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森林覆蓋率繼續位居全國首位 生態環境指數保持全國前列

2021年06月02日19:55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民網福州6月2日電 (劉卿)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生態環境部此前確定2021年六五環境日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省生態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就熱點話題答記者問。

“森林覆蓋率繼續位居全國首位,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繼續保持全國前列,環境執法工作在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中繼續位居全國第一。”發布會上,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鄭彧表示,2020年福建省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優。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福建省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優

會上通報,水環境質量方面,福建省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水平。主要河流水質總體為優,全省12條主要河流Ⅰ∼Ⅲ類優良水質比例為97.9%,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其中Ⅰ∼Ⅱ類優質水比例為67.8%,同比上升6.3個百分點。118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達標率為100%。主要湖泊水庫水質為Ⅰ∼Ⅲ類的佔94.7%,同比上升10.5個百分點。

大氣環境質量方面,福建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全省9個設區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8.8%,空氣質量自優開始排名,依次為南平、廈門、龍岩、泉州、福州、寧德、莆田、三明、漳州。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福州、廈門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分別為第8位、第4位。

海洋環境質量方面,福建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狀況保持穩定,海水質量總體良好。國家考核點位優良水質比例為82.9%,優於考核目標10.9個百分點。同時,聲環境質量方面,城市聲環境質量繼續保持穩定。福建省24個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8.0分貝,較上年下降0.2分貝。

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方面,福建省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在優良水平,森林覆蓋率繼續位居全國首位,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繼續保持全國前列。22個縣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3個縣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推動福山、福水、福地、福氣成為人民群眾幸福增長點

如何讓福山、福水、福地、福氣成為人民群眾幸福的增長點和福建省綠色發展支撐點?鄭彧表示,福建省生態環境系統扎實做好五項工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力服務“六穩”“六保”﹔打響高質量發展協同戰,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環境質量優中求進﹔打好突出問題整治戰,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福祉﹔打響美麗建設整體戰,濃墨重彩繪好“福建畫卷”。

“2020年福建成為水、大氣、生態環境全優,以及所有地級市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唯一省份。”鄭彧說,福建終堅持生態立省觀念,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全省高質量發展驅動力。

與此同時,福建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理念,積極爭取將閩江流域納入國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試點於2018年6月啟動,總投資120.91億元,目前已基本完成。

鄭彧表示,通過試點工作的實施,閩江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生態系統服務與保障功能顯著增強。2020年,閩江干流和二級以上支流水質優良比例為100%,水質進一步改善﹔“小流域優於Ⅲ類的水質比例”由項目實施前的88.2%提升至目前的99%。

此外,針對海漂垃圾綜合整治情況,鄭彧介紹,今年以來,全省已清理2.7萬噸海漂垃圾,沿海重點岸線海漂垃圾平均分布密度比去年同期下降62%,人民群眾臨海親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對於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短板和弱項,福建深入實施飲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等27類涉農重點工程,完成207個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環境問題整治,實現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行政村生活垃圾常態治理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福建環保執法成效位居全國前列,環境執法大練兵成績連續5年保持全國第一。“十三五”期間,福建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21265起,辦理適用四個配套辦法和污染犯罪案件10213起﹔2020年信訪投訴量同比下降51.8%,下降幅度全國第一。

(責編:陳藍燕、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