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雄駛來的“台北快輪”9日下午穩穩停靠在福建平潭金井口岸,福建中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的6個貨櫃釋迦、蓮霧、蜜棗等台灣水果卸貨后正在進行通關。
“這是我們春節前最后一批貨,晚上將發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明天一早就可以在超市上架銷售。”福建中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茲鈿說,得益於福建省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及平潭高效的海關通關環境,過去一年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該公司台灣水果進出口交易額比2019年幾乎翻了一番。
記者當日從平潭海關獲悉,2020全年平潭轄區水產品、水果等農漁產品進出口貨值達8.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1.52%。
2019年5月,平潭綜合實驗區制定了《關於鼓勵進口台灣農漁產品的若干措施(試行)》﹔6月,兩岸農漁產品線上交易平台上線運行,為台灣地區農戶、農漁業協會及兩岸貿易企業提供一站式跨境交易服務。李茲鈿告訴中新社記者,該公司目前所有的台灣水果進口均在該平台上進行線上下訂單、支付,便捷高效。
平潭致力於打造的兩岸農漁產品進出口“快車道”正呼之欲出。台北、台中、高雄至平潭貨運航線“三線並行”步入常態化運行,依托兩岸農漁產品線上交易平台實現台灣原產的農漁產品跨境交易、求購預售等多種交易服務,還將逐步提供兩岸航運、查驗申報、冷鏈倉儲、貿易仲裁等配套服務,為兩岸農漁產品貿易提供全鏈條服務。
物暢其流的同時,海關通關時效亦大幅提升。平潭海關推出系列“組合拳”,開辟農漁產品“綠色通道”,實行“7×24小時”預約加班、“線上+線下”全天候通關服務,企業可通過“兩步申報”“提前申報”便捷快速通關,保障農漁產品“5+2”全時通關、平穩登“陸”。(記者 閆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