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興軍,從古田再出發(崢嶸歲月)

記者 馮春梅 倪光輝 顏 珂 黃 超

2021年01月26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機關舊址望雲草室。資料照片

圖②:1942年,由新華社編印出版的古田會議決議單行本。資料照片

圖③:古田會議會址。資料照片

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冬日暖陽下,“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熠熠生輝。

這8個搪瓷烤制的大字其實是份特殊的“禮物”。1969年11月,它們從福州運到了社下山前的廖氏宗祠。用於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40周年。1929年,在這座四合院式的磚木結構平房裡,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

字約3米見方,水泥鋼筋為基,立在了廖氏宗祠背后的山坡前。從那以后,“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便與會址一起,定格為世人所熟知的紅色豐碑。

駐足會址前,90多年來的波瀾壯闊卷起萬千思緒——永放光芒的古田會議,留下了怎樣的精神財富?

思想建黨

一面繡著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青團的英文縮寫的旗幟,陳列於古田會議紀念館。

“這是紅軍組織入黨入團宣誓用的旗幟。”來自古田會議紀念館的講解員介紹,古田會議之后,紅四軍明確了入黨新條件。

“政治觀念沒有錯誤的(包括階級覺悟)。忠實。有犧牲精神,能積極工作。沒有發洋財的觀念”——這些“以后新分子入黨條件”,就寫在古田會議決議裡。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不過8年多,雖朝氣蓬勃,卻也面臨困難的局面。

怎樣使年輕的中國共產黨真正成為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先鋒隊?

事實上,從黨的一大到黨的六大,並未真正解決黨的建設問題。黨的六大確立的黨章第一次講了入黨資格,但沒有具體的黨員標准,也沒有涉及思想建設。

破題人是毛澤東。早在井岡山時期,他就曾提出“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問題。古田會議決議更是開宗明義:紅軍第四軍的共產黨內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這對於執行黨的正確路線,妨礙極大。若不徹底糾正,則中國偉大革命斗爭給予紅軍第四軍的任務,是必然擔負不起來的。

決議列出了紅四軍黨內的8種錯誤觀點,逐個論述其具體表現、來源及其糾正方法。會議決議所規定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這一獨特的黨的建設道路。這些原則,不但很快在紅四軍中得到貫徹,而且隨后在其他各部分紅軍中也逐步得到實行,對以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

“古田會議決議標志著毛澤東建黨學說初步形成,也為中國共產黨的黨建理論體系建構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后,為了保持黨的先鋒隊性質,毛澤東不斷強調教育黨員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以更開闊的視野提出如何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等問題。”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說。

政治建軍

古田八甲村鬆蔭堂,是古田會議時紅四軍前委機關和紅四軍政治部所在。鬆蔭堂一旁的牆壁上,一行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政治工作是我們紅軍的生命線。

政治建軍原則的確立,正是自古田會議開始。而對於人民軍隊而言,政治建軍意味著什麼?

不妨先看看紅四軍初創時的構成,主要分三部分:一為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及湘東農軍,一為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余部,一為湘南郴、耒、永、宜、資五縣農民。

“打起工農革命軍的旗幟,遠不是建軍問題的主要內容,更談不到建軍任務的完成。”古田會議時任紅四軍第一縱隊第二支隊黨代表的粟裕,曾在回憶錄中說:“人民軍隊新創建,成分復雜,戰斗又頻繁,建立一支什麼樣的人民軍隊,正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紅軍的性質、宗旨、任務是什麼?黨與軍隊是什麼關系?“是司令部對外還是政治部對外?”當時的紅四軍內部,有關建軍的系列重大問題,還存在著認識上的分歧和爭論。

這一系列問題經古田會議得到了徹底解決。古田會議決議明確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軍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務的工具之一”。決議再次提出紅軍必須擔負起打仗、籌款和做群眾工作這個三位一體的任務﹔規定了紅軍政治工作和政治機關的重要地位,強調加強紅軍政治工作,特別是加強政治教育。

古田會議決議,從根本上劃清了新型人民軍隊同一切舊式軍隊的界限。羅榮桓元帥后來評價:“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以后,我軍要建立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就定型了。”

1985年,曾經參加過古田會議的陳世榘將軍重回古田會議舊址,感慨揮毫:“五十六年一揮間,重返故地到古田。決議指明紅軍路,新征途上志更堅。”

永放光芒

1929年歲末,大雪后的古田銀裝素裹。古田會議會場內,代表們生火取暖,地板上留下的炭火印記至今可辨。堆堆火光,溫暖的是會場,照亮的是前方。

“會后,決議印發到部隊,大家學習,一起貫徹執行,並從思想上、組織上進行了整頓。”時任紅四軍第一縱隊參謀長的蕭克曾經回憶:“那時,我們都把決議當作黨課教材,視為紅軍法規,也作為檢查和衡量工作的標准。不久,部隊向武夷山中部及贛南進軍,紀律更好了,內部更團結了,戰斗力提高了。”

“古田會議決議的學習,實際上是一次群眾性的整風運動。”時任紅四軍第二縱隊四支隊十二大隊黨代表的賴傳珠在回憶文章中寫道:“經過學習,干部、戰士的覺悟顯著提高,各種不良傾向逐步克服,部隊呈現了一片新的氣象。”

會議結束后不久,毛澤東在古田賴坊村協成店的一豆燈火旁,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結尾處描摹革命未來的詩意詠嘆,至今令人心潮澎湃:“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思想之光,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緊緊圍繞我軍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軍政治工作,充分發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2014年10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在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時,對強軍興軍作出新的政治擘畫,確立了新時代政治建軍的方略。

兩次會議,一脈相承、薪火相傳、精神相通、主旨相同。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從古田再出發。

如今,走在古田鎮的田間地頭,當年的紅色故事仍然傳頌在當地老百姓的口中,也浸潤在他們心裡。對他們來說,紅色記憶不只是紀念館展板上的文字和圖片,更是走向美好生活的不竭動力。

版式設計:蔡華偉

 

《人民日報》( 2021年01月26日 第 05 版)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