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
三大關鍵詞看成效
路權分配
道路資源利用率 大大提升
每天的早晚高峰,路面車流量大,公交專用道開通后,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路權的重新分配。一方面,公交車在高峰時段有了專用車道,通行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公交車自行其道,就能減少變道對社會車輛行駛帶來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說,路段在建設公交專用道的同時,也建設了一條社會車輛專用道,使車道的通行效率得到極大提升。路權的重新劃分,使得社會車輛、公交車各行其道,車輛行駛、排隊由離散狀向線條狀轉變,交通秩序更加規范,交通事故率明顯降低。
以湖濱南路輔路為例,路段設置了公交專用道后,仍保留一條社會車輛車道,輔道車道數由一個變為兩個,由此提升了道路資源的利用率。而道路最右側車道作為公交專用道,也可以起到遏制社會車輛路邊違法停車的作用。
規范秩序
專用道通行規則 有效落實
公交專用道建立后,如何確保各方遵守通行規則,真正發揮作用?市大交通辦會同交警、市政等部門,精細研究交通組織措施,規范公交專用道沿線及周邊道路的交通秩序,建立起一個科學化的交通微循環架構。
以“一橫”公交專用道為例,交通組織方式就有細致科學的研究和規劃。比如,允許社會車輛需要在相關路段內右轉、轉彎、變道或臨時跨越時,或者遇交通事故、交通擁堵或交通管制等特殊情形時,可按照路面交通標志借道通行﹔規定載客的巡游出租車、20座(含)以上中大型客車在遇到前方車輛排隊等候時,也可借用公交專用道通行等。
為了確保這些措施得到落實,在市大交通辦牽頭下,交警部門進一步在公交專用道路段配套管控設施,設置固定式或移動式的違法抓拍系統,並明確處罰標准,加大日常查處力度,從硬件、軟件上保証公交專屬路權不受侵犯,有效提升駕駛員守規則的意識。
便民服務
通行時間縮短 體驗更優
設置公交專用道,車輛通行效率提升,最終獲益的,是廣大市民群眾。公交專用道啟用后,同路段公交通行效率大大提升,市民往返站點所用時間大大縮短,乘車體驗更好了。
“以前,早高峰公交車要走完這段路,要用1個多小時。”家住蓮前的鄭先生經常乘坐30路公交車,往返於瑞景商業廣場站至輪渡公交場站。公交專用道啟用后,如今1個多小時的時間,縮短到約40分鐘。這不是個例,公交車沿著公交專用道行駛,即便其他車道車輛排起長隊,但公交專用道依然十分通暢,這樣的場景,已經是常態。行駛更平穩,除了停靠站點、禮讓行人、等紅燈外,司機很少踩剎車,市民乘車的體驗自然更好。
便民,不只是通行時間縮短、體驗更優。以此次設置公交專用道為契機,市大交通辦積極牽頭,會同公交集團,通過設置電子站牌,為市民提供公交車位置信息服務。新投用的電子站牌解決了以往候車被動等待的問題,市民在等車過程中,可以通過電子站牌的顯示屏,快速查看車輛的到達時間或與站點的距離,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計劃。
【數據】
運行速度提升10%-15%
擁堵指數下降2.5%
在現有公交專用道硬件條件下,自開通后公交車輛高峰期運行速度基本保持平穩,公交專用道高峰期運行速度較開通前提升10%-15%﹔公交專用道沿線客流提升10%-14%,社會車輛流量不同路段減少2%-15%﹔道路擁堵指數下降約2.5%。公交專用道建設成效明顯,老百姓出行方式逐漸向公交出行轉移,為倡導綠色出行、打造環保交通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查處違法佔用21001起
公交專用道自2019年3月1日運行后,為規范公交專用道使用,交警部門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啟用公交車道違法抓拍電子警察設備79套以及100套車載式違法抓拍設備進行違法糾查,成效明顯。截至2020年11月20日,交警部門共查處違反規定佔用公交專用道的車輛違法行為21001起,高效精准的查處,有效地規范了公交專用道的秩序,提升了市民的交通守法意識。
【展望】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建設高顏值廈門行動方案(2020-2025年)》的決策部署,相關責任部門將進一步梳理島內現有路網,加快推進“三橫三縱”公交專用道項目研究,力爭盡快形成公交專用道路網,實現公交專用道的“雙優先、雙服務”,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實現城市道路資源的優化利用。(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玉婷 許曉婷 通訊員 連慧蓉 劉建輝(除署名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