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州6月17日電 (林盈)從垃圾桶到回收處理站,臭味是垃圾甩不掉的標簽。怎樣讓垃圾的分類回收“無臭無感”?15日,以“看不見垃圾,見不到場所,聞不到異味”為標准建設的洋裡城市管理綜合體通過驗收,即將在福建福州投入使用。
與傳統垃圾運轉站不同,位於福州晉安區的洋裡城市管理綜合體以“看不見垃圾,見不到場所,聞不到異味”為標准建設而成。人民網 林盈攝
據福州巿環境衛生中心主任趙勇介紹,洋裡城市管理綜合體佔地面積17.2畝,是目前福建省運轉規模最大的半地下垃圾轉運站,分為地上地下兩層,日轉運規模可達800噸,“相當於有些縣城一天的垃圾量”。
該垃圾轉運站同時具備垃圾壓縮轉運、環衛車輛充電、垃圾分類宣教、環衛驛站等功能,服務范圍包括整個福州台江區和部分晉安區,服務人口約90萬人。
轉運而來的垃圾會接受除塵、除臭、壓縮等工序處理再轉運至集中處理廠。人民網 林盈攝
受市民關注的異味問題也在洋裡城市管理綜合體中得到解決。“從車裡倒出來的垃圾時,卸料位降塵噴淋與廢氣收集系統自動開啟,全站作業區域也將自動噴淋經霧化的除臭植物液,收集的廢氣經過除塵、過濾、淨化等工序后排出,外面聞不到臭味。”洋裡生活廢棄物收運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道斌說。
此外,該垃圾轉運站中設有8個機位(廚余垃圾2個、其他垃圾6個),通過智能中控系統實現從卸料到分類壓縮和轉運過程的全自動化作業。垃圾車從進園到離場僅需十分鐘左右,人工需求也大大減少。
壓縮打包后的垃圾將由大型轉運車運往集中處理廠。人民網 林盈攝
據了解,福州市正規劃建設13座大中型地下垃圾轉運站,目前已建成3座,1座在建。洋裡城市管理綜合體將作為建設及管理運行的樣板提供示范。據福州市九大專項行動任務要求,該市預計在2022年可基本完成垃圾轉運站建設。屆時,福州城區每日垃圾轉運能力可達5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