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機場快速路南段一處立交工程已基本完工。
▲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吊裝橋梁下部結構。
▲海滄隧道計劃6月通車。
▲溪東大橋正在加緊建設。
近日,中宣部會同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組織的主題宣傳活動“沿著高速看中國”來到廈門,沈海高速廈門段、廈蓉高速,成為央媒聚焦點。
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高速公路網絡。其中,廈門的高速公路裡程107.89公裡,快速路裡程258公裡。這兩個數字看似不大,但每日承載的車流進出數量,高達幾十萬輛次。
“廈門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陸、海、空、鐵均是全球或全國樞紐。其中,高(快)速公路承擔著銜接、支撐其他幾種交通樞紐的關鍵作用,保障社會經濟穩定運行。”廈門市高(快)速通道建設指揮部[以下簡稱“市高(快)指”]、廈門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僅以港口集疏運為例,廈門市的高(快)速公路,每年運輸上億噸貨物,是廈門港這座全球第十四位集裝箱港口的重要支撐。
不斷提升樞紐能級,是市高(快)指的攻堅方向。當前,市高(快)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前不久召開的全市季度經濟會議提出的“七以七為”要求,按照《交通強國建設廈門行動方案》《廈門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再落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開展相關工作。
“今年,市高(快)指重點協調在建省市重點項目15個,項目總投資約363.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2.75億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4月份,省市重點項目進展順利,超序時進度140%以上,完成年度計劃投資40%以上。
一張縱橫廈門島內外的高(快)速路網,正在徐徐展開:未來3-5年內,“開放互通、區域融合、山海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將加快構建,“銜接區域、支撐全域、通達便捷、環灣放射”的快速路網骨架也將初見雛形。
全程推進保障
確保安全質量可控
5月中旬,海滄隧道施工進度已達95%,正式進入通車前的沖刺階段。按照計劃,這條連接廈門島內外、長度達7.1公裡的海底隧道,將於6月完工投用,屆時,廈門將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兩條超大斷面海底公路隧道的城市,“跨島發展”戰略再次迎來裡程碑事件。
市高(快)指介紹,海滄隧道完工投用,是今年廈門市高(快)速通道建設的重頭戲。“首先,海滄隧道將極大緩解海滄大橋的通行壓力﹔其次,廈門市‘兩環八射’快速路網進一步完善,將改善廈門市及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內的交通組織。”市高(快)指相關負責人解讀。
這將帶來“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從地圖上看,在建的翔安大橋和海滄隧道,組成穿越廈門島的“第二東西通道”,與翔安隧道、海滄大橋形成的“第一東西通道”形成合力,廈門島內外一體化的進程將進一步提速,航運、貿易、旅游會展、金融、創新等資源要素將得以優化配置,有力支撐廈門市“五中心一基地”建設。
這條歷經五年建設的海底隧道,其穩步推進的全過程,充分展現市高(快)指所發揮的作用。資料顯示,市高(快)指設立於2016年,這也是海滄隧道的開工年份。不過,市高(快)指的前身廈門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成立時間超過10年,是廈門市成立時間最早的指揮部之一。
“市高(快)指成立后,一直由分管副市長挂帥總指揮,市交通運輸局主要領導擔任常務副總指揮,全力推進全市高(快)速通道建設協調管理工作。”該負責人說,以海滄隧道為例,指揮部針對項目在推進和保障兩方面進行協調、督促,確保項目安全質量可控、工期目標可控。
高站位高效率
力促項目落細落小落實
今年,除了海滄隧道及北站連接線(天馬山路—上湖路段)兩個完工項目,市高(快)指還協調推進多個項目的建設,如翔安大橋(第二東通道),翔安機場高速公路(沈海高速—翔安南路)等。這些項目普遍體量大、功能強,是廈門市高(快)速通道高質量發展的代表作。
“例行檢查、推進會、專題會每周舉行,全面掌握工程進展的每一個細節,項目施工務必要做到進度、質量與安全齊頭並進,既要保質量、抓安全、又要促發展。”市高(快)指相關負責人說,這些檢查、會議均圍繞著項目的難點、關鍵點,力爭做到討論一件、推進一件、解決一件。
比如,今年3月6日凌晨,翔安大橋太古生活區至林后路段啟動交通導改,涉及的周邊道路超過10條,導改規模之大、難度之高,在近些年來尚屬少見。歷經9個小時奮戰,導改工作順利完成,不僅確保高崎機場進出交通通暢、太古飛機維修員工上下班通勤順暢,也為翔安大橋島內一側隧道主體工程提供了施工條件。“在這項工作中,我們得到了市高(快)指的專業指導,方案經過多輪細化,實現了多贏的效果。”廈門路橋工程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此前,在翔安大橋翔安南路一側,44棟、總計15939平方米的房屋拆遷工作,僅用2個月就全部拆除完畢,順利交地,市高(快)指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的協調推進作用。
強化網絡,需以項目為抓手。通過高效率推進,一批批項目先后落地,今年確定開工建設的包括馬青路(石塘立交-翁厝立交段)、沈海高速杏林互通及接線工程(灌口中路-國道324復線)工程、海翔大道(公鐵立交-香山段)提升工程、海翔大道(香山-鴻漸山)二期工程等。
聚焦強化路網鏈接能力,市高(快)指高站位謀劃,正在推動如新324國道快速化提升改造工程、廈沙高速復線、跨東海域通道工程等一批項目的前期工作,同時,市高(快)指還將進一步發揮沈海高速的功能,使其能夠與物流園區及地方道路網絡相銜接,相關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狠抓工地黨建
打造安全品質工程
支部建在工地上、黨旗飄在崗位上。今年以來,市高(快)指對照《廈門市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合同段工地黨建評分標准》,對全市高(快)速路建設項目進行檢查評價。
“工地黨建,是我省、廈門市高速公路建設中的一大亮點,通過‘六有、四亮、三化、雙融’(6432)黨建工作創新,有力促進工地黨建覆蓋、推進工程建設進度、提升標准化管理水平、促成路地關系和諧、融入地方社會治理、保障工地廉政建設。”市高(快)指相關負責人說。(注:“6432”工作模式,“六有”指有機構、有人員、有場所、有制度、有載體、有經費﹔“四亮”指亮身份、亮黨旗、亮承諾、亮作為﹔“三化”指屬地化、協同化、信息化﹔“雙融”指融入建設標准化管理體系、融入地方社會發展與治理體系。)
通過兩年的實踐探索,結合廈門實際,市高(快)指專門編寫具有特區特色的工地黨建手冊,著力破解生態環保、資源約束、征地拆遷等難題,做好疫情防控,服務全市發展大局,打造工地黨建的廈門品牌。
其中,翔安大橋(廈門第二東通道)的“工地黨建”工作考核成績優秀,獲得省、市兩級交通部門肯定。打開路橋工程公司黨總支編纂的《二東風採》線上、線下期刊,一線建設管理、安全質量、技術交流、優秀人物特寫等專欄內容扎實,已經成為項目打造品質工程、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的新陣地。“另外,我們還創新實踐‘黨建+工匠’基層黨建創新模式,開展勞動競賽、技能比武,定期評選優秀工匠和班組,將實現黨建和項目建設的深度融合。”項目部負責人說。
在施工現場設置“民情驛站”黨建共建,解決投訴、化解矛盾在基層﹔在海上開展“共筑海上安全防線”黨建共建,共促安全……市高(快)指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工地黨建的好做法,聚焦創新突破,實現項目施工效率及質量的雙重提升,在省市重點項目建設上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切實構建黨建引領項目發展的新格局,全面推動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階。
廈門大橋“四改六”工程快速推進。
【鏈接】
廈門市高速公路概況
根據《福建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6-2030年)“六縱十橫”高速公路網格局,規劃廈門市裡程約226公裡(已建成107.89公裡)。分別為:
●縱線:一縱國高沈海線,三縱福州至廈門線﹔
●橫線:七橫國高廈沙線,八橫國高廈成線﹔
●支線:一縱支線同安至招銀線,三縱支線晉江至長泰線、翔安機場路。
廈門市高速公路建設規劃圖。【市高(快)指供圖】
廈門市快速路概況及項目一覽
目前,廈門市快速路總長度為258公裡,計劃到2035年,形成“環灣+放射型”快速路網,全市規劃快速路622公裡。
2021年,全市在建及提升快速路項目共15個,總長度140.1公裡。具體項目為:第二西通道(又稱海滄隧道)、海滄疏港通道、蘆澳路(馬青路-翁角路段)、廈門大橋改造加固工程、海翔大道(公鐵立交-香山段)提升改造、新G324線同安段、同安東路(同新路-濱海東大道段)、洪新路(舊324國道-同翔大道)、同翔大道、濱海東大道(沈海高速-海翔大道段)、溪東路(內垵大道-海翔大道)、海翔大道(香山-鴻漸山段)二期工程、濱海東大道(翔安東路-蓮河段)、溪東路(機場高速-翔安南路段)、第二東通道(又稱翔安大橋)。(本版文/廈門日報記者 徐景明 通訊員 陳 駿 本版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 (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