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牢記重要囑托 建設“一區六城”

三明市三元城區俯瞰圖 鄭玉林 攝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三明舉行。
5月20日,莆炎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陳登達 攝
建寧·中國稻種基地 建寧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駐點醫師在三明市第一醫院開展疑難病例討論。 三明市第一醫院供圖
三鋼高爐夜景 洪碧雲攝
三明·中關村科技園 三明市委宣傳部供圖
5月29日,三明市委市政府舉辦留守兒童“周末早餐會”。 周志鴻攝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其中明確提出打造三明為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樣板,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開啟新征程。今年以來,三明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實開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持續深化“五比五晒”、打好“八大攻堅戰役”、建設“一區六城”,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牢記囑托 推進“四個再出發”
日前,三明市入選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名單,入選國務院2021年度深化醫改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督查激勵名單﹔3月23日,國家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組織召開全國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視頻會……
一個個好消息的背后,是三明醫改再踏新征程的奮進身影,也是三明感恩前行,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再出發的生動縮影。今年以來,三明持續改革創新,推動醫改、林改、鄉村振興、沙縣小吃產業發展“四個再出發”,努力將重要囑托做實做細做成。
循著春天的足跡,聆聽春天的回響。3月31日,三明市委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在沙縣召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專題學習會,帶動全市干部群眾再重溫、再學習、再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感恩奮進再出發。
醫改方面,今年三明持續推進“六大工程”,加快“三醫聯動一張網”建設,開展“無紅包”“無陪護”醫院試點,推進全民健康管理示范縣創建,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安門醫院合作共建,在基本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基礎上,向著“看好病”“大健康”闊步前行。
提升林業碳匯開發水平,是三明不斷提升青山綠水“顏值”,挖掘金山銀山“價值”的重要抓手。半年來,三明持續開展“八項創新”,加快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建設,深化林票、碳票、國有林場等改革,推進林改再出發。
83.93%的村獲評綠盈鄉村,建寧、泰寧、寧化、尤溪4個縣入選新一輪國家制種大縣名單……成績背后是三明持續實施鄉村振興“六大行動”的不懈努力。三明制定《全面推行“156”鄉村建設工作機制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培育38條鄉村振興示范線和尤溪縣半山村、沙縣區俞邦村等示范典型,加快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
近日,走進沙縣小吃產業園標准化廠房,小籠包、柳葉蒸餃等小吃產品都已實現自動化生產。
自動化生產的背后是沙縣小吃不斷轉型升級的探索。三明持續抓好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五項提升”,出台《關於促進沙縣小吃餐飲連鎖企業總部回歸沙縣的七條措施》,積極對接思念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加強小吃供應鏈體系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今年以來,全市新增沙縣小吃加盟店87家、總數達3737家,新引進沙縣小吃產業企業9家、總數達153家。
感恩奮進,砥礪前行。4月18—19日,一場高規格、高水平的生態文明建設主題研討會在三明舉行,三明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實踐地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無獨有偶,近段時間全國鄉村建設工作會議、全國林草碳匯高峰論壇等系列活動也將在三明舉辦。
奮力拼搏 建設“一區六城”
5月26日,泰寧縣與廈門市屹人集團有限公司簽約,總投資30億元的屹人食藥用菌大健康科技產業園項目落地后,將實現食用菌種植、生產加工、旅游觀光三產融合﹔5月29日,尤溪縣與福建閩西南城市協作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就朱子古街項目開展合作……
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奮力拼搏的決心。
4月27日,三明召開全市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動員推進大會,全面啟動示范區建設各項工作,著力在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擴大雙向開放、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精神文明建設等6個方面走前頭、作示范,努力打造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樣板。
與此同時,三明突出發揮人文歷史、生態資源優勢,加快建設“六城”,全力推進新發展階段新三明建設—
建設魅力紅色之城。發揮三明革命老區、中央蘇區核心區的優勢,抓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三明段)等標志性項目建設,爭創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建設新興工業之城。發揮三明老工業基地優勢,加快海螺集團、華潤集團、聯積電子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見效,推動氟新材料、石墨(烯)、稀土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發展,構建“433”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綠色轉型、科技轉型。
建設綠色生態之城。三明打好綠色經濟發展攻堅戰役,持續做強文旅產業,制定促進文旅消費10條措施,推出“一縣一全宴”,評選20個“網紅打卡地”,加快81個上海服務三明旅游發展項目落地。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9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6億元。
建設和諧文明之城。在鞏固“滿意在三明”基礎上,打響“大愛三明”新時代精神文明新品牌,重點推行周末早餐會、居民夜談會“一早一晚”聯系服務群眾制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建設改革創新之城。打好重點改革攻堅戰役,發揮改革創新特別貢獻獎導向作用,在鞏固深化已有改革基礎上,緊盯“教改要像醫改、林改一樣走在全國前列”目標,持續推進基礎教育、中職教育等改革,統籌推進精神文明、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改革,努力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三明經驗”。
建設包容開放之城。在省外,重點深化京閩(三明)科技合作、滬閩(三明)文旅合作,抓好三明中關村科技園建設和81個上海服務三明旅游發展項目落地﹔在省內,重點加快泉三高端裝備產業園、廈明火炬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積極融入福州都市圈。
聚力攻堅 精准服務“穩大盤”
4日,在沙縣綠色纖維產業園,福瑞思新材、振鑫紙業、三仙紙業等首批入園企業的多個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眼下,“搶工期、趕進度、提效率”成為三明大地生產建設的生動圖景。
提升項目建設效率,也是提高發展效率。3月28日,三明出台《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三十三條措施》,市領導帶隊深入各縣(市、區)指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當前,三明在落實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打響“八大攻堅戰役”,全力以赴做好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等工作。
穩增長,就要靠前服務穩投資。4月7日,三明舉行“抗疫情、穩增長”專場政銀企對接會,15家金融機構對接50家企業、授信223.9億元﹔4月8日,三明舉行招商項目“雲簽約”活動,共“雲簽約”125個項目,計劃投資520.18億元﹔4月11日,全市一批重大項目“雲上”同步開工,總投資372億元……
這是三明打響“大招商招好商”攻堅戰役的生動寫照。今年來,三明打出一套紓困助企組合拳,提升項目招引效率效益,引金融活水精准服務企業。1—5月,全市31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15億元,超序時進度2.9個百分點,其中181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9.3億元,超序時進度4.4個百分點。5月20日,莆炎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更為三明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穩市場主體,就要優化營商環境。三明強化數字政務服務,推動“一件事一次辦”,以及“辦不成事”窗口和“周六便民服務”。如今多數企業、群眾隻需到1個窗口,提交1套材料,就可完成業務辦理。
截至5月底,全市總體審批時限壓縮率92.76%,全程網辦事項佔比91.69%,“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項佔比98.26%,均居全省前列……一串串數字見証了三明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
在“保就業”上,三明通過出台春節期間穩崗穩工4條、援企穩崗促就業10條、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留明就業10條等政策措施,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專項招聘活動,用心用情當好“紅娘”,助力本地居民、外來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今年1—5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380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800人。
與此同時,風險防范也絲毫不能放鬆。今年來,三明持續開展燃氣、危化品、自建房屋等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整治,修訂完善各類防汛防台風工作預案,開展防汛應急演練750場,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黨建引領 不斷提升民生品質
5月29日,三明市委市政府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周末早餐會”。就著充滿童趣的早餐,市領導與來自全市的18名留守兒童代表邊吃邊聊,詢問了解大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意見建議。會后,有關部門認真梳理會上收集到的建議,包含照顧好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心理、家長就業等各個方面,並立即著手落實。
溫暖民心,三明不僅有早餐會,還有夜談會。每月的第一個周四,夜幕降臨后,三明市不少小區熱鬧不已。幾條板凳一攏,街道、社區干部與居民緊挨著圍坐成一個圈,就居民關心的社區治理相關話題討論起來。
三明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探索周末早餐會和居民夜談會“一早一晚”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參會群體提出的每一條建議、每一個意見,都被干部們認真傾聽記錄。在市領導現場協調推動解決的基礎上,會后第一時間形成事項清單,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時下發責任清單,並持續跟蹤督促落實。
截至目前,三明累計舉辦環衛工人、企業家、殘疾人、農民工、勞模、留守兒童等不同主題“周末早餐會”6場,推動5.2萬余名干部下沉,召開“居民夜談會”1.5萬余場,解決社區治理難點問題3.7萬余個。
而這些都是三明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提升民生溫度的重要舉措。去年底,三明實施黨建引領工程,全力打造“跨村聯建”“人才回引”“居民夜談會”基層黨建三大品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人才是發展的基石。上月,三明市聚焦引才聚才育才,出台《三明市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推進“2+3+N”人才專項行動方案》《三明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才服務的十條措施(試行)》《三明“麒麟山英才卡”實施辦法(試行)》,向求學在外明籍學子和全國優秀人才伸出“橄欖枝”,對符合回引規定的明籍優秀人才實行家庭獎勵,多舉措為人才提供服務保障。三明迅速落實,目前已面向三明本地戶籍考生開放事業單位公開招考崗位106個,發布教育衛生緊缺人才崗位66個,完成47張AB類人才的金卡發放,1062張CDE類人才的銀卡正陸續發放,8713張普通卡也將於6月10日全部制作並完成發放。
鄉村建設同樣需要優秀的人才。近年來,三明出台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到村任職待遇保障等文件,引導機關退休或退二線干部擔任鄉村振興指導員,邀請大學生、退役軍人等在外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優化提升農村帶頭人隊伍。如今,已有821名在外優秀人才返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涌現出“旅長書記”林上斗、“警監書記”林樂堅等先進典型……
引回“領頭雁”,聯出新氣象。在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聯合周邊村企黨支部,成立俞邦片區黨委,聯合發展產業﹔在尤溪縣,梅仙鎮半山村聯合附近村庄成立通汶聯村黨委,運營精品旅游項目……三明市正積極探索組建以強帶弱、村企共建等不同類型的聯村黨組織。截至目前,三明全市組建199個聯村黨組織,覆蓋近一半的三明農村,帶動聯建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5.6萬元。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下,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的召引下,三明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生機盎然。聆聽春天的回響,沐浴春光的滋養,我們堅信三明的明天必定更美好,老區蘇區人民的日子一定越來越紅火!
亮點一 “四個再出發”和“八大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深入三明調研指導。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及三明考察,對福建發展提出“一個篇章”總要求、“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和當前四項重點任務,對三明醫改、林改、鄉村振興、沙縣小吃產業發展等工作作出新的重要指示。2021年9月,市第十次黨代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來明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要圍繞建設“一區六城”目標定位,推動醫改、林改、鄉村振興、沙縣小吃發展“四個再出發”,著力打好“大招商招好商”、重點項目、綠色經濟發展、重點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城鄉品質提升、“平安三明”建設、基層黨組織能力提升等“八大攻堅戰役”,著力增創產業發展、中心城市建設、綠色經濟、特色改革新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
亮點二 踐行“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十佳案例
將樂常口美麗鄉村
三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沙縣俞邦鄉村振興
三明綠色金融改革
三明河(湖)長制
三元萬壽岩保護開發
泰寧世界自然遺產地
“中國綠都·全宴三明”
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
三明生態司法綜合治理
亮點三 “156”鄉村建設工作機制
1個理念:堅持“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理念
5項機制:用好“一把手”推進機制、規劃先導機制、農房建設管控機制、共建共享機制、黨建引領機制
6種模式:探索文化傳承型、休閑旅游型、產業融合型、生態保護型、整村搬遷型、保護開發型鄉村建設模式
亮點四 “一早一晚”
“一早一晚”聯系服務群眾制度是三明市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途徑並形成制度化的有益探索,有效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周末早餐會”是三明市委市政府利用周末時間,以廣泛邀請社會各界基層群眾代表共進早餐的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現場協調解決問題,加強跟蹤督辦落實的一項制度。“居民夜談會”則是廣大黨員干部利用居民夜晚閑暇時間,以座談、漫談等形式,與群眾面對面溝通,融洽感情、宣傳政策、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的一項制度。
(記者 方煒杭 徐文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