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步道串聯城市風光 讓你健身賞景兩不誤

2021年01月14日08:54  來源:廈門網
 
原標題:廈門步道串聯城市風光 讓你健身賞景兩不誤

廈門山海健康步道。記者 唐光峰 攝

漫步於環筼筜湖步道,看白鷺低飛,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穿梭於五緣灣公園內,賞飛鳥虫魚﹔行走在廈門山海健康步道,飽覽絢麗多彩的廈門美景。步道帶給我們的美好,就在我們身邊。

廈門的步道有哪些類型,不同的步道又有哪些特點,記者為您揭秘。

類型豐富

3類步道串聯城市風光

記者從市政園林部門了解到,根據區域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功能定位,廈門的步道主要分為濱海步道、山海步道、溪畔步道三大類型。目前,廈門共有20余條步道,廈門現狀步道網絡已初步成型。

濱海步道主要依托海岸線,連接景點及人口密集區等,展現濱海、城市的自然之美,是以供市民親水休閑和游客游覽觀光為主的線性步行通道,部分兼具一定的步行交通功能。島內外的濱海步道主要包括五緣灣步道、環筼筜湖步道、廈門島濱海步道、集美和同安濱海浪漫線等。

山海步道串聯各類山體、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展現山、水、城自然之美,方便市民和游客從水邊至山上的休閑、游憩、健身等的可達性高的線性步道空間,最典型的就是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全長約23公裡,串聯“八山三水”的山海健康步道已成為熱門的“網紅”打卡點。

溪畔步道則是依托溪流、濕地,連接景點、特色村庄等,展現溪畔、城市的自然之美,以供市民親水休閑和游客游覽觀光為主的可達性高的線性步行空間,部分兼具一定的步行交通功能。溪畔步道主要集中於島外,如同安區東西溪步道、埭頭溪步道等。東西溪步道是一條建在溪床上、古城牆下的親水步道。

發展迅速

步道基礎設施完善

記者了解到,目前廈門的步道在島內最為密集。總結近些年步道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島內的步道建設較早,在建設新步道的同時,舊的步道也進行著精細化提升。如環筼筜湖步道就在2013年進行了提升改造,不僅拓寬了步道,新建人行橋、天橋,改造了步道的照明系統,還新裝夜景燈光設施。改造提升中也透露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考慮到兩岸住戶及湖中棲息的白鷺等鳥類,改造后的太陽能路燈採用的都是LED燈具,亮度適中,注意節能環保。

近年來,隨著島外新城不斷發展,步道建設也正不斷向島外拓展。馬鑾灣新城、集美新城、環東海域新城等新發展區域,城市化發展迅猛的同時,也都規劃並建設了各具特色的步道。

走訪多條步道后,記者發現絕大多數的步道基礎設施完善,配備了座椅、涼亭等設施,供市民休息。步道組合也很豐富,不僅有彩色混凝土路面,有延伸至海面的木棧道,還有自行車道,市民可以騎車鍛煉、休閑散步選擇多樣。大多數步道都是依托公園而建,一些重要節點步道還在沿途建設了小游園、口袋公園等,讓市民在鍛煉的同時,養眼又養心。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