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資源規劃局
強化規劃統籌
做足“空間”文章
近日,全市資源規劃系統迅速興起學習貫徹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的熱潮。市資源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柯玉宗表示,全系統將對照市委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著力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引領作用,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在“空間預算”“空間配置”和“空間保護”上做足“空間”的文章,為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強有力的資源規劃要素保障和服務支撐。
突出規劃統籌引領,構建規劃實施傳導全鏈條體系,做好“空間預算”。市資源規劃局將著力編好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並通過規劃實施引導編制五年城市建設規劃、三年滾動行動計劃和各類年度實施方案,在空間和時序上傳導引領招商項目實施。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的有效傳導也將同時加強,以確保規劃看得見、摸得著、落得了地,算好“空間賬”。
突出資源要素保障,圍繞擴增量優存量和招商引資,做好“空間配置”。市資源規劃局將著力實施“東通西拓、南聯北延”的空間發展策略,全力牽頭推進城市更新,優化空間布局。同時,大力推動島外新城建設,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城市空間格局跨島拓展、產業結構跨島升級、公共服務跨島覆蓋、生態建設跨島推進、人文內涵跨島提升,算好“配置賬”。
突出生態保護修復,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好“空間保護”。下階段市資源規劃局將加快自然資源調查登記,嚴格控制各類開發利用活動對生態空間的佔用和破壞﹔著力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完善由政府、市場和社會共同參與的自然資源保護修復多元治理體系,構建起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全體系的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治理格局,算好“生態賬”。
市建設局
闖新路開新局
率先打造樣板城市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黃語晴)接續奮斗,譜寫城市建設發展新篇章。市建設局立足本職、著眼長遠,圍繞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廈門市委關於制定廈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廈門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發展戰略(2020-2035)》,積極謀劃我市“十四五”時期建設發展。
市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錦良介紹,“十四五”期間,市建設局將持續貫徹市委市政府“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加快建設高顏值廈門”等決策部署,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做好項目梳理、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和督查指導,以過硬作風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推動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規范建筑市場,提升招商吸引力,加快建立龍頭企業名錄庫,提升我市企業市場競爭力﹔持續深化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鞏固“清單制+告知承諾制”的改革成效,優化聯合驗收流程,提升企業獲得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加力補短板惠民生,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編制“十四五”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規劃,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努力提升全市物業管理水平﹔強化停車場建設與管理,2021年計劃新增路外公共停車泊位2000個以上,推進停車信息化應用,提升百姓居住在廈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加力提升城市顏值,持續推進街區立面整治及農房平改坡、裸房整治,加強城市夜景照明精細化管理,以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助力廈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率先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樣板城市。
市交通局
推進交通強國試點
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徐景明 通訊員 陳穎堅)“十四五”期間,我市交通運輸部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市交通運輸黨工委書記,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文杰表示,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召開后,該局認真傳達學習全會精神,謀劃部署下一步工作。
王文杰介紹,根據市委全會精神,“十四五”期間,交通部門將努力助推我市“五中心一基地”建設,著力鞏固“一座樞紐”,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優化“兩層網絡”,即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和城市高品質交通網絡﹔完善“三個體系”,即人民滿意的現代運輸服務體系、全國領先的智慧交通管理體系、保障有力的交通行業治理體系,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具體工作亮點頗多。比如,在城市交通發展方面,我市將基本構建“銜接區域、支撐全域、通達便捷、環灣放射”路網體系,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軌道交通的骨架作用有效提升,基本實現多向跨島發展,建設全國領先的高品質慢行交通城市﹔再比如,推進新基建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智慧公交、智慧道路、智慧物流等交通智能化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王文杰表示,廈門還將積極開展交通強國試點建設,在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力、公共交通車路協同應用、打造立體化絲綢之路服務品牌、提升重點領域現代治理能力、提升運輸服務智慧和綠色發展水平等方面開展試點,力爭在發展樞紐經濟、車路協同技術不同場景應用、“絲路飛翔”品牌建設、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交通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記者 袁舒琪 通訊員 沈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