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載:勇立潮頭,再拓新篇

呂春榮
2021年12月27日08:28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廈門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40年前,一聲開山炮響,昔日的海島小城廈門叩開改革之門、開放之門。自此,“大廈之門”越開越大,道路越走越寬,如今崛起於現代化國際都市行列。

40年間,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廈門敢闖先試,源源不斷地引入“改革活水”,先后歷經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島,設立台商投資區、保稅區,實行計劃單列,建設保稅港區,實施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開展自貿片區改革試驗等,實現一系列精彩嬗變。

40年來,廈門經濟總量從個億級向千億級跨越,經濟發展從高速度到高質量飛躍。經濟外向度大幅提升,外貿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41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6915.77億元,年均增長18.0%,佔福建全省比重49.3%﹔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百強城市第6位。

12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的賀信中指出,“4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廈門經濟特區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各項事業實現歷史性跨越,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在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高顏值的廈門。林彩鳳攝

開改革之門,應時代之變

改革開放是經濟特區始終不變的“根”和“魂”。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旗幟鮮明地強調“不搞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就不能進步”“經濟特區的任務就是改革,經濟特區應改革而生,我們要承擔起這個責任”,並圍繞稅利分流、建設自由港、建立特區金融體系、引進外資等開展了一系列前瞻探索。

改革之基因已早早植入廈門。時間撥回1981年,一聲開山炮響,將湖裡這塊沉睡多時的土地喚醒,也宣告了廈門率先踏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探索征程。隨之,“改革”與“開放”兩種力量匯聚於此,無數改變呼之欲出,眾多難題亦迫切待解。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之初,底子很薄,水、電、路全都不通,且廈門市政府的財政資金盤子又太小,百業待興,如何“破題”?

憑著闖勁,廈門先行先試,引進外資是當時的禁區,廈門闖了﹔打破“鐵飯碗”的工資制度是雷區,廈門闖了﹔土地使用權拍賣是盲區,廈門試了﹔國企股份制改革是難區,廈門試了……那些年,廈門從金融體制改革入手,率先探索舉外債搞基建,向科威特政府貸款修建高崎國際機場,其后又籌借款項完成碼頭、自來水等工程,逐步完善空港、漁港、通信、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此后,廈門致力引進港資、僑資、外資,創辦“三資企業”。至1983年底,廈門共引進“三資企業”項目22個,實際利用外資794萬美元。1985年,當地成立國內首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率先開辟土地和勞動力市場與國際市場對接。

1986年,廈門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機構改革試點城市,一場場敢為人先的探索引領全國,也為廈門注入改革創新的鮮活基因。

動起來的廈門,改革活水注入全社會。以市場為導向,廈門持續在行政管理模式、計劃管理體制、國有企業勞動用工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隨后,廈門又對國有企業股份制、土地管理體制等進行改革創新……

清新的廈門。蘇華琦攝

時至今日,廈門依然秉持“先行先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勇於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破冰”。

值得一提的是,在創新驅動、營商環境、社會治理、生態環保、黨建等方面,廈門打造了一批在福建全省乃至全國有特色有影響力的“廈門經驗”,如率先推行“多規合一”並拓展應用於審批流程再造,率先形成知識產權綜合保護體系,率先構建保障性住房政策體系,率先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率先開展城市公共文明地方立法……

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來,作為廈門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以下簡稱廈門自貿片區)建設至今已走過6年。6年多來,廈門自貿片區累計推出498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111項,有5個廈門案例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30項“廈門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

推開放之門,合世界之力

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開放的廈門,逐步匯入世界發展潮流之中。

1985年,國務院批准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島。此后,中央又相繼批准設立海滄、杏林、集美三個台商投資區和象嶼保稅區。2010年中央又批准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廈門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作為廈門經濟特區初創時期的領導者、拓荒者、建設者,1986年6月,習近平同志在廈門發表題為《發展橫向聯系,加快特區建設》的講話指出:“廈門,寓意‘大廈之門’,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對外開放之門,衷心希望把這個對外開放之門建設得更快些更好些。”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湖裡區悅華路2號,坐落著一家“印華地磚廠”。高樓掩映之下,這家工廠顯得格外朴素,然而,它對廈門來說具有非凡的意義——它是廈門經濟特區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

1982年1月10日落戶廈門的印華地磚廠,發揮著領頭雁的作用,數年間引來了宏泰發展、聯僑企業、裕成建材等外商獨資企業入駐。此后,跨國企業更是紛至沓來,包括柯達、通用、戴爾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搶灘登陸”。

“從1992年落戶至今,廈門已成為ABB全球最重要的產業基地之一。”ABB電氣中國總裁趙永佔說,3年前ABB廈門工業中心投入運營,實現了從生產制造基地到創新研發基地的轉變。

截至2020年底,共有6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廈門投資了114個項目,合同外資41.21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36.3億美元。

開放的廈門。孫二偉攝

引進來,更走出去。40年來,廈門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8.1%,“中國制造”經由廈門銷往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百強城市第六位。

從100多平方米的小單元房起步,到自建1萬多平方米的研發大樓﹔從單一的終端產品線,到全套通信解決方案﹔從貼牌到高端自有品牌……位於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湖裡區的廈門億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暢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90%的營業額來自海外,其中在金磚國家市場佔有率長期保持第一。”億聯公司副總經理張惠榮說。

在談及廈門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時,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表示,充分發揮“多區疊加”優勢,打造金磚創新基地標志性平台和旗艦型項目,推動自貿試驗區擴區提檔,加快建設海絲中央法務區,進一步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開放格局,加快把廈門打造成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節點。

叩創新之門,造發展之勢

今天的廈門已經發展成一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新經濟新產業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在廈門,如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2282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3.08%,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3.4%,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正加速推進。

作為國內電子數據取証行業的領軍企業,廈門美亞柏科公司研發的“取証大師”分析工具被全球30多個國家的安全部門使用。“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秘訣,公司連續多年研發投入佔比超17%。”美亞柏科董事長滕達說。

美亞柏科所在的廈門火炬高新區,是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建設30年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從島內不到1平方公裡的“試驗田”起步,發展為“一區九園”,支撐起廈門市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

近年來,作為廈門創新驅動發展主引擎,廈門火炬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再登新台階。助人才成長——這裡建有我國第一所由高新區主辦的平台型產業大學堂,留才引才更育才﹔助企業成長——這裡“飛出”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不到400家增加到如今的1000多家﹔助產業成長——規上工業總產值從2000億元增加到現在的超3000億元,更已形成了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電力電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軟件與信息服務等五大主導產業。

廈門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是高新區第一發展動能,也是高新區存在的價值所在。

創新,為全島協同發展插上雙翼。廈門市總面積近1700平方公裡,由本島和島外組成,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長期集中在不到160平方公裡的本島,島內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差極大,極大制約了城市均衡發展。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到廈門調研,提出廈門“提升本島、跨島發展”的戰略構想。由此,廈門開啟了氣勢如虹的加速跨島發展、推進島內外一體化的進程。

集美新城指揮部建管處原處長劉永春介紹,作為廈門市跨島發展四大新城建設的首個“戰場”,2010年2月,集美新城奠基儀式啟動,吹響了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的沖鋒號角。一座座大橋跨海而來,一棟棟建筑拔地而起,10年間,這裡的軟件園三期從“農田灘涂”變身創新創業沃土,3000多家企業、超過4.6萬名軟件人才落戶這裡,為集美區以及廈門的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如今的集美區,產業聚集、宜居宜業,這方熱土正著力打造跨島發展的最美新城區。

2020年,來自北京的神州數碼集團落戶集美,並以鯤鵬基礎軟硬件體系為核心,打造了生產基地、超算中心、信創研究院等。神州數碼鯤鵬事業部生產基地運營部總經理林觀洪說:“原來提到集美想到的是高校人才資源,隨著軟件園三期等建設投入使用,軟件信息服務產業不斷集聚壯大,加強了我們在集美的投資信心。”

新動能不隻涌向集美,隨著數字經濟、平台經濟、智能經濟等在島外優先布局,海滄新城、同安新城、環東海域新城建設也在全面提速,加快推進島內島外區域協同發展。

作為福建產業和創新的主陣地,廈門下一站去哪裡?方向已錨定:廈門將繼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做大做強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

充滿活力的廈門。吳偉攝

敞連心之門,探兩岸融合之路

35天隔離時間,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往返兩岸所需的時間成本,但它未能阻攔台灣新黨主席吳成典再度跨海赴約的決心。

在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系海峽兩岸最大規模的民間交流活動,至今走過13個年頭,吳成典已數次登陸參會。在他看來,兩岸交流是必須的且要堅持對的方向,海峽論壇是民間交流的大舞台,不管是官方的、民間的、技術的、鄉土民情的、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交流。

一年一會,從未“失約”。這個深受兩岸同胞認可的“百姓論壇”一次次成功舉辦,彰顯著兩岸交流強大的民意基礎,也使廈門成為兩岸融合發展前沿的注腳。

因台而設、因台而特、因台而興,4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充分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

廈門是兩岸融冰的見証者。1987年,兩岸開放交流,首批回大陸探親謁祖的台灣同胞繞道香港抵達廈門和平碼頭。台胞們回鄉探親,帶動了一股投資大陸的熱潮。依托海滄、杏林、集美三個國家級台商投資區,廈門也成為台企最早登陸地和重要集聚地。台商吳序儂在廈門經濟特區開始投資的第二年,就參與建設了當年廈門的第一高樓——海濱大廈。

廈門是兩岸交流的親歷者。廈門率先實施兩岸試點直航、廈金“小三通”、包機直航等,率先實現兩岸“大三通”,率先開展對台文化、教育、衛生、民俗、宗教、傳媒、社區治理等各領域交流。

廈門還是兩岸融合的踐行者。致力增進兩岸情感融合,廈門率先出台台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60條”惠台利民新舉措等,便利台胞安居樂業﹔在全市優質初中和高中開設台生班﹔設立大陸首個對台研學基地——廈門(集美)閩台研學旅行基地,鼓勵台灣青少年來研學旅行﹔率先設立涉台基層法庭、台胞權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和涉台檢察聯絡室,維護台胞台企合法權益.....在廈門,台胞台企同等待遇落實落細。

40年間,廈門成為兩岸同胞融合的最溫馨家園,這是許多台胞們的“第二故鄉”,他們在這片熱土上逐夢、筑夢。台胞孫瑞鴻時尚夢的騰飛之地便在廈門。1997年,孫瑞鴻到廈門創業,設計師出身的他,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了近30年。他說,在惠台政策的關懷下,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旗下的高端女裝品牌,乘著大陸經濟發展的東風,暢銷兩岸。去年10月,公司成功上市。像孫瑞鴻這樣的台商台胞群體,如今在廈門已超過12萬人。

40年間,廈門成為兩岸經貿交融的最緊密區域。截至今年6月,廈門已累計批准台資項目8645個,合同利用台資193.8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116.7億美元。其中,引進友達光電、宸鴻科技、聯芯集成電路等20多家台灣百大企業,台企工業產值約佔廈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同時,廈門成為大陸最大的對台貿易口岸。

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表示,廈門將持續深化對台經貿合作、持續推動應通盡通、持續落實惠台政策、持續增進情感融合,加快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

過去40年,廈門經濟特區創造了許多傳奇,被歷史選擇,又從中開啟新的歷史。站在新起點上,廈門必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