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下午,以制度創新推動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福建樣本”暨福建自貿試驗區五周年建設成效交流座談會在福州召開。來自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中國貿易促進會、中央黨校、上海財經大學等數名知名專家學者齊聚福建,共同為福建自貿發展出謀劃策、建言獻智。
福建自貿區五周年建設成效交流座談會福州召開
會上,福建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吳南翔對人民智庫專家組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指出,福建是中國第二批自貿試驗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希望通過多個維度的制度創新,推動人才聚集、體制改革、兩岸融合與流量經濟等方面的同頻共振,為福建的建設發展釋放更多自貿紅利。
福建省商務廳自貿政策研究處處長陳羲介紹了福建自貿區的建設發展情況。他談到,福建自貿試驗區挂牌運行五年來,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總體方案186項重點試驗任務,絕大部分已實施,且取得明顯成效。深化方案136項重點試驗任務已實施92%。累計推出16批446項創新舉措,全國首創佔40.6%。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形成了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格局。
座談會上,帶著對福建自貿發展前景的殷切期盼,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氣氛熱烈。
“五年來,福建自貿區持續建設制度創新高地,形成了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示范引領作用明顯、對台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成果,培育發展了物聯網、跨境電商、航空維修等一批新業態。”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原秘書長、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人之一張燕生教授首先肯定了福建自貿區建設發展所取得的成績,並對福州、廈門、平潭三個自貿片區的創新成果分別進行了精彩點評。
他提出,新形勢下福建應更好地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舉全省之力,建設一個好的創新生態,讓高科技企業沉下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受干擾,使其走得更深、更實、更遠。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福建自貿區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有不少的亮點,包括以平台為載體實現改革的系統集成,從而提升了制度創新的有效性,為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制度基礎﹔以協同為載體的聯動創新,讓創新的帶動效果更加明顯,從而實現跨產業、跨地區的協同發展﹔以經貿為載體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讓台灣同胞創造更大的成長空間,從而更好地促進兩岸民心相通。
福建是大陸離台灣最近的省份,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蘭宜生教授說,福建自貿區應服從國家發展戰略,大膽試、大膽闖,把福建的人文、區位、文化等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自貿的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同時,將“海絲”與“陸絲”連為一體,使自貿區輻射面不斷擴大,碰撞交匯出新的機緣。
“我們有什麼?我們要什麼?我們願意付出什麼?”國家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一級調研員卜文濤認為,福建自貿區下一步最重要的仍是不忘初心。他說,福建自貿區應對標國際標准,加大國際貿易先行先試力度,在對台、金融、產業等方面創新突破,不忘初心,行穩致遠。
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許正中教授則認為,福建自貿區建設要快速發展,必須立法先行,通過發揮法律的引領作用,確保福建自貿區建設發展於法有據,並在制度創新上能夠實現更大突破。
當前,福建自貿區投資貿易更加便利、金融功能不斷創新、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為全國的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供了鮮活的福建經驗。人民日報《國家治理》周刊副總編輯陶建群用“九大特點,五大結合,三大價值”概述了福建自貿區建設發展的創新成果。
他說,福建自貿區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積極作為,在制度創新方面呈現出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便利性、示范性、開放性、持續性、靈活性、前瞻性“九大特點”。同時,與開放、需求、治理、服務、發展相結合,彰顯了“理論研究、新聞傳播、推廣應用”三大價值。
陶建群表示,下一步,調研組將把福建各片區的好做法、好實踐、好經驗,以及遇到的難點和問題等進行進一步總結、提升、梳理,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力度助推福建自貿區再上新台階。
與會嘉賓現場合影
合眾力、聚眾智、納眾慧。座談上,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堅強、福建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黃茂興、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藝明、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自貿區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利平等專家教授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共為福建自貿區的創新發展建言獻策。
本次會議由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網地方部副主任劉時安主持,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鐘木達、劉德培出席,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經濟網、中國網、東南網、國際商報、福建日報、福建廣電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等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以及省商務廳部分處室和自貿片區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劉時安 陳雨桐 周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