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少數民族學生用新疆棉花制作“非遺”棉花畫

2022年01月07日16:06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烏孜別克族女學生勞拉拿著剛制作完的棉花畫高興地說:“第一次接觸棉花畫,棉花畫特別有意思,而且還可以鍛煉我的動手能力。”和同學勞拉一樣,哈薩克族小學生加力哈斯和劍寶力也很喜歡棉花畫,還想拜師學藝呢。

烏孜別克族女學生勞拉展示她剛制作完的棉花畫。漳州市網信辦供圖

2022年元旦前夕,一場相隔4500多公裡的棉花畫之約,在新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以下簡稱木壘縣)進行中,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漳州棉花畫第四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郭美瑜老師,用新疆棉花教木壘縣的少數民族和漢族學生一起制作棉花畫。

哈薩克族小學生加力哈斯(后排左一)和劍寶力(后排左二),與漳州棉花畫第四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郭美瑜(后排左四)老師合影。漳州市網信辦供圖

2020年下半年以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確保文化潤疆扎實有序開展,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揮部(以下簡稱漳州分指)立足漳州市文化資源稟賦,以書畫潤疆和“非遺”潤疆為切入點,持續推動木壘縣“小小書畫家”培訓工作啟動儀式暨閩木“小小書畫家”實訓基地落成儀式、“閩疆共攜手丹青頌黨恩”——漳州市書畫名家新疆木壘寫生採風和藝術考察、“海絲陸絲情牽非遺”——“雨潤胡楊”文化潤疆等活動相繼舉辦,文化潤疆工作呈現出“多點開花”之勢。

載體建設確保文化潤疆有場所

漳州分指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在木壘縣先后建設了九龍江文化公園、胡楊精神展示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綜合運動中心等13個較大規模的文化體育設施,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生活。如投資2500多萬元的九龍江文化公園,成為集百姓書屋、廉政文化、民族團結創建、生態綠化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文化客廳”。又如助力木壘縣第三小學社團建設,成立了水仙花藝術團,利用課外延時服務,開展書法、繪畫、剪紙、新疆曲子等學習培訓,播種更多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好種子”。

合作共建確保文化潤疆有機制

漳州分指重點推動漳州市文聯與木壘縣委宣傳部、漳州市文旅局與木壘縣文旅局、閩南師范大學社會合作處與木壘縣教育局、福建日報漳州記者站與木壘縣融媒體中心等多個單位簽訂合作共建協議,有力地促進文化潤疆工作深入推進。

在書畫潤疆方面,辦好辦成“漳木杯小學生書畫賽、閩木書畫交流中心建設、漳州書畫名家木壘寫生行和小小書畫家培育”等“書畫潤疆”四件事,極大地激發了當地各族師生學習書法和國畫的興趣愛好,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如去年暑假,組織實施了“小小書畫家”集中公益培訓活動,共有60多位小學生參加,其中少數民族學生40位。學員培訓費、耗材費、活動費用等全部由援疆經費承擔。培訓班按照“寒暑假和休息日集中授課”的要求,採用聘請專家現場講座、書畫作品線上線下交流展示等培訓形式,常年營造學書畫、愛書畫的濃厚氛圍。受疫情影響,周末線下培訓班取消了,但學生們仍然堅持練習,於每周六上傳到“小小書畫家”微信群,請老師給予點評,然后反復臨摹練習。

在“非遺”潤疆方面,舉辦“海絲陸絲情牽非遺”福建漳州援疆“雨潤胡楊”文化潤疆系列活動,舉行了版畫、剪紙、茶文化、棉花畫、水仙花雕刻等系列展覽和創作技藝展示,開設專題講座、開展非遺協作簽約儀式等文化活動,推動茶文化、剪紙藝術、版畫和棉花畫制作進機關、進農村、進民宿、進學校、進企業,共同見証“海絲”“陸絲”非遺文化在木壘的交融與碰撞,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聯系各族干部群眾的情感紐帶。

資金支持確保文化潤疆有保障

在謀劃“十四五”援疆項目時,漳州分指將文化項目作為重中之重,從交往交流交融、鄉村振興建設、文化教育等領域,安排了木壘縣文化基礎設施改善、鄉鎮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鄉村文化傳承等項目,確保項目建設有資金保障。如2021年,就安排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用於建設頭畦村、霍斯章村等8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及配套設施,以及民俗博物館、農牧民文化活動中心等項目,極大地滿足各族群眾的文化需求。

對於非項目類文化建設,漳州分指統籌各方資金,保証文化潤疆項目有序推進。例如推動漳州市人社局與木壘縣技工學校簽訂幫扶建設發展項目,解決50萬元資金用於學校打造集紅色文化與紅色宣傳為一體的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推動各族干部群眾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促進各族干部群眾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吳軍華 葉燕亮 陳邑萍)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