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政和:打造“升級版”科特派

2021年12月27日08:05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升級版”科特派

【省黨代會報告摘要】 完善駐村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指導員制度,鼓勵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事業。

科技特派員數量有限,政和縣700多家涉茶企業渴望的科技服務又各不相同,怎麼辦?

今年9月,該縣國投集團成立茶科技服務公司平台,旨在解決科技服務“僧多粥少”問題,完善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振興制度。

茶產業是政和的特色支柱產業。該縣茶園11萬畝,大大小小的涉茶企業有700多家。在閩輝名茶有限公司,工夫茶制作技藝(政和)省級非遺傳承人、公司負責人葉昌飛對記者說,自己更關注的是加工工藝,特別是萎凋智能化設備,近期他打算新增4套萎凋設備,希望得到有關專家指點。

而在政和白雪芽茶葉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陳仕斌說,茶葉源頭的標准化種植很關鍵,他的夢想是用科技手段制造“小環境”,改變茶產業“靠天吃飯”的弱質問題,希望與相關科技特派員交流探討。

茶企的需求林林總總。

政和縣科技副縣長裴俊巍介紹,針對茶企需求,原來的工作模式是,由縣發改科技局牽線搭橋,促成企業需求與科特派研究專長精准對接,但“僧多粥少”,總是幾家歡樂多家愁。此外,企業的需求並非單一,並且是變動的,計劃趕不上變化。

“問題的關鍵在於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單一企業無法代表產業發展大問題。同樣,單個科特派也無法應對全產業鏈問題,科特派跟不上寬領域、全要素的綜合性服務需求,全產業鏈的難點、痛點問題得不到解決。”裴俊巍說,今年,政和縣選認省級科技特派員35名,雖一大半涉茶,但是要服務全縣茶企茶農,明顯力不從心。而且,每家茶企都有個性化的微觀需求,如果還停留在一對一的傳統對接方式,顯然適應不了新形勢的需求。為解決問題,政和建立全省首個科特派集中派駐管理平台,統籌科特派資源,不斷完善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振興機制。

“縣裡的中國白茶城也成立了科技服務中心,我們合署辦公,同向發力,搭建一個有利於匯聚要素的一體化運作平台。”茶科技服務公司負責人鄭輝輝說。

有了新平台,茶科技服務公司將茶企的個性需求進行分類合並,對產業進行把脈問診,主要聚焦產業鏈的種植、加工、設備、(市場)文化等4個板塊。“對焦需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僅鼓勵原來派駐的科特派引入團隊,還與白茶城攜手,引入福建省農科院茶科所、福建農林大學、浙江大學、台胞服務團隊等高端科特派團隊入駐平台,目前已引入74名專家。”鄭輝輝說。

與傳統科技特派員的服務模式不同,這74人組建了多學科、全方位的服務團隊,不再單兵作戰,由平台統籌管理,聚焦茶全產業鏈的科技需求。

讓葉昌飛高興的是,他心心念念的萎凋設備問題終於解決了:通過引進武夷學院科特派團隊,與本土茶企共同研發了自然萎凋與新型智能控制仿生萎凋一體化生產線,實現白茶清潔化、智能化生產。“控溫還控濕,從根本上改變白茶萎凋靠天吃飯的難題。”葉昌飛說。

“當然,產業共性問題也是由無數個別的‘1’凝結而成。”鄭輝輝說,所以茶企和平台科特派定期開聯席會,對個性化需求進行全面摸底,一些特殊個例也可現場解決。目前,茶企首批需求經過茶科技服務公司集中歸納匯總而成的12個重點問題,已由平台科特派服務團隊接手,產研攜手,生成了12個課題研究,形成利益共同體,解決長效服務的問題。

與服務平台相輔相成,科特派茶學院、科特派白茶研究院相繼建立,作為平台的兩翼延伸。前者作為茶文化的傳播基地,讓科特派專家有舞台,組織講座、沙龍等活動,帶動更多知茶懂茶的“土專家”﹔后者作為白茶科技研究基地,已申請到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120萬元,與平台共享資源,研究白茶產業關鍵技術如種質資源圃等。

裴俊巍介紹,為讓科特派安心扎根基層創業,縣裡推出“三金”保障,每年將投入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項目專項資金500萬元,其中100萬元作為科研項目基金,再輔以科特貸金融手段,解決貸款難、融資貴問題。“這樣環環相扣,構成了‘一體兩翼三保障’體系,鞏固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打造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政和樣板’。”

記者感言: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很好總結科技特派員制度經驗,繼續加以完善、鞏固、堅持。

從1999年科特派機制發軔於南平,到興起福建、走向全國,22年來的探索實踐,科特派始終以創新為動力,持續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完善。進入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科特派必須緊緊扭住這條主線,解決自身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才能有更大的作為。

目前來看,深入推進新時代科特派發展,面臨著小而散、利益聯結機制不活等挑戰。如何解難題?政和的創新之處在於,用一個有效組織的形式,以團隊服務的模式,統籌組織服務團隊與產業發展相銜接,向寬領域、全要素的綜合性服務需求轉變。同時,嘗試以課題的形式,產研合作,既接了地氣,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又能解決科技人員長效服務的難題。(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曾大龍)

(責編:吳舟、陳藍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