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詔安:借“林”發力 打造“綠色聚寶盆”

藥農在搬運公石鬆。沈銳芳攝
近日,位於漳州市詔安縣秀篆鎮隔背村的裕健龍中藥材基地,公石鬆鮮艷綻放,豐收在望,一群藥農正勤勞地採摘著,大家忙而有序、忙中有樂,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秀篆鎮森林覆蓋率高達80.59%,堪稱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雨量充沛,生態環境優越,林下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且無任何污染,十分適合種植培育中藥材等林下作物。近年來,秀篆鎮借“林”發力,做足“林”文章,發揮“林”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山油茶種植等多種林下經濟,探索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致富新路。
為了強化示范帶動,秀篆鎮開展中藥材龍頭企業“培優扶強”行動,重點培育以福建裕健龍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中藥材龍頭企業,在壯大中藥材產業的同時,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通過“龍頭企業+中藥材基地+農戶”的方式,帶動周邊村民穩定增收。在鎮政府的引導下,裕健龍公司向村民低價提供山苦瓜、金銀花、黃梔子和公石鬆等中藥材種子、藥株,在種植成熟后,又以高於市場價向村民進行藥材收購,不僅擴大了種植規模,也讓村民們有了穩定的銷售路徑。此外,裕健龍中藥材基地種有中藥材2000多畝,在收獲旺季需要大量用工,每年雇佣採摘工人就達8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160元,其中大多是收入較低的村民。
“去年公司中藥材實現純利潤700萬元,比前年增加了11%,如果今年市場行情能繼續保持穩定,我計劃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發展培育白花野牡丹種植基地,這味中藥材品種收益更好,市場一斤就能賣好幾百塊錢,到時候又能帶動更多村民一起種植,一起掙錢。”裕健龍公司創始人葉宗健說道。在這片詔安縣最大的中藥材基地上,葉宗健帶領村民參與中藥材種植,在他的帶動下,周邊許多村民也開始學種金銀花、山苦瓜、黃花倒水蓮等,在兄弟村產生了一定的產業效應和產業規模,解決了農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
“我們早就聽說了種植中藥材效益好、收入高,但怕種植出來沒有好的銷售途徑,現在好了,我們種多少出來公司就收多少,比賣到外地更方便、賺的更多。”秀篆鎮隔背村的村民葉秀蓮家裡原本隻種了10畝桉樹,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便在樹下種了2畝金銀花,1畝公石鬆,現在長勢良好。“種植中藥材非常好打理,不需要打農藥也不需要施肥,定期過來除下草、看下有無病虫害就可以,但效益卻是種植其它作物的三到五倍。”
林下經濟的健康發展,對實現“生態美、百姓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秀篆鎮秉持著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立足於森林資源稟賦,蹚出了一條“不砍樹也能致富、保護森林生態也能有高收益”的好路子。下一步,秀篆鎮將繼續發揮森林資源優勢,利用好生態、打好“林下”牌,做大做強林下經濟產業,不斷提高林地產出、增加村民收入,讓林地成為老百姓的“綠色聚寶盆”。(沈銳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