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積極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2020年12月30日14:36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師范大學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和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部署要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勇擔育人育才使命,圍繞“全”字做文章,聚焦“育”字下功夫,堅持“五聚焦、五強化”,持續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聚焦組織領導,強化制度機制建設

學校成立了以書記、校長為組長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部署會、專題推進會,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學院主抓落實、全員協同參與”的育人體系。書記、校長帶頭上黨課、講思政課,帶頭聯系師生,常態化開展“書記早餐會”“校長面對面”“校領導接待日”活動。將“三全育人”納入學校黨建工作責任體系、二級單位目標管理考核體系,校領導帶隊檢查督查,強化考評結果運用,推動責任有效落實。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等,著力構建“有核心、無邊界”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化校級“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立項設立試點學院6個、試點團隊14個、試點項目12個,推動試點工作由點及面、示范推進。

聚焦師德師能,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堅持師德第一標准,成立師德建設委員會,獨立設置教師工作部,構建“學校黨委—師德建設委員會—教師工作部—二級單位黨委—教師黨支部—教師”六級師德建設體系。組織全校教職工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把師德規范融入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申報、研究生導師遴選等工作,落實師德“一票否決制”。開展“師德建設月”活動,舉辦師德師風大講堂,積極開展典型選樹,涌現出“最美奮斗者”陳征教授、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省杰出人民教師等一批先進典型。

突出抓好教師黨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教師黨支部建設的實施意見》,實施“黨建示范創建與質量創優”工程,培育建設全國黨建示范項目6個、省級標杆院系5個、樣板支部71個,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設置16個創新團隊黨支部,實現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全覆蓋。

強化教師育人責任,堅持“以本為本”,推動“四個回歸”,制定《研究生導師履行立德樹人職責實施細則》,落實專任教師擔任班主任、班導師制度,把立德樹人作為教師考核評價核心指標,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教師考核監督體系,進一步強化教師主責主業意識,推動教師立足崗位、教書育人。

提升教師育人能力,制定實施《新進教師培養辦法》,實施成長導師制,開展為期2年的新教師能力提升培訓。制定實施《教師訪學研修管理辦法》《教職工學歷學位進修管理辦法》等,實施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項工程、輔導員素質能力培訓提升計劃,分類支持教師專業發展。

聚焦思想引領,強化主渠道建設

切實加強全國重點馬院建設,在政策、資金、資源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持續鞏固學校作為“南方堅持馬克思主義重要陣地”地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進入全國高校學科評估A類學科和福建省高峰學科建設序列﹔加強學科人才隊伍建設,近年來引進教授、優秀博士13人,聘請中央黨校一級教授許耀桐擔任院長,優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在省屬高校率先落實思政課師生比1:350比例要求﹔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機制,探索在職稱評審工作中單獨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別,足額落實思政課教師人均每月2000元專項津貼﹔出台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專項獎勵辦法,在學報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欄,高質量辦好《理論與評論》學刊,教師2020年在《人民日報》《求是》等“三報一刊”發表理論文章18篇。

扎實推進思政課程守正創新,出版《四下基層與群眾路線》《擺脫貧困與全面小康》等系列教輔書,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深度轉化,扎實推進“三進”工作﹔推進本碩博思政課程一體化建設,推行“對話式教學”“同齡人講思政課”等教學新模式,打造“理論主課堂+實踐大課堂+網絡新課堂+示范微課堂”四位一體的思政課程體系,學生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不斷提升, 8門課程獲福建省首批思政課程精品教改項目立項。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項目建設,制定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意見,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2020年確立校級示范項目本科52項、研究生28項﹔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明確所有專業都必須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聚焦內容供給,強化網絡陣地建設

拓展線上育人平台,開通“福建師范大學學習強國號”,講述師大好故事、傳播師大好聲音。加快融媒體建設,開通官方短視頻號、官方企鵝號、小葵B站、抖音等,培育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官微推送的原創文章被新華社等轉載,點擊率破萬的達19條,總閱讀量142萬次。打造學生服務聯動協調中心(小聯)線上平台2.0版,迅捷回應師生訴求,累計為師生協調解決具體問題近2萬件﹔打造升級“青馬易戰”輕應用,讓傳統的理論學習融入易班、扎根互聯網,學生總答題量突破3億題次。

打造網絡文創精品,積極打造“小葵”“小聯”網絡文化品牌,制作推出《黨支部條例一起學》《小葵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指南》等網絡思政精品動漫視頻、動畫共計150余件,在“學習強國”、新華網等平台刊播,產生廣泛影響。集中展示福建師范大學“小葵”文創產品的小葵館自開館以來,影響力不斷擴大,600余家高校、企事業單位組團來館參觀。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課,開展“我和我的祖國”“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等網絡文化作品征集,25件作品在福建省第四屆校園微拍大賽中獲獎。

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組織各級黨組織書記講授微黨課,開展輔導員理論微講壇,依托博士生新思想宣講團、青年講師團等開展理論宣講活動,推送師生撰寫的“小聯微評”“微言大義”時政解讀網絡文章322期,總閱讀量超過155萬次,線上線下推動師生理論學習走深走實。

聚焦氛圍營造,強化育人環境建設

加強黨建引領,深入開展學生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征集一百本讀書心得筆記”等“十個一”育人行動,引導廣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品德修養。深入實施“青馬工程”,組建青年學生“紅傳故事”宣講團,在全省高校率先“將支部建在學生社團上”。

堅持以文化人,持續深化文明校園創建,開展文明學院、文明家庭、精神文明先進個人等評比活動,推動廣大師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蟬聯“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開展“光盤行動”,組織1000余名志願者開展線下督導,1萬多名同學參與打卡接力,營造厲行節約校園風尚﹔與省教育廳、中國教育電視台聯合主辦“青春歌會”,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不斷豐富師生校園生活。

強化實踐育人,主動開拓渠道、搭建平台,推動學生在“抗疫”斗爭、志願服務、創新創業等實踐工作中磨練意志、提升素質、增長才干。疫情期間,組建返鄉大學生青年突擊隊,開通“小葵”心理支持熱線,發起“抗疫一線人員子女多對一輔導”項目,幫扶醫護人員子女近百名﹔推動志願服務品牌項目成長孵化,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榮獲金獎一項、銅獎兩項,研究生支教團榮獲甘肅省脫貧攻堅“青年榜樣”先進集體﹔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學生在全國“互聯網+”、“挑戰杯”等重大賽事中連創佳績,學校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福建師范大學)

(責編:吳舟、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