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站上新風口,福建民企轉型升級向何方?

2021年11月22日08:42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站上新風口,民企轉型升級向何方?

  周寧青山鋼管項目工人在調試計算機數控生產設備。林輝 黃起青 攝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通過汽車玻璃天線暗室,研發汽車玻璃通信網聯功能。林輝 毛晨熙 攝

  福安南國百樂公司員工在自動化生產線上作業。林輝 丁立凡 攝

  福建閩瑞新合纖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包裝纖維產品。林輝 林清輝 攝

  “轉型升級,是我們民營企業的唯一出路。”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日前在省政協“推動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作專題發言時說。

  近年來,世界貿易逆全球化、保護主義抬頭,世界各國外向型經濟受到沖擊,加上市場競爭加劇、資源與環境約束強化、要素成本負擔加重、新冠肺炎疫情未減退,這些因素成為寒冬裡的“冷空氣”。

  作為民營經濟發展先行省份,福建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在去年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創造了全省近70%的GDP、近80%的稅收、80%的就業崗位。民營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佔全省規上工業比重達46.7%。

  當時間軸來到“十四五”時期,站上數字經濟風口的福建省民營企業,又該如何作出轉型升級的戰略抉擇?面對海量數據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素來敢拼會贏的閩企進行了一系列大膽探索,致力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當未來已來,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

  堅持不懈的草根探索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認為:“在消費升級背景下,企業的新供給隻有跟上時代的新需求,才能實現轉型升級。”

  盼盼食品是一家土生土長的晉江民營企業。

  疫情發生以來,盼盼食品緊盯發展功能性食品的行業趨勢,快速推進創新研發,深度融合創新鏈和產業鏈,先后推出了谷物、無糖、低脂、植物基等一系列“叫好也叫座”的營養食品,頂住壓力,實現了逆勢發展。

  “處理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系”——寶貴的“晉江經驗”從未過時。在“晉江經驗”的指引下,眾多像盼盼食品一樣的福建民營企業憑著一股子敢拼會贏的勁,堅持不懈推進技術創新。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長樂考察時,就感慨道:“長樂的紡織工業像草根一樣,漫山遍野,繁衍不息,生機勃勃。”

  長樂紡織工業經久不衰的蓬勃活力,是福建省民營企業精神風貌的一個反映。福建是我國民營經濟發軔之地。福建的民營企業秉持草根的堅韌,鍥而不舍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技術為引擎實現轉型升級。

  寧德時代承擔2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突破了新一代鋰電池和規模儲能等關鍵核心技術﹔瑞芯微和中科光芯研發設計的芯片獲得“中國芯”的最高榮譽……近年來,在福建省實施的近100個國家級、省級科技重大專項和300個區域創新項目中,民營企業牽頭或參與承擔的項目佔70%以上。福建省2020年企業專利授權量104717件,其中,民營企業專利授權量保持較大增長。

  正視“彎道超車”的挑戰

  盡管擁有長期以來積澱的銳意革新精神,但在面對新經濟時代的挑戰時,一些民企還是出現了自主創新動力和能力都不夠強的被動局面。

  根據省政協“推動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課題組的問卷調查結果,福建省不少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意願不強。接受調查的九成企業在技術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方面費用支出佔全年營業收入比重在5%以下,不到三成企業有意願或已轉型。

  省政協委員、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伍長南認為,這樣的調查結果並不讓人意外。“由於多數民營企業為中小企業,在主動創新上面臨著研發投入大、周期長、試錯成本高、短期回報低等方面的壓力。”他分析道。

  長期來看,主動轉型升級勢在必行﹔短期來看,巨大風險卻讓投資前景不夠明朗。

  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稍縱即逝。福建民營企業該如何把握住“十四五”這一關鍵期、窗口期,直面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挑戰,實現“彎道超車”?

  “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福建民營企業白手起家,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轉變。”身為閩籍企業家,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高級副總裁鄭寶用的建議有著“局內人”的了解,也帶著“旁觀者”的清醒,“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民營企業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充分運用5G、大數據、雲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不斷提升產業鏈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有的委員提出,可以探索完善“聯姻共建”“筑巢引鳳”“借船出海”等多樣化機制方式,通過組織民企與國內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對接合作,為它們提供創新試點機會,激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省科技廳負責人對此表示,將堅持“創新不問‘出身’,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持誰”的導向,強化機制、項目和平台協同發力,支持民營企業培育引進一批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團隊。

  從比較優勢到后發優勢

  長期以來,福建省民營經濟基於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形成了紡織、鞋服、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但面臨新發展形勢,要實現轉型升級路上的“彎道超車”,就必須發揮后發優勢,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力度,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后發而先至,是一件乍聽起來不太可能的事情。但從經濟學視角來看,后發優勢卻有著大量實証研究作為基礎支撐,被實踐証明完全可能發生。

  來自福建省民營企業家、學者代表、政府部門負責人的觀點交流,以及豐富生動的福建省民營企業實踐,都為福建省民營經濟發揮后發優勢轉型升級提供了許多可行思路。雖然與部分先進省份相比尚有差距,但福建省民營經濟“彎道超車”大有可為。

  福建省“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做大做強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現代物流、旅游等六大主導產業,提檔升級特色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文化等四大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與新醫藥、海洋高新等五大新興產業。

  打造“六四五”產業新體系的提出,給福建省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專家學者等各方達成一致共識——福建省民營企業要聚焦“六四五”產業新體系,精准發力,全面優化產業結構,參與到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之中。

  “要重視發揮860多家省外異地閩籍商會力量,開展精准招商,促進民營企業在參與福建省‘六四五’產業新體系建設中當好主力軍。”省工商聯黨組書記李家榮代表省工商聯提出建議。

  一個助力民營企業彰顯后發優勢的營商環境,正在各方協同打造之下,煥發出盎然生機——

  福建省有關部門現已出台了《關於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八條措施的實施意見》,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

  截至9月末,今年福建省“科技貸”累計投放金額126.72億元,支持科技型民企和中小微企業1794戶,涵蓋先進制造、新能源、工業互聯網、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十余類高科技產業。

  重點推動在生物醫藥、海洋高新、柔性電子等領域創建省級創新實驗室,建設高水平海洋能利用創新研究院,推動更多科技資源向民營企業開放共享。

  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動民營企業提質增效,打造更多像寧德時代一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形成更多千億產業集群。

  ……

  新的大門,正在為民營企業敞開。大門后,是一片廣闊的產業發展藍海。

  開啟數字時代的新場景

  進入新經濟時代,福建省在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應用場景,布局新興產業。

  智慧醫療、智慧家居、智慧物流……一大批新的應用場景伴隨5G、AI技術的迅猛發展,正不斷涌現於人們的生產生活中。

  數字時代的應用場景已然開啟。

  “要抓住新的應用場景帶來的重大市場機會,支持企業立足福建的區域特點,開發相應的產品系列,推動制造水平升級,提升市場競爭能力。”福建南孚電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文生格外強調因地制宜開發應用場景的重要性。

  在廈門、泉州、莆田等地,現有的智能制造產業優勢正在昭示著一種新的產業演進可能——推進“機器換人”和企業智能化改造,建設起一批“無人車間”“無人工廠”,企業實現從單機生產向網絡化、智能連續化生產轉變。

  新的應用場景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契機。

  民建福建省委會副主委郭學軍建議,以行業共性應用場景為切入點,分行業梳理融合發展路徑圖,培育推廣“小而精、精而准”的行業級系統解決方案,形成一批技術成熟、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應用場景。

  “這將降低信息化改造成本,推進產業實現鏈條式、整體性數字化轉型。”委員們為應用場景推廣的前景感到振奮。

  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回應稱,下一步,福建省將引導企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應用、打造應用場景,加大數字賦能力度,深入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加快平台賦能、示范引領、模式業態創新,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使它們深度融入到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之中。

  既做“加法”,也做“減法”

  站上新風口,福建民營經濟的轉型升級更需做好“加減法”。

  加法,指要樹立起“互聯網+”的思維。

  數字時代,海量數據、豐富場景,經由高新技術的賦能,不僅為傳統產業帶來了蛻變,更是增加了許多朝氣蓬勃的新產業。“互聯網+”思維所帶來的技術、數據、場景,正在以智能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數字產業化培育新興產業。

  全國政協委員、新大陸科技集團CEO王晶提出,數字時代,政務數據作為重要創新要素,將改變創新模式。可以打造政府、企業、社會組織、智庫和高校共同參與的創新聯合體,整體帶動本省產業發展。

  立足本省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這是做后發優勢“加法”時的一個必要前提。專家認為,福建省民營企業可以學習借鑒先進地區企業的技術經驗,結合自身實際,規避前人已經走過的彎路,建立起資源共享、業務協同、產業共生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探索出一條具有福建特色的產業發展新路徑。

  減法,指要精簡優化產業結構。

  企業的轉型升級,並不是一味地累加資本要素,而是要以前瞻的眼光大膽舍棄一些高耗能、高投入的“夕陽產業”項目,實現產業優化發展。

  九牧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孝發提出,全產業鏈低碳發展,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他建議,對碳中和示范項目加大支持,鼓勵生態、智慧新型產業聚集化開發,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培育發展新動能。

  專家認為,精簡優化產業結構,還意味著要選准產業發展方向。在進行項目策劃時做好“減法”,淘汰技術落后的項目,選出更多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成居全國前列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與此同時,支持企業間通過並購重組,實現集約化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以結構優化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提升。(林蔚 鄭雨萱)

(責編:陳藍燕、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