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頂層規劃“融活”媒體資源 三明市走出市級媒體融合發展新路子

全省推進地市級媒體加快深度融合發展現場會在三明召開。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年4月,三明入選全國60個市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試點。8月18日,福建省推進地市級媒體加快深度融合發展現場會在三明召開。會上,與會人員開展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研討,三明市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得到了充分肯定。
全省推進地市級媒體加快深度融合發展現場會與部分會代表到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參觀考察。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三明市積極探索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在市級媒體層面,通過一系列融合舉措,對三明日報社、三明市廣播電視台、三明市新媒體發展中心三家新聞單位進行了資源統籌和機構整合,於2019年8月率先成立福建省首家市級融媒體中心,構建了適應全媒體生產鏈條的組織架構﹔同時,加快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善用新媒體技術與力量,讓宣傳的聲音盡可能傳到媒體機構的末梢、傳到廣大群眾的“家門口”,為福建省的市級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樣本。
多方協同、資源整合 市級媒體融合創新顯成效
在我國現有“中央—省—市—縣”四級媒體機構格局中,市級媒體向上對接省級媒體、向下連接縣級媒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三明市按照“先立后破、邊建邊融、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從管理體制、採編流程、內容生產、用人機制、薪酬機制、經營機制等方面多元改革,不斷推動媒體融合向著縱深方向發展。
高位推動,凝聚改革合力。三明市融媒體中心成立之初,面臨著山區地市媒體普遍存在的資源分散、市場總量不大、經營績效不高、全媒體人才短缺等問題。對此,三明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以科學有力的頂層設計和一以貫之的政策、組織、資金保障,為三明市融媒體中心的改革發展鋪平了道路。
三明市委常委會研究審定三明市融媒體中心組建方案,將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建設納入市委新聞輿論“六個一”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每月督辦重點,市委宣傳部制定全域媒體深度融合方案,制定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八個方面的建設標准。注重宣傳、編制、人社等部門密切聯動,出台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三定”方案。引導市直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將官方微信公眾號運營,視頻紀錄片、專題片攝制,重要文旅商務活動,廣告宣傳,簡報、內部刊物網絡版制作等工作,統一交由三明市融媒體中心負責。此外,每年爭取或安排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補助,例如,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每年給予500萬元扶持,並從2020年起將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在編人員檔案工資自籌部分納入財政預算。
高位推動,全要素投入,有效激勵了三明市融媒體中心的改革,不斷優化內部組織架構,再造採編生產流程。目前,三明市融媒體中心整合改建原3家市直媒體場地資源,統一規劃管理,共享技術內容,建成“中央廚房”,並把主力採編隊伍放到網上,形成移動優先、先網后報(台),一體化融合報、台、網、端“策採編發評”全業務流程。這一系列改革措施創造出良好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三明市融媒體中心所屬新媒體平台累計閱讀量21.7億,月均生產百萬以上閱讀量產品55個﹔今年1—7月,累計閱讀量26.3億,百萬以上閱讀量作品648條,千萬以上閱讀量作品23條。
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召開全體干部職工大會,討論績效方案。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完善機制,激活內生動能。媒體深度融合,歸根到底是人的融合。在三明市委宣傳部的引導和支持下,三明市融媒體中心積極探索內部機制改革,不斷優化考評激勵機制和人才選育模式,以激發出隊伍內生動力。
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從基礎績效、融媒績效、通聯績效、獎勵績效、班子績效、考錄績效6個方面優化績效分配方案。同時,積極探索產業績效,用績效杠杆撬動產業創收增長。出台《三明市融媒體中心績效考核方案》,實行“一家多制”績效考評方案,根據不同崗位特點和工作難度、強度等確定崗位績效指數,打破“論資排輩”選任干部模式,以嘉獎、記功等方式,激勵職工爭先進位。此外,三明市委宣傳部積極引導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吸納人才,通過將新聞傳播學類相關專業納入市人才引進和招聘緊缺急需專業,允許三明市融媒體中心根據市人社局核准的年度招聘計劃自主公開招聘,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崗位面向具有2年及以上新聞媒體從業經歷人員招聘,放寬優秀人才招聘條件,與三明學院產教融合等方式,引進培養了一批提筆能寫,舉機能拍,能策劃、會編輯的融媒型記者。
逐漸完善機制的大大激發了一線新聞工作者的信心,讓大家干勁十足。今年5月25日,在2021年度“十佳新聞工作者”座談會上,記者鄧彩艷坦言:“獲評‘十佳新聞工作者’,既是認可,更是鞭策,這份‘大禮包’讓我們獲得感滿滿。”
守正創新,賦能多元發展。為適應新媒體時代受眾的閱讀習慣,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在改革的過程中,一方面牢牢抓住內容創作的能力,一方面調整內容發布的形式,並嘗試拓展不同類型的業務,以產業反哺新聞。
三明市委宣傳部建立每月新聞宣傳主題策劃機制、每季選題策劃會機制、重大主題報道聯席會議機制等工作機制,推動三明市融媒體中心牢牢把握新聞採編主營業務,打造本地最快最全最權威的新聞資訊平台,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等主題主線宣傳以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宣傳中,發揮出主戰場主陣地主渠道作用。例如,在“記者再走長征路”系列採訪中,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報、台、網記者組成全媒體採訪團3次跨省尋訪,行程25000裡,刊播了一系列大稿重稿。此外,三明市融媒體中心探索創新技術應用、敘事模式、報道形式等,在做活傳統新聞存量的同時,做足短視頻、H5、電子海報等融媒產品增量,以導向正、品位高、影響大的產品掌握輿論主動。
三明市融媒體中心開展少兒藝術培訓等多元經營業務,增強“造血”機能。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始終堅持“事業+產業”雙輪驅動,創新運營模式,組建三明市新融媒體有限公司,成立三明市融媒體藝術培訓中心,開展融媒廣告、展覽展示、藝術培訓等多元經營業務,構建新聞創造價值、價值支撐產業、產業反哺新聞的良性閉環。
今年6月,2021年度福建新聞獎作品系列評選結果揭曉,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共有17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4件,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居全省九地市第三位。這樣跨越式進步的成績,更凸顯了媒體融合與創新的必要性、正確性。眼下,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以“e三明”客戶端為依托,聚合市域線上線下資源,建設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窗口,從新聞媒體平台向城市生活智能移動平台延伸。
高點謀劃、強壯末梢 縣級媒體融合改革有活力
縣級媒體機構作為四級媒體機構格局的末梢,承擔著將宣傳的聲音傳到廣大群眾“家門口”的重要職能,同時也是基層的聲音向上、向外傳遞的重要渠道。近年來,三明市著力推進縣級媒體融合工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尤溪縣融媒體中心獲評“全國市縣媒體融合先導單位”“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十大典型案例”,其“四創四融”模式被國家廣電總局和全國宣傳干部學院列為典型案例,並入圍《2022中國新媒體藍皮書》案例,“尤溪模式”被認為是縣級媒體融合改革的“報春花”﹔沙縣區融媒體中心獲評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其建設案例被評為2021年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2021年,三明市有5家縣級融媒體中心進入“全省優秀縣級融媒體中心30強”,數量位居全省第一……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市縣兩級相關部門和機構在媒體融合工作中的精心規劃與積極創新。
全省推進地市級媒體加快深度融合發展現場會與會人員到明溪縣融媒體中心考察調研媒體融合工作。明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高點謀劃高效推進,融媒改革動力十足。三明市首先將改革著力點放在厘清方向和實現路徑上。2018年下半年,三明市委印發實施《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路徑﹔市委宣傳部出台加快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確定全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三明市委宣傳部於每年年初召開推進會,定期梳理通報各地進展﹔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項目列入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點和縣(市、區)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評指標,定期開展媒體融合調研,持續跟蹤問效。各縣積極響應,寧化、明溪、清流三個原中央蘇區縣克服財政困難,硬件設施投入均超2000萬元。
在縣級融媒發展過程中,三明市改革示范效應持續放大: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進展成效邁入福建省前列,尤溪、沙縣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較大影響﹔尤溪縣融媒體中心被納入“全國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為福建省唯一入選的縣級新聞單位,是中國傳媒大學培訓學院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培訓基地、全國縣級短視頻人才孵化基地(福建)﹔2019年7月,福建省媒體深度融合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尤溪縣召開﹔2022年2月,“市縣媒體融合改革”獲評2016年以來全市改革創新特別貢獻獎……這些閃亮的成績,是對三明市縣級融媒改革的最好褒獎,也成為推進改革的強大動力。
整合資源做優產能,融媒改革活力迸發。在縣級融媒改革的過程中,三明市注重改革體制,重塑流程。一方面,各地融媒體中心著力構建一體化組織機構,整合報道組、廣播電視台、新聞網站、“兩微一端”等機構、資源,破除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採編發環節的壁壘,把更多員工投入到採編一線,把主力採編隊伍放到網上。另一方面,再造一體化採編流程,各縣(市、區)建設全媒體“中央廚房”,建立健全“策採編發評”閉環工作流程,開展差異化對象化分眾化傳播,並通過資源共享技術模塊,實現“抱團發展”。
在改革體制的同時,三明市各縣級融媒體中心不忘深耕主業,以內容為王。圍繞主題主線,各地融媒體中心走進基層、群眾,多角度、多層面採編有溫度的鮮活內容,同時善用新媒體傳播渠道,依托短視頻、長圖文、H5交互等融媒產品,提高平台用戶黏性,掌握輿論主動。為了讓三明縣域的聲音“傳出去”,三明市積極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遵循“實用管用”的原則,入駐國家、省級移動互聯網平台和流量商業平台。依托權威平台,各地融媒體中心“精選優編常態化”,創作推出了一大批高閱讀、多轉發的融媒產品,今年以來,累計推出百萬以上點擊量“爆款”產品170多個。
隨著融媒改革工作的推進,三明市縣級融媒體作為基層媒體的作用日益增強。2018年以來,三明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主題宣傳中,充分發揮了基層宣傳主戰場、主陣地、主渠道作用。
全省推進地市級媒體加快深度融合發展現場會與會人員參觀明溪縣融媒體中心綜藝演播廳、新聞演播廳、播控中心、指揮中心等處。明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創新制度拓展功能,融媒改革張力釋放。優秀的融媒體中心和作品離不開素質過硬的融媒體人才隊伍支撐。為了吸引更多新聞傳播人才落地,三明市開辟“綠色通道”,將新聞傳播學類相關專業納入全市人才引進和招聘緊缺專業,將新聞出版人才培養納入“麒麟山人才培育計劃”,並指導各地通過主動外出求才、面向社會引才等柔性手段吸納人才。為了解決“干多干少、干好干壞、干與不干一樣”問題,三明市指導縣級融媒體中心深化績效薪酬制度改革,暢通人才流動渠道。例如,永安市融媒體中心統一採取“採編發數量+優稿數+網上供稿數量+閱讀點擊量”作為主要的考核指標核算績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好的政策讓融媒人才發展“瓶頸”有所突破后,三明市又將目光聚焦打造流量閉環生態,做實“新聞+”、做強產業上。三明市積極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通過整合轄區媒體資源、服務渠道,打造覆蓋廣泛、可管可控的綜合服務平台,為本地群眾提供新聞資訊、公共服務、電子商務等各類服務。目前,全市10縣(市)客戶端已上線運行。為更好地服務群眾、傳播黨的聲音,建寧縣融媒體中心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平台,開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題專欄,選派全媒體記者參與各單位開展的文明實踐活動,通過圖文、音視頻、直播等多種載體宣傳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設評論、話題、聊天室等渠道與志願者和群眾開展互動,充分發揮融媒體優勢。
制度創新和功能拓展帶來的優勢,讓三明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實現“事業+產業”雙輪驅動,創收能力持續提升。目前,全市已有8個縣級融媒體中心成立經營實體。其中,明溪縣融媒體中心成立歸化印象傳媒有限公司、山青農旅開發有限公司,開展演藝活動承辦、小主持人培訓、助農直播帶貨等多元經營業務﹔尤溪縣融媒體中心成立福建省朱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每年創收在2000萬元以上。
“近年來,三明市始終堅持把媒體融合發展作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弘揚三明改革創新精神的重要內容,持續抓好平台融合、機制融合、業務融合,傳播主流價值,講好三明故事,走出了一條市級媒體融合發展新路子。”三明市委書記黃如欣在福建省推進地市級媒體加快深度融合發展現場會上的致辭中表示,接下來,三明市將扎實推進媒體融合改革向縱深發展,全力打造具有三明特色的權威主流媒體平台,為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