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我和院士一起割稻子!”

2022年09月17日10:0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謝爺爺,您看,您看,我又割了一把!”近日,在龍岩新羅區適中鎮藍田村金燦燦的稻田裡,一群戴著草帽、穿著校服的中小學生,在一位戴著眼鏡、精神矍鑠的老人的帶領下,一手緊抓稻稈,一手輕揮鐮刀,有模有樣地收割稻子。

謝華安利用間隙,給鄉村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特殊生動的勞動課

謝華安給鄉村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特殊生動的勞動課。龍岩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和院士一起割稻子啦!”這群洋溢著興奮之情的學生,來自適中鎮中心小學和適中中學。這位老人,名叫謝華安,今年82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遺傳育種學家,在9月1日《開學第一課》節目裡講述“50年金色種子夢”的科學家。恰逢回到適中老家,謝華安利用間隙,給鄉村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特殊生動的勞動課。

站在黃澄澄的水稻旁,謝華安教同學們如何辨別稻谷是否成熟、如何揮動鐮刀才會又快又省力,並彎腰示范,動作嫻熟且利落。太陽照耀下,謝華安的手顯得粗糙,布滿著老繭和溝壑。

“你們有餓過肚子嗎?”“你們知道一顆好種子關系著什麼嗎?”“你們體會過糧食大豐收的喜悅嗎?”謝華安摸著一串飽滿的谷穗,問站在田埂上的同學們。

同學們都笑著搖搖頭。

謝華安說,以前糧食產量低,農民辛苦一年都吃不飽飯,小時候自己也經常餓肚子,為此立志報考了農業學校。畢業后,經過無數個艱辛付出的日子,謝華安和團隊終於培育出雜交水稻中的優良品種“汕優63”,曾經連續16年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實現了讓“大家都有一碗飯吃”的夢想。

金風吹起層層稻浪,激蕩起農人心中的幸福漣漪。眼前成片的稻田,是謝華安帶領團隊新培育的水稻品種“福香佔”。

依依惜別時,同學們手舉水稻,頻頻揮手,紅扑扑的臉上挂滿勞動的汗水。

望著眼前充滿朝氣的同學們,謝華安深情地說,自己一生致力於培育種子,也希望大家都成為一顆健康向上的種子,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在擁抱夢想中茁壯成長,成為一名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才。

“謝爺爺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很質朴又很偉大,以后我也要好好學習,努力作出好成績,做個有用的人。”站在謝華安身旁,聽著老前輩的勉勵話語,適中中學八年級學生林靜萱心情格外激動,她從小就聽家人講述謝華安為民育種的奮斗故事,今天現場聽、現場看,感觸更深。

豐收時節播撒下希望的種子,老少傳承接力,共織美好未來。“謝院士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明白了夢想與奮斗的意義,相信對他們今后的成長會很有幫助!”適中中學八年級老師謝佳雯說。

秋陽如朝陽,朝陽更勝秋陽。成片的稻田中央,“多種糧,種好糧”六個大字閃閃發亮,正如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在這塊肥沃的土地裡靜靜發芽生長。(高營光 丘啟龍 溫連光)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