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抗疫側記:涓滴細流匯成河,眾志成城感謝有你
11月13日,福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初步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11月17日,福州市通報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城區學校陸續恢復線下教學……一個個好消息傳來,按下慢行鍵的福州加速回歸正軌的腳步。
回首這場從10月22日開始的戰“疫”,這背后是福州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堅韌和努力,各行各業的人們都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出了一份力。
物資供應:田間車間舌尖,保供“騎士”步履不停
疫情發生后,在福州的人們陸續進入居家狀態。往日車水馬龍的街道少有地安靜下來,隻有信號燈依舊閃爍。
路面上比平時更忙的是彩色的身影,紅色、黃色、藍色、綠色,腳邊一袋,車后一箱,配送員們帶著大包小包的糧油肉蛋菜駛向千家萬戶。據了解,疫情發生后,因市民需求激增,有的騎手能達成“日送百單”的送貨量。
福州疫情發生后忙碌的配送員。丁林怡攝
清晨、午間,一車又一車的貨品從物流冷鏈車上運來,在倉庫卸貨、集中、分揀。工作人員往來奔走,補貨、打包、裝袋、配送,早上5點搬菜上架,夜色深沉方收工下班。訂單如“雪片”一樣增加,每個人都像長出三頭六臂一樣提速加班。
疫情發生期間,永輝從江西、廣東調集約400名分揀和管理人員來到福州,同時,還有約400名后備人員隨時提供增援。朴朴超市也從深圳,廈門調集分揀人員和倉庫管理人員近400人馳援福州。
在倉庫中清點貨品的工作人員。永輝超市供圖
在朴朴福州總貨倉和永輝超市福州貨倉所在——閩侯縣南通鎮,日發貨量佔到福州城區蔬菜線上配送量的60%以上。
在莆田的無疆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採摘工人一大早就會下地忙活。據介紹,每位工人的日採摘量約為150斤,所採蔬菜會在12點前發往福州閩侯。每天,從這裡發往福州的蔬菜量在8—10噸。
蔬菜生產車間內,工人對番茄進行挑揀分裝。劉曉宇攝
加工車間裡,剝殼、去須、稱重、裝袋,不到3分鐘,一份兩根裝的玉米便可裝好。2個小時后,它們就會踏上前往福州城區的行程。工廠廠長謝揚霞介紹,疫情發生后,他們每日會發出的小包裝蔬菜有20—25萬份,相比疫情前增加了2倍多。
醫療保障:從方艙到定點醫院,白衣天使守護不息
疫情發生后,福州市第一時間啟動定點醫院等一系列預案。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福州用了不到16小時完成海峽奧體方艙醫院的啟動准備。10月26日,海峽奧體方艙醫院正式投用,並由一批有援鄂、援滬經驗的醫護力量全面接管。
福州海峽奧體方艙醫院(患者入住前)。石磊磊攝
艙內一區醫療管理工作由福州市第一醫院、孟超肝膽醫院共同承擔,二區醫療管理工作由福州市第二醫院承擔。首批派駐醫療、院感及管理人員共149人。每4小時,艙內醫生及護士就會輪班一次,保障運轉。
“紅黃碼”定點醫院。福州市晉安區醫院供圖
方艙之外,晉安區醫院成為福州的首個“紅黃碼”醫院,300余名醫護人員為風險地區、風險人群提供醫療衛生服務保障。晉安區醫院副院長林攻平介紹,成為“紅黃碼”醫院后,醫院對急診和發熱門診的力量進行了加強。醫護人員每6小時一輪換,急診配備6個醫生和12個護士,發熱門診配備6個醫生和16個護士,備用一人在清潔區隨時准備支援。
每天凌晨3點半起,中午11點半返回。這是寧德援榕醫療隊領隊雷曉琳的抗疫日常。一方有難八方來幫,自10月26日起至11月2日,和雷曉琳一樣馳援榕城的省內各地醫護、疾控人員就達到了1618名。
他們中,有的深入風險區入戶採樣﹔有的化身“福爾摩斯”,在繁雜的流調溯源中抽絲剝繭,確認軌跡﹔還有的參與了核酸檢測基地建設,並在實驗室建成后投身核酸檢驗工作……臉上的勒痕、發皺的雙手、汗濕的洗手衣,是他們專業、敬業工作的証明。
全副武裝工作的陳珠。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24小時待命,隨時出發。抗原檢測15分鐘出結果后,將單人單管核酸樣本送到指定檢測點。”陳珠這樣介紹自己的“追陽”工作。
為盡快切斷傳染鏈,還有一群“追陽”者奔走在一線。將婚禮延期的羅源縣醫院內科護士陳珠,就是其中的一員。每收到混管陽性信息后,她就會與同伴在最短時間內上門對混管人員及其家人進行核酸復採、送檢。
志願抗疫:從你們到我們,無名英雄同心協力
疫情之下,抗疫的最小單位縮小到每一個人。從“你們”奉獻,到“我們”合力,在街巷、在社區、在每一條秩序井然的核酸隊伍中,人人都是無名英雄為抗疫默默出力。
馬尾交警引導車輛檢查。福州市公安局供圖
風險區邊界、核酸檢測點旁、卡口通道,按下慢行鍵的城市中始終有一抹熒光綠、守護藍無言堅守。在鐵騎護送下,核酸樣本快速安全送達檢測機構﹔在民警協助下,檢測點周邊交通保持有序、暢通﹔在交警指揮下,風險區內居民生活必需物資運輸安全暢通。
一手電話,一手手機,面前是厚厚的各種名單表格,桌邊是一圈拆封的擴音喇叭。這是疫情之下許多社區工作者熟悉的場景。提高嗓門不斷解釋、溝通、安撫居民,“怎麼辦”“稍等”“在處理”是居委會裡的高頻詞。
在晉安區迎霞新城,留守辦公室的胡秋敏和張焰忙得腳不沾地。前一天晚上她們又忙到凌晨。在這個居民數超11000人的社區,她們需要每天負責聯系密接人員轉運、安排上門核酸、黃碼轉綠核對申請一刻不停。
社區防控工作指南。葉奔攝
而在晉安區另一個無物業小區,東南花園,業委會十余人肩負起了主要的防疫工作。“守好小區的門、管好小區的人、辦好小區的事。”看似簡單的工作實則瑣碎且具體。不少福州的社區工作人員都直言,“疫情來了,很需要志願者。”
不過很快,越來越多人加入了支援的隊伍,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們有著種種不同的身份,但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志願者,人人都為福州人。
福建省實驗幼兒園教師作為巾幗志願者支援社區流調摸排。福建省婦聯供圖
婦女能頂半邊天。疫情發生后,福建省婦聯在組織機關及直屬單位干部下沉社區開展巾幗志願服務的同時,組織發動了100名來自社會各界的巾幗志願者支援倉山區抗疫工作。截至11月14日,福州有67108名巾幗志願者參與抗疫志願服務,志願服務超69.8萬人次,志願服務時長約3063348小時。
“媽媽志願者”在工作。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疫情下的“她力量”為深秋增添了暖意。福州新區倉山功能區支援會展支援分隊是一個由“媽媽”組成的隊伍。她們會花心思讓來檢測的孩子都能當上“管長”,關照獨自排隊的小朋友,安撫孩子們的小情緒。
疫情期間,青年突擊隊成為防控工作的生力軍。共青團福建省委供圖
青年成為生力軍。疫情發生后,福州團市委組建各級青年突擊隊236支,共有4.29萬名青年志願者就近投入卡口管理、核酸檢測、測溫驗碼、信息摸排、“敲門喊樓行動”等志願服務參與了一線抗疫。據統計,截至11月13日,福州組織動員志願服務達12.29萬人次,服務時長32.1萬小時。
馬尾區這支銀發志願者隊的平均年齡超過70歲。薛海雲攝
鬢微霜,又何妨?“我在一天,就要干一天。”在馬尾區,一支平均年齡超70歲的銀發志願者隊伍頗為搶眼。每天都提前到位拉警戒線、現場消殺、組織秩序,身著志願者紅馬甲、手持小喇叭,“我們老黨員不輸小伙子”。在福州,許多退休干部、老黨員們身先士卒充當銀發志願者,驕傲地在“疫”線發揮余熱。
福建省紅十字會下撥物資助力福州疫情防控。福建省紅十字會供圖
廣聚愛心,疫情發生后,福建省紅十字會募集到150萬元捐贈款和價值81萬元防疫物資支援福州疫情防控工作。11月3日,還下撥了200頂救災帳篷、100張折疊床等近30萬元的防疫物資運往福州市各疫情防控點,用於當地疫情封控、核酸檢測採樣和卡口測溫等工作。
台籍醫生陳柏叡參與核酸採樣工作。福州團市委供圖
兩岸攜手共抗疫,在榕台胞們紛紛在“疫”線出力。最近,福州兒童醫院台籍醫生林琨偉在工作之余都會盡可能參與核酸採樣志願服務。他笑稱自己是防疫“一塊磚”,晉安、倉山、馬尾、台江,哪裡需要往哪搬。而像他這樣的台胞“大白”在福州還有很多。連日來,有16名在榕台灣醫護人員投入核酸採樣工作。
台青們組成了防疫青年志願服務隊。鄒賢攝
疫情防控殲滅戰打響后,住在晉安區岳峰鎮桂溪社區台胞公寓的近20名台青就地轉化為防疫志願者,組建了防疫青年志願服務隊。在榕台商也行動起來,累計捐款捐物超24萬元。
“每個市民朋友都是城市的主人。”服務隊成員鄒賢特別認同《致全體市民朋友的一封信》中的這句話,3天內,這支台胞服務隊就服務了600多人次社區居民,服務時長超270個小時。“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願疫情過后,人長久。”鄒賢在朋友圈中如是寫道。
福州僑胞為家鄉捐款捐物。福建省委統戰部供圖
僑心齊、僑力聚,海外僑胞從未缺席。盡管身在世界各地,僑胞們總會在家鄉有困難時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4日,榕籍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有200多人直接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志願服務,來自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西班牙福建同鄉會、巴西閩商聯合會、烏茲別克斯坦福建同鄉會、新西蘭福建商會等三十多個國家的近百位海外僑領累計捐款捐物超300萬元。
阿拉丁在社區當志願者。受訪者供圖
“老外”不見外,核酸志願者隊列中的“洋面孔”也體現了榕城溫度。來自土耳其的阿拉丁是個來榕27年的“老福州人”,講著流利的中文,他早已是這裡的一份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我來中國后學會的第一句俗語。我希望給我的兩個孩子做個榜樣,一起出一份力,讓福州盡快好起來。”阿拉丁說。
“天使白”“志願紅”“熒光綠”“守護藍”……截至11月11日,福州共有5萬多名干部下沉基層,15萬多名志願者參與抗疫,4761個一線臨時黨支部,成為無疫小區創建的戰斗堡壘。人們慢下來、聚起來,以微塵之力攜手克難,筑起抗疫防線。如今曙光已至,要感謝每一個全力配合的你,讓這座城市很快重新跑起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