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茶嘍!開茶嘍!”近日,在安溪制茶大師的鳴啰聲下,嘹亮的喊聲在連綿的群山間回蕩,喚醒了沉睡的大山,拉開了2021年安溪開茶節的大幕。當天,安溪多個茶庄園紛紛開啟今年的春茶開採季。
自2016年起,安溪縣開始借鑒歐洲葡萄酒庄園生產經營模式,現已培育茶庄園22個,管控茶園28萬畝,佔全縣茶園面積的47%。
當下,安溪如何推動茶庄園生態種植,保証茶葉好品質?又怎樣通過庄園化運作,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近日,記者深入多個茶庄園採訪,探尋茶庄園經濟火熱的奧秘。
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受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堅定了安溪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的信心,也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全國產茶大縣,今后,安溪將以茶庄園為引擎,全力把茶產業打造成一個融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於一體的現代茶產業體系,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科學生態種植,茶葉品質有保証
一片綠葉,帶富一方百姓。作為中國烏龍茶之鄉,安溪縣擁有茶園面積60萬畝,涉茶人口80多萬,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有56%來自於茶業。
“做好茶,賣好茶!”安溪鐵觀音大師、安溪鐵觀音名匠等代表安溪茶人在今年開茶節上齊聲倡議,一字一句鏗鏘有力。
走進位於安溪縣龍涓鄉的舉源茶庄園,滿目青翠,陣陣茶香扑鼻而來。“我們採取生態種植,保証茶葉好品質。”舉源茶庄園負責人告訴記者,園裡茶樹留高1米后,就採取留草管理,讓蓼草、馬塘等本土雜草與茶樹共生共伴。
“有時,我們還會在園中套種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以及油菜花。之后,讓這些豆科作物、油菜花成為茶園的綠肥,大大提升了茶葉的產量與品質。”安溪鐵觀音大師劉金龍說,“茶園裡的生物多樣性,還能使生態系統自然調控發揮作用,茶樹上的病虫害減少30%以上。”
山、水、林、茶、草和諧共生,茶園裡自然營造出一個小生態。行走茶庄園,記者注意到,“茶—草—豆”間作,“茶—花—果”相伴,林中有茶、茶中有林,呈現出一派近看是園、遠觀是山的生態畫卷。
除了茶園生草栽培等技術外,該縣還在茶庄園率先推廣太陽能殺虫燈、聲光電智能防空系統等綠色防控新技術,全面提升茶園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不僅要管好茶庄園裡的小生態,還要護好茶園外的大生態。安溪縣縣長吳毓舟說,安溪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構建縣域大生態、局部小生態、土壤微生態的生態體系,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實現“山、水、茶、城”綠色協調發展。2020年,安溪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嫁接知名品牌,協作闖出“新名堂”
質量安全是茶業發展的生命線。在安溪虎邱鎮竹園林場的禪心緣茶庄園,記者隨手拿起一盒茶葉,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商品編號、茶園管理項目、採摘日期、上架時間等有關每一泡茶的“前世今生”,立馬一覽無遺。
據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志明介紹,從2011年起,安溪建立“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實現縣域農資監管全程追溯,建立起“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的可追溯管理體系。去年,安溪茶葉接受國家、省、市茶葉監測抽檢,合格率均達100%。
上月,由安溪縣政府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共同牽頭的《安溪鐵觀音質量安全白皮書(2020)》對外發布。其研究結果顯示,安溪茶園土壤肥力狀況良好,微生物群落豐富,土壤生態系統健康穩定。鮮葉、毛茶和成品茶鉛合格率為100%。
一杯好茶,吸引了聞名全國的小罐茶品牌登陸山鄉。在虎邱鎮雙格村仙腳印山頂上,記者見到,茶庄園裡一壟壟茶樹整齊劃一,生機勃勃。當地茶人告訴記者,這一帶的茶庄園,是當地高建發茶業有限公司所屬,2018年已成為小罐茶品牌的茶葉代工生產基地。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整合優勢、協作共贏。”安溪高建發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碰來說,“我們專注於茶葉研發,聯動茶農、合作社,一起制好茶。小罐茶公司則專注營銷、品牌等運營,讓好茶賣出好價。”
高碰來告訴記者,庄園引進以色列的水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化肥等茶園管理模式,並與小罐茶開展合作,引入全國最先進的烏龍茶現代化加工生產線,打造現代化、智能化綜合體。
站在茶園,記者見到,茶葉一經採摘,就立即被送往茶園另一側的加工基地——一個現代化的無菌、標准化、高科技的小罐茶生產車間。目前,高建發公司已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購置400多台設備,推進茶葉加工現代化。
眼下,高建發茶業有限公司與北京小罐茶公司展開深度合作,攜手成立安溪小罐茶業有限公司,並將安溪作為華南地區總部。據悉,安溪小罐茶業有限公司項目計劃總投入5億元,目前已投入近2億元,在虎邱鎮開展生態茶庄園建設、茶葉研發加工銷售等,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茶庄園+”,從賣茶葉到賣風景
“五一”假期,安溪雲嶺茶庄園人氣爆棚。“節前一周,這裡的民宿就被預訂一空。”雲嶺茶庄園負責人楊舒曼說。
站在雲嶺茶園觀景台上,記者見到,群山之上茶園與森林交錯,郁郁蔥蔥。庄園內,四合庭院、青磚石牆、黑瓦木梁、小橋流水……處處散發著寧靜淳朴的氣息。
“雲嶺茶庄園前身為國營蘆田茶場,是安溪最早的國營茶場之一。”雲嶺茶庄園董事長陳加勇告訴記者,庄園採用“記憶中的材料”對周邊景觀進行改造,讓整個庄園充滿歷史感及獨特的文化底蘊。
“四合院保留了國營老茶場的古厝原貌。”陳加勇介紹說,全新建成的民宿則是以中式建筑風格為主,頂樓特設露天茶室,晴可看層巒疊翠,雨可望山色空蒙,令身心安然、放鬆。
“住古朴民宿,看非遺技藝,品茶香茶韻,賞茶歌茶舞,還有挑動味蕾的閩南農家菜,住在這裡盡享茶趣。”一番體驗后,來自漳州的鄭女士感慨萬千。
相較於雲嶺茶庄園,位於尚卿鄉的國心綠谷茶庄園,帶給人更多的是驚險與刺激。
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網紅主播,齊聚國心綠谷茶庄園打卡。在這裡,隻要工作人員輕輕一推,秋千就會從山頂平台往山崖邊蕩去,驚險十足。“在300米的高空上體驗‘命懸一線’的刺激感受,猶如高山懸崖‘過山車’,穿越時空奔未來。”網紅主播易老幺興奮地說。在這裡,除了體驗驚險刺激,還可以看日出、茶園登山、茶藝比拼、休閑燒烤等。
國心綠谷茶庄園負責人黃清平說,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裡游客爆滿,人氣旺盛。在國心綠谷帶動下,在外經商創業的多位安溪鄉賢也紛紛回鄉承包農家樂、農家餐廳等,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在茶鄉安溪,集茶葉、旅游、文創、休閑、養生於一體的多元化集聚區和極具茶文化競爭力的茶庄園正展現出無窮的魅力與活力。從賣茶葉到賣茶葉精深加工產品再到賣風景,安溪“茶庄園+”,每年吸引游客120萬余人次,年旅游收入達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