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區百名歷史老師進百村講黨史

2021年03月26日10:16  來源:廈門網
 
原標題:同安區百名歷史老師 進百村講黨史

百名教師深入各村居開展黨史宣講。圖為歷史老師在五顯鎮布塘村講黨史課。

3月23日下午3點多,廈門同安區五顯鎮布塘村的會議室,一場“講黨史、銘黨恩、跟黨走”歷史教師進村(居)黨史課正在進行,參加學習的有黨齡幾十年的老黨員,也有剛入黨不久的年輕黨員,但每個人都眼神專注,學黨史的熱潮在室內涌動。

講好主題黨課,用活百姓宣講,線上線下同步……連日來,同安區委教育工委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引導全區百名教師深入各村居開展黨史宣講,同時創新方式方法,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廣大黨員群眾更深入地了解百年黨史,為富美新同安建設提供堅強的思想支撐。

新老黨員學有所思

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歷經滄桑,帶領著中國人民奮勇向前。歷史事實雄辯地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廈門市五顯中學的歷史老師葉惠燕向大家介紹。

站在布塘村的講台上,她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為主題,通過故事與理論互融、歷史與現實相映,展現了改革開放之初那段風雲際會的黨史,也詮釋了黨的初心和使命。講課中,她還時不時通過閩南話拉近與台下近60名黨員的距離。

夾著筆記本、一路小跑,剛忙完顧不得休息,老黨員陳勝利便趕來上課。“我入黨24年了,平時就喜歡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陳勝利說。

“不知史,便不知我黨所歷經的艱難險阻,更不知我黨所取得成就之偉大,今天之后,我一定要認真學習,好好補一補黨史課。”95后黨員陳志超在課堂上同樣專心致志。他告訴記者,他從事商業經營,平時很忙,學習黨的知識比較零散,這次通過系統地學黨史,提振了心氣心勁。

在學中有所思,在思中有所悟,在悟中有所行。黨課結束后,布塘村黨委書記陳炳煌表示,這堂內涵豐富、形式活潑的黨史課,以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方式讓廣大黨員群眾聽得懂、記得住、能領會,力促大家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投入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

創新學習黨史形式

汲取強筋壯骨養分

在五顯鎮店仔村的會議室內,五顯中學的顏建立老師正在給村居黨員群眾上課:“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

“接下來,我們將組織更多歷史老師開展黨史授課,也為基層黨員群眾提供一個交流平台。”五顯中學黨總支組織委員陳柳清說。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革命傳統的地方,同安區革命英雄輩出,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滋養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同安人。“將黨史融入課堂,引導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同安區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同安區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部分,同安區委教育工委還積極聯合共青團同安區委打造青少年黨史宣講品牌,4月起將開展“銀城少年學黨史”系列主題片制作。

據悉,《“我從哪裡來”——銀城少年學黨史》系列節目視頻,分為十五期,由同安實驗中學黨委、同安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等基層黨組織承辦,組建骨干教師團隊編寫材料、由部分優秀老師擔綱主播,與同安電視台合作拍攝。該節目通過結合學校組織青少年學習黨史的特色形式為主題,以對話青少年、校方負責人,記錄學習過程成果等形式開展,通過線上平台將視頻引入課堂,通過少年看、少年聽、少年講,為新時代紅色故事代言。

此外,同安區還創新黨史學習形式,將開展“筑夢銀城我心向黨”攝影展征稿、“初心印記”征文演講比賽、“黨課開講啦”黨課微視頻征集、“學習身邊榜樣”事跡征集宣傳、“百年獻禮慶華誕紅色領航銘黨史”歌詠比賽等活動。(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余雪燕)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