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集美區二農社區埭溪橋社全面實施“三美工程”  打造美麗鄉村

2022年09月23日14:2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日前,在“第八屆綠色發展論壇活動”中,廈門集美區后溪鎮二農社區埭溪橋社入選“2022鄉村振興實踐案例”。

近年來,二農社區埭溪橋社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實施人居美、環境美、生態美“三美工程”,依托歷史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實現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集美區后溪鎮二農社區埭溪橋社入選“2022鄉村振興實踐案例”。

集美區后溪鎮二農社區埭溪橋社入選“2022鄉村振興實踐案例”。集美區委宣傳部供圖

實施“三美工程” 村景美不勝收

有空時,家住后溪鎮坂頭村的林大爺會前往埭溪橋社,找好友聚一聚。他說:“以前埭溪橋社不少村民養禽畜,感覺很臟亂。這幾年村裡變得很干淨,沒有異味,地面還做了雨污水分流,大家住起來真的很舒適。我特別喜歡過來和朋友坐著聊聊天,看看風景。”

隻見埭溪橋社干淨整潔,民居錯落有致,“小橋流水人家”成為一景,古寺古橋相映成趣。埭溪橋社如此宜居的環境,離不開人居美、環境美、生態美“三美工程”的實施。

埭溪橋社全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現代農村。集美區后溪鎮二農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吳惠建向記者介紹道,通過這幾年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整個埭溪橋社的房前屋后立面改造、道路污水管網鋪設、綠化補植、弱電下地、自來水提升改造等工程都做好了,村庄各路口、庭院圍牆還繪制了妙趣橫生的鄉村振興圖畫,給本就古色古香的村容村貌增色不少。

埭溪橋社干淨整潔,民居錯落有致。

埭溪橋社干淨整潔,民居錯落有致。集美區委宣傳部供圖

盤活歷史資源 美麗鄉村蝶變

近年來,二農社區挖掘以苧溪橋為代表的古驛道文化,作為鄉村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方向,既留住了“鄉愁”,也吸引了更多人親近鄉村田園。

值得一提的是,始建於宋大觀年間的古橋苧溪橋就位於埭溪橋社,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是廈門現存唯一一座保存較為完好的宋代石構古橋。此外,埭溪橋社還有一座觀音寺,每年正月初十,埭溪橋社村民會與周邊26個自然村的村民一同組織觀音出巡活動,熱鬧非凡。

古時,埭溪橋社為驛站,是同安縣聯結漳州和泉州的重要節點。如今,村裡運用浮雕和文化牆涂繪形式,將古驛道、古民居、古生活生動地展現出來。

家住后溪鎮侖上村的村民黃亞仁時常帶外地好友前來埭溪橋社游玩,他說,埭溪橋社有古跡、有美食,是招待親朋好友的好去處。

帶動農家經濟 村民喜笑顏開

這幾年,依托珍貴的歷史古跡和人文資源,村民們開起了農家樂,主打古驛站文化,生意紅火,也成了不少游客的休閑打卡點。

“每逢節假日,食客們紛紛前來,有慕古驛站文化和苧溪橋之名而來的,也有沖著我們廚師的手藝來的。”苧溪苑休閑農庄老板老謝笑著說,“這些年村庄環境整治得很好,道路寬了,村貌整潔了,游客也越來越多了。”老謝與妻子二人不僅將對家鄉與生活的熱愛轉為發展動力,還帶動鄰裡實現共同富裕。“我們做好小生意,小日子越過越好,越來越有奔頭。”老謝說道。(潘薇 王志賓)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