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細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對福建而言,就是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方位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林業生態高顏值、林業產業高素質、林區群眾高收入的目標要求,保持林業繼續在全國走前頭,積極在生態省建設中當先鋒,促進全省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化生態化邁進。
第一,突出改革創新,進一步激發林業發展新活力
當前,福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入深水區,必須以更大的勇氣、系統的思維破解難題。
要深入謀劃和實施林業改革發展的綜合配套舉措,扎實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繼續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林票”制、“生態銀行”等改革,不斷創新林業金融產品,積極探索林業“三權分置”改革,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努力探索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持續打造林改“福建樣板”。
要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決策部署,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管理體系,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資源保護長效機制,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第二,突出生態優先,進一步提高生態系統質量
森林是福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在造林添綠上持續發力,鞏固和擴大福建生態優勢。
要加快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深入推進武夷山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機制創新,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林業碳匯研究,探索植樹造林、森林經營、災害防治和減少採伐等固碳減排的有效實現形式,提升林業碳匯能力,在福建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體現林業新擔當、新作為。
要大力實施國土綠化美化、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等重大工程,鞏固森林城市建設成果,實施桉樹、鬆樹純林提升改造,加快樹種結構調整,提高森林質量,努力實現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7%,為打造高顏值的美麗福建、建設美麗中國示范省厚植綠色本底。
第三,突出產業富民,進一步增強林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持續促進林區群眾增收致富。
鞏固林業生態扶貧成果,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補齊林區林場基礎設施短板,鼓勵林地經營權流轉,促進林業規模經營。繼續培育壯大木材加工、竹產業、花卉苗木、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五個千億產業,扶持發展森林康養和休閑旅游產業,加快推進林業碳匯,積極培育林業新增長點。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以項目支持、生態扶持、龍頭帶動等方式引導林區群眾發展特色林產業,更好地把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和優質生態服務的需求,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林業發展中切身體會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第四,突出依法治林,進一步推進林業治理現代化
全面落實《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種子法》等法律法規,加快修訂《福建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福建省森林條例》等地方法規規章,依法實施森林火災、鬆材線虫病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強化生態公益林管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
深化林業執法體制改革,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強化對各類自然保護地、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監管,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推進簡政放權,簡化審批程序,提高服務質量,健全和落實權責清單、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完善“互聯網+監管”機制,強化對行政權力的監督約束,切實優化營商環境,為建設新福建提供用林用地保障和優質服務。
(作者:巫永浩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第80期縣處級公務員任職培訓班學員,福建省林業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