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聚焦泉州黨代會:泉州這五年 “我”的加速度

2021年10月08日11:04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我叫泉州,也有人喜歡叫我“溫陵”“刺桐(Zayton)”。

今年我有點火,“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搖身一變,成了世遺之城。

出生一千多年,我一直習慣埋頭苦干實干。這回,多種語言的世界級傳播,帶來了千萬級流量,我出圈了。

說起來,我還真有那麼點優等生的意思——能文,申遺成功了﹔能武,今年奧運會兩金一銅﹔能商,在福建省率先晉級萬億俱樂部。我還有50多個國字號榮譽傍身,你也可以叫我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衛生城、國家生態市、國家快遞示范城、東亞文化之都……

我想以“加速度”說說過去這五年,這是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經濟實力在變強,城市筋骨在長大﹔這是勇當主力軍的加速度,我希望在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泉州篇章的路上,元氣滿滿,一路奔跑。

這些年,埋頭實干靠“實”力

在閩南,人人都知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但你一定不知道,要想成為福建“最靚的仔”,還有九十分是需要“實”力的。沒錯,實體經濟正是我的“傳家寶”。

一邊虧損一邊為河南災區捐款的鴻星爾克都知道吧?安踏、恆安、七匹狼、達利、柒牌、盼盼、361度、九牧有聽說吧?通通來自我家。有人給我做了統計,說我身上有中國馳名商標159件、上市企業109家,數量居福建省首位、全國地級市前列。

家裡的品牌越做越大,聰明的資本嗅到了機會。6月,高瓴來了,給了特步10億港元投資﹔10月,華潤、建信信托等“國家隊”來了,給了匹克近15億元的戰略投資。有錢一起賺嘛,相信不久的將來,我與大資本的下午茶會越來越多。

這些年的打拼,讓我驕傲的是沒有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去年,我的GDP突破萬億元,連續22年福建居首。

從此,我多了一個身份:福建省第1個、全國第18個晉級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在這個雲集省會城市、直轄市的高端俱樂部裡,我作為普通地級市,堪稱勵志典型。偷偷告訴你,這個成長來自於加速度,從五千億元到突破萬億元,我隻用了7年時間。

我萬億GDP離不開民營經濟的巨大貢獻。從專注於一雙鞋、一顆糖、一把傘,一步步走到了9個千億產業集群。2020年,我的石材進出口量約佔全國60%,紡織服裝產量約佔全國10%,運動鞋產量約佔全國40%,糖果產量約佔全國20%。這些,都是我努力賺錢的証明!

一切發展,都離不開我的制勝法寶——“晉江經驗”。

我堅守,我創新。在守住“泉州制造”老手藝的同時,我走上了“泉州智造”,“十三五”以來研發投入翻了倍,高新區在全國綜合排名四連升。無論是芯片還是薯片,企業都在追逐科技的星辰大海。你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上,聶海勝在太空健身房跑步時,腳下穿的是我家安踏氫跑鞋3.0,航天服上的小小拉鏈,我家的SBS拉鏈,多屆奧運會上的冠軍龍服,我家出品!

“智造”路上,“學霸”加持。我先后引進共建18家國字號大院大所,短短幾年,他們已經服務了5000多家企業,解決了645項技術難題,不愧是我的“最強導師”。我也沒給我的導師丟臉,這些年,我的“數控一代”經驗全國推廣,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五年翻了兩番,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科創中國”試點城市。

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裝備也得有排面。到我家裡,你會發現,已經有超五成、2500多家規上企業參與智能化改造,建成超100間智能車間、近1000條智能生產線、超1萬台工業機器人。借助這些“黑科技”,打造“全球新制造重要基地”才是我的新目標。

這些年,我的寶藏跟你分享

這些年,網上流傳著我是“寶藏城市”,打開百度搜索“寶藏城市”,第一個出來的就是我。

來了,你會看到我的各種標簽,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海絲起點城市、東亞文化之都、世界的古城活著的古城、宋元東方第一大港,隨便一個都是值得文史大家研究的文化現象。千年底蘊是掩藏不住的,紅磚古厝間,“半城煙火半城仙”是歲月的沉澱﹔人來人往之中,“愛拼敢贏”是海洋文化種下的獨特氣質。

今年成為中國第56個世界遺產后,我的面紗被進一步掀開。國內最值得一去的旅游地,我本就是Top7,申遺成功當日關注度環比上漲45%,關鍵詞搜索量環比增長超三成。隨后三天,我的旅游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7.15%,旅客數同比增長9.85%。

我的古城保護理念“見人見物見生活”,讓古城“留人留形留鄉愁”,恰如其分地展現了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智慧,金魚巷微改造工程榮獲全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專項”一等獎,古城“雙修”中山路(庄府巷—涂門街)綜合整治提升項目榮獲二等獎。獲得地方立法權后,我將歷史文化保護立法放在重要位置,首部地方實體法就是《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已出台的7部地方性實體性法規和1部法規性決定中,有4部是專門為文化遺產保護“量身定制”的。

古老的我,年輕的我。

就在申遺夢圓那天,我在東京奧運會賽場上實現了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又圓了一個夢。

我就喜歡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繼2020年東京奧運會摘得2金1銅后,我又在第十四屆全運會獲得6金5銀4銅,金牌和獎牌數均位居福建省各地市前列,奧運金牌數位列福建省之首,創造了泉州奧運會參賽史最佳。就是這麼元氣滿滿!

明年,我還將迎來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驕傲地跟你說,我家的晉江可是中國第一個成功申辦世界綜合性運動會的縣級市!

你隻看到了台上的高光,你所不知道的是,國家體育總局給了我“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的名號,城市的生命力不僅綻放在體育健兒身上,也綻放在普通市民的生活中。

對了,別看我年紀大,我家有一群活力四射的小鮮肉。人口普查最新數據,我的常住人口比全國人均年輕了2.9歲,老齡人口佔比也低於全國水平。我粗略統計了一下,我們家15歲以下的人口比重,超過20%,青少年群體較大。這樣的年輕化構成,意味著,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家年輕勞動力和人力資源將十分充沛,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有更年輕的思維,去跟你們分享我的寶藏。

這些年,這個“暖男”我當定了

我下定決心,把“打造幸福泉州”印在我的名片上,在“暖男養成記”的路上一路狂奔。

幫助老鄉們擺脫貧困,才有幸福生活的開端。我提前兩年實現現行標准線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還在福建省率先出台建立防返貧控新貧穩脫貧長效機制。老鄉們日子越來越有奔頭,這些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下,我家的十大特色農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家現在都知道,擺脫貧困不是目的,我的目標是讓老鄉們早日實現共同富裕!

當好“暖男”,身邊人的衣食住行樣樣都要關照。

這些年,我策劃了民生補短板“四心工程”和“XIN”行動,累計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7.1萬個、中小學學位16萬個,醫療機構床位1.4萬張、養老床位2.1萬張,就是想讓家人們的幸福生活更有質感。

我常常思考,老舊小區能不能住得更舒服?2017年起,我開始對中心市區部分老舊小區“搞裝修”,2019年范圍擴大至全市,從補齊功能短板到完善生活圈配套,一小區一對策,這些年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608個、惠及11.8萬戶。

高峰期能不能更通暢?我的19個“聚城暢通”交通項目,加快暢通古城與新城、環灣各組團間的快速連接﹔我在福建省創新省市股權置換,對泉州灣跨海大橋降費55%,中心城區向外交通疏解速度在提升。“快”時代一步步到來。

醫療能不能更舒心?過去五年,千人均床位數由2015年的3.74張提高到2020年末的5.37張,衛生技術人員多了12032人,公立醫院滿意度多年蟬聯福建省第一。

城市能不能更大氣?5年前,我在黨代會許下的新區規劃建設的願景。如今,中心城區20個片區、縣(市、區)12個片區更新行動開啟,帶著我跨江發展、跨域融合。

作為資深僑鄉,我還有950萬華僑華人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活,我立志當“暖男”,自然要更周到。

金門與晉江,僅隔5.6海裡,長期受困於資源性缺水的金門民眾,懷揣從大陸引水入島的夢想。2018年8月5日,我正式向金門供水通水,金門的鄉親們都說,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共飲一江水,真“解渴”!

我和“程序猿”們一起加班加點,打造了全國第一個官方綜合性尋根服務平台——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台。海外鄉親隻要輸入名字,就能查找到族譜、文獻、村落等各類信息,尋根路好走了!

我的歷史長河中,宰相、狀元、榜眼、探花星羅棋布,新生代們也得做個有文化的人。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為契機,我在東海之濱建起了高大上的公共文化中心,被市民們親切稱為“四朵花瓣”。我還在街頭巷尾造出了很多“百姓書房”,步行不出15分鐘,你就能找到這樣的文化“加油站”。大家都說,我的暖,還帶著濃濃的書香氣。

這些年,許你一個宜居宜商的家

我時常反思,宋元時代我可以“漲海聲中萬國商”,國際范杠杠的。現在的我呢?優勢在哪裡?差距有多大?

記得幾年前,我曾在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憑借五個維度的優越表現,成為中國十大宜居城市Top1。

這個評價是鼓勵也是鞭策。雖比不得大都市的時尚范,但我有獨特的“山水田園范”。這些年,我的版圖不斷東擴,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拓展至235平方公裡,城鎮化率達68.5%。我在全國首創將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用綠道串起,讓“開門見綠、頭頂望藍、推窗現景”照進現實。

我不僅熱愛實干,消費力也帶著閩南人的豪氣。聽說,在23個萬億俱樂部成員中,我家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第五。我分析了下,一方面,發達的民營經濟以及濃郁的商業傳統,讓我具備深厚的民間財富底蘊﹔另一方面,我的房價相對適宜,安居樂業的預期下,消費意識和能力隨之增強。

都說得人口者得未來,我的大家庭越來越壯大,家裡常住人口達到了878.22萬人,居福建省首位。我留人的決心,都寫在了這幾年的人才“港灣計劃”裡,我留人的成果,則寫上了各類榜單:2020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第48名、人才發展指數在福建省第一檔次。

要說我更全方位的誠意,就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了。從福建省中游踏進第一方陣后,我不敢止步不前,企業家們都盼著我優無止境。今年的民營經濟發展動員會,我向廣大企業家們吹響了萬億GDP再出發、奔向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的號角,也捧出了營商環境優化提升“1+N+N”的行動方案。夢想總是要有的,我的目標是,2023年進入全國營商環境標杆城市,企業滿意度達到95%以上。

市場主體數據是經濟活躍、營商優化的晴雨表。到9月底,我的市場主體總量已高達124.28萬,20多年來領跑福建省。我的大家庭裡,平均7.1人就有一個老板,說明營商環境提供的生命之氧還是很足的。

當中,政企清親互動是我的看家本領。我家的干部們,在“進千企、走千商、訪千才”活動中累計走訪近8000次,現場協調困難問題超3000件,努力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五年來,“強基促穩”三年行動創新實施,超百個基層善治典型得到推廣,政企聯手打造了關於民營經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67項國家級改革試點,也讓我成為全國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這五年來,我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交出優異答卷﹔我積極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黨員街巷樓長制、民營企業黨建融入公司治理“1533”工作機制等廣泛推行。我不僅如期完成市縣鄉機構改革,更是率先實現市縣黨委一屆任期內巡察全覆蓋,大家都說我家的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10月9日,泉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開幕。

五年過去,五年又至,時間是最冷靜的裁判。

今天,我停下來,聊聊我的這份答卷,答得好不好,還得你們說了算!

在我的答卷裡,有我的初心,也有著我對明天,最虔誠的追求!(林綠波 黃小玲 林書修 許雅玲)

(責編:吳舟、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