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辦好千件事用心暖民心

日前,記者走進霞浦縣興賢社區,隻見該社區目海路南段支巷居民樓附近,道路平整,排水防澇基礎設施已整修一新。
“我們這裡是低窪地帶,原先僅靠一條小排水溝連接排水管道,日常滲漏,遇上大雨還容易倒灌,十分影響大家的生活。”家住興賢社區目海路附近的居民葉學團說。
了解到上述情況后,興賢社區與當地施工隊、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及住建局對接協調,最終決定在該支巷路口增設一個排水井,重新鋪設兩條排水管道,連接城市排污管網,困擾附近居民的難題得以解決。
為著力鞏固深化村(社區)黨組織換屆工作成果,霞浦縣部署開展“辦好千事暖民心”爭當“孫麗美式好村干”活動,每個黨組織書記帶頭領辦一個群眾呼聲高、影響面大的民生項目,每個村(社區)普遍領辦3至5件群眾“急難愁盼”的關鍵實事,在全縣320個村(社區)中迅速形成“辦好千事暖民心”的良好氛圍。
因建設時間久遠,鬆城街道東昇社區匯隆花園小區出現下水管道堵塞、地面凹陷、圍牆塌陷等情況,東昇社區新一屆黨總支班子便把這個事項作為“開門第一件事”,開展了整修工程,還新增修建一處小型停車場,解決社區問題的同時也便利居民生活。
為加快推進各類民生事項保質保量完成,霞浦縣在各村(社區)黨組織實行“挂號整改、銷號落實”機制,能辦的馬上辦、能改的抓緊改,以挂圖亮績的形式,切實讓群眾感受到新氣象、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同時,定期梳理過程性台賬資料,實行半月報制度,確保事項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為助力領辦事項落地見效,縣裡建立群眾回訪征詢機制,對領辦事項完成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未達到95%的事項立即組織整改,並評選宣傳縣、鄉兩級典型案例200個,分別給予每個村(社區)獎補經費3萬元、2萬元。
據了解,霞浦現已推動解決生活垃圾處理、畜禽糞污清理等問題700余個﹔發展鄉村產業和集體經濟事項408個,擴寬硬化村級公路16條,建設飲水工程6個﹔聚焦關心關愛弱勢群眾,幫助解決住房、醫保、助學等問題70余件。(記者 朱子微 通訊員 陳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