名源於庄際昌為該巷奇仕宮題匾“雁塔鐘靈”,寓意希望泉州能出更多的宰相(台)和狀元(魁)。

東觀西台:福建最后一名文狀元吳魯曾居住

涂門街西段有一座明清古建筑東觀西台,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閩南名祠——泉州吳氏大宗祠。東觀西台原為明朝進士、翰林庶吉士、監察御史吳龍征府第。因吳龍征官居東觀待讀、西台御史,故其府第稱“東觀西台”,清代泉州狀元吳魯亦曾居於此地。

清光緒年間,泉州各地吳氏宗親共議欲興建府級吳氏大宗祠,找不到合適的地址,吳龍征九世孫吳朝詮慨然將其“東觀西台”第宅前三進獻給族人改建宗祠,吳氏族人在1890年開始改建,建至第4年時,晉江錢頭村人吳魯中狀元,遂加速完成宗祠建筑,於祠前豎起狀元旗杆。光緒廿一年(1895年),吳魯衣錦還鄉,大會族親,並在大宗祠舉行春祭典禮。吳魯還撰書《溫陵合族吳氏祠堂記》,立於大宗祠內。

東觀西台是泉州市現存少有的四進五開間明清建筑,規模宏大,集閩南石、木、泥、磚傳統建造技藝於一體,是泉州古建筑物中的精品。除了吳魯手撰《溫陵合族吳氏祠堂記》,中門屏風還有吳魯所題:“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聞詩知國政,講易見天心。”

狀元街:六大狀元留名

泉州還有一條與狀元有關的街道,狀元街。據載,兩宋以來,東街先后豎立過四五十座石牌坊,彰顯了泉州科舉時期的輝煌,后相繼湮沒於歷史的風雲中。1997年在東街拓寬改造的同時,為恢復古城牌坊為主要景觀而規劃建設狀元街。

狀元街往南俊路街口的仿宋狀元石牌坊,為三門兩層單檐歇山式樓閣仿木建筑,氣勢雄偉,中嵌的“狀元”石匾額,採用狀元曾從龍紀念坊構件,前后鐫刻泉州自五代到清朝的六位文科狀元的大名和科年。狀元牌坊的坊柱是南宋祝穆的名聯:“歐陽之后六人亞魁虎榜,曾公以來四相輔治龍池。”

狀元街自西向東建了7座牌坊,多採用原構件復原,牌坊的匾額、楹聯、雕飾等,多出自名家名人之手。其中,海濱鄒魯坊的坊聯,是南宋著名政治家王十朋所撰,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梁披雲重書﹔四門學士坊柱聯,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為唐文學家歐陽詹故居撰題……泉州千年歷史和厚重的文氣,在這裡凝聚。(黃寶陽 尤瑤瑤)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