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建成投用的第二十中學。安溪縣教育局供圖
三年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9所,新增學位1.4萬個﹔
三年新改擴建小學40所,新增學位2.7萬個﹔
三年新改擴建中學14所,新增學位1.2萬個﹔
三年投入1.28億元,班班配備教學一體機、校校建設錄播教室﹔
……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2017年秋,福建省吹響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補短板的號角。百萬人口大縣——安溪迅速行動,踐行“對教育再怎麼支持都不為過,對教育再怎麼投入都不嫌多”的理念,一路踐行,如今交出靚麗的成績單。
全鏈條全領域全方位大提升 18條補短板任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
這張成績單,在涉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經費保障方面等6大方面、18項補短板任務上,蓋下完成或超額完成的“驗收戳”,實現了安溪教育全鏈條、全領域、全方位的大提升。
今年秋季建成投用的安溪第二十八幼兒園。安溪縣教育局供圖
據了解,安溪學前教育的公辦率、普惠率這兩項重要衡量指標分別為53.12%、95.33%,超額完成省定要求。義務教育方面,生源擁擠的“一城(鳳城、城廂、參內區域)兩翼(官橋、龍門、湖頭區域)”新增學位近4萬個,60多所農村學校的老舊校舍煥新面貌。普通高中方面,近3億元投向硬件配套設施和辦學資源配置,安一中、銘選、沼濤三所高中入選省級示范校、試點校,金火完中高中部招生實現安溪高中方陣擴容。職業教育方面,緊密的產學對接中,建成6個省市級特色專業群,3個省市級示范性公共實訓基地。
在城區擴容、農村改薄等硬件更新的同時,師資素質、內涵建設的提升等軟件同步重視加強。安溪每年用於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經費達到1500萬元,350名學校領導干部、110名挂牌責任督學、350名新上崗教師享受清華大學等高端師資培訓。更有重獎育名師,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學科帶頭、名師考核合格者,可相應獲2000至5000元獎勵津貼,全縣“杰出教師團隊”的獎金高達30萬元。統計顯示,目前,全縣基礎教育各學段的優秀學校、優秀教師獎金超過500萬元/年。
立足當下,安溪近年每年實施幾十項教育為民辦實事項目。為長遠積蓄力量,安溪在每季度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之外,在全市首創每年秋季開學前“單獨遴選重大教育項目舉行集中開竣工儀式”做法。過去三年裡,累計開竣工26個教育項目。其中今年秋季開學前,就有9個教育項目集中開竣工。按規劃,“十四五”時期,還將結合“大三環”“大白瀨”建設,啟動新一輪城鄉教育布局規劃,涉及幼兒園19所、小學14所、中學16所、中職4所,並按省級示范的標准規劃新址建設縣教師進修學校,進一步助力安溪“教育強縣”騰飛。
創特色出亮點 教育也要做“樣板”
多年來,安溪經濟社會發展從國家級貧困縣躋身全國百強縣,正奮力挺進“全國五十強”,現象級的發展被譽為“安溪樣本”。教育補短板,安溪縣委、縣政府和教育系統同樣胸懷創樣板的夢想。
今年秋季建成投用的安溪第二十一小學。安溪縣教育局供圖
如今,發力“最短板”,緊跟大趨勢,安溪教育的翻身仗在學前教育、擴容改薄、素質教育、信息化建設等四個方面均創出特色亮點。
學前教育方面,今年秋季,安溪6所公辦幼兒園集體竣工投用,規劃總計提供4000個學位,先期已迎接逾2200名學前適齡兒童入園。
“擴容改薄”方面,精准破題,安溪實施城區“擴容”、鄉村“改薄”系列行動。在“擴容”上,城區2017年以來共推進44個中小學、幼兒園擴容項目,累計30.45萬平方米校舍建成投用,增加學位3萬多個﹔19個在建擴容項目加速推進,建筑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可新增學位近2萬個,有效解決就學難。在“改薄”上,僅2019年以來農村累計規劃建設校舍13.94萬平方米,開工校舍15.92萬平方米、竣工14.75萬平方米﹔規劃採購設備2.3億元,實際採購設備2.77億元,鄉村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安全等級全面提升。
素質教育方面,拒絕“小鎮做題家”,跟緊素質教育的大趨勢,安溪早早就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讓學生們從小擁抱新時代。“習一二藝、交三五友、閱千卷文、行萬裡路。”這是近年來安溪教育“五育並舉、全面育人”的生動總結。“讀寫思辯”四項素養培育工程縱深開展﹔班班圖書角暨全縣小學生閱讀考級平台建成投入使用﹔“清溪舌戰”學生辯論賽、“春秋啟筆·清溪墨香”書法比賽、千人共繪大美安溪、全縣師生大合唱比賽等等,極大豐富安溪學子的精神世界。
信息化建設方面,今年2月,安溪一中高三年段率先開啟遠程線上直播教學。師生相會雲端,防疫學習兩不誤,真正實現“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既是戰疫情應急之舉,也是安溪構建智慧校園,深耕“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近年來,安溪投入1.28億元實施信息化“三通兩平台”建設,全縣所有學校實現班班配置多媒體教學一體機、校校配備錄播教室,校園網絡帶寬均達到100M以上。
為打“翻身仗” 安溪“一把手”親自抓,全社會一起來
從弱到強,並實現均衡發展和特色教育的花開並蒂,安溪教育緣何能打出漂亮翻身仗?
入選省級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的芸美小學。安溪縣教育局供圖
首先,“一把手”工程攻堅“老大難”。圍繞建設“教育強縣”的目標,多年來安溪將教育優先發展列為“一把手”工程,始終堅持教育工作作為民生之首,與經濟工作同等重視、同力推進、同步發展。安溪縣委年度工作要點、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教育工作一向納入重要內容。縣四套班子領導勤奮奔波於為教育發展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的路途。僅2019年,安溪縣委、縣政府召開常委會議、常務會議、專題會議等39次,研究協調教育方面的工作和問題﹔對鄉鎮履行教育職責績效考評分值由原來的2分提至4分。
其次,強有力保障財政支出,近三成投向教育。財政支出上,教育經費優先,確保“兩個隻增不減”,三年累計完成教育投入65.95億元,其中公共財政教育支出54.99億元。今年,在疫情沖擊、財稅減收的背景下,大力壓減一般性、非剛性支出,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教育事業發展,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教育支出18.31億元,比增17%,用於學校擴容、薄弱校改造、教育系統為民辦實事項目等,不斷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第三,發動全社會,人民教育人民辦。安溪地廣人多、基礎薄弱,從教育大縣到教育強縣的轉變需要更多支持。在縣委、縣政府的引領發動下,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是安溪教育打出漂亮翻身仗的又一奧秘。截至目前,安溪全縣24個鄉鎮轄內中小學已成立教育促進會(校董會、基金會)91個,累計籌集資金1億多元。 (孫燦芬 陳林森 陳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