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詔安:“三個三”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集鎮樣板

山海相連,古色古香。漫步走在嶺港山公園中,聞聞路過的花香,聽聽花落的聲響……仿佛置身於一幅田園山水畫之中,引得游客們紛至沓來,陶醉在梅嶺集鎮的山海間。
詔安縣梅嶺集鎮切實踐行鄉村振興的千畝蝦池
近年來,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住建局深入貫徹《福建省關於深化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若干措施》,堅持“閩台兩岸鄉創鄉建”的合作思路,聯袂台灣智庫團隊,全面啟動梅嶺集鎮環境整治。以“三個三”模式圍繞治理有效要求,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引深入實,成為2021年度漳州市唯一上榜《省十大集鎮環境整治樣板》的集鎮樣板,走出了一條適合詔安實際的新路子。
三項機制 確保集鎮環境整治全面推進
設計師團隊開展現場陪護式服務
為全面推動美麗鄉村集鎮環境整治建設,詔安縣住建局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高規格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三項機制統籌推進鄉建鄉創等各項工作。
建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縣住建局積極聯合縣農業農村局、台港澳辦、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制定了集鎮整治實施意見、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進一步明確局際間權責、構建高效的整治體系,協調推進鄉建鄉創項目落地落實。
堅持“陪護式”指導機制。梅嶺集鎮建設深入借鑒台灣社區營造經驗,邀請台灣建筑師團隊開展集鎮整治陪護式指導,重點突出環境整治、新時代農村社區建設、鄉村風貌提升、服務配套功能、傳統村落保護和利用、建設基礎設施、培育潛力產業、抓好建后管護八方面內容,確保全程無縫對接,整治過程零障礙。
鼓勵村民籌資投勞
突出資金整合長效機制。制定實施意見,提升財政以獎代補政策效果和整治資金使用效益,鼓勵農民籌資投勞,根據整治需要開展環境整治、管道鋪設、道路平整、裸房立面改造等配套工程建設。截至2021年,整合各項整治資金共計2235萬元,完成投資比例128%,圓滿完成了全省推進項目建設的工作任務。
三個意識 促進集鎮環境整治提質增效
為全面完成集鎮環境整治任務提供組織保障,工作小組首先是強化黨組織橋頭堡意識,要求全體人員切實凝聚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落實黨員主體責任擔當,營造基層上下總動員、黨員干部齊參與的良好氛圍,真正成為黨領導鄉村振興的帶頭先鋒。其次是強化黨員帶頭人意識。明確組織書記是集鎮環境整治第一責任人,提倡滿負荷和緊張高效的工作節奏,切實為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實現抓黨建推動集鎮創建水平提質增效。再者是強化群眾主人翁意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組織當地高齡老人、退休老干部、老手工藝者、專家學者等不定期開展座談會、群眾會,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形成村干部帶頭、群眾人人參與的良性互動。
三個提升 助力集鎮環境整治落實走深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集鎮環境整治為抓手,通過拆違拆舊、環境整治、道路硬化,農房風貌管控,推進公共綠地建設,興建群眾休閑健身廣場等具體措施,努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向集鎮延伸,實現集鎮綠化、亮化和美化。
全面提升基礎設施配套。實施雨污管網分流和氧化塘技術改造8.3公裡﹔完成主干道、主街道部分“多杆合一”“多箱合一”杆線整治7.3公裡﹔實施集鎮街景立面整治,對商業廣告牌匾、建筑色彩、路燈、鋪裝、沿街綠化、交通設施等界面進行再設計,共計約7590余㎡﹔落實集鎮生活垃圾常態化治理、新建集鎮公廁1個﹔整治黑臭水體2處,全村生活污水納管處置達99%﹔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有效整治裸房共計37萬余棟。
全面提升綠化美化水平。從集鎮整體景觀格局出發,結合原有的自然景觀進行布局。整合利用街巷街角閑置邊角空間、古樹、舊居、坑塘水系地段,均衡布局見縫插針進行綠化節點設計,共1520余㎡﹔運用本地鄉土經濟植物,開展房前屋后菜地微景觀改造,共計約3140㎡,逐步形成集鎮可游可賞的步行綠化景觀廊道。
全面提升民生福祉。選擇集鎮主要出入口、重要公建廣場、歷史故居等開敞空間,設計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民文化法治廣場、嶺港山公園等公共設施配套,為群眾提供休閑、娛樂、學習的場所﹔深入挖掘整理何氏家廟的文化精髓,斥資興建家風家訓文化園、戲台廣場、大宗祠廣場等,營造優秀傳統文化氛圍,進一步堅定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煥發新時代精神,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下一步,詔安縣住建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圍繞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堅持以“大城關戰略”統攬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在閩台兩岸鄉創鄉建合作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圖文由詔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