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上逕鎮:“鏈”上黨建,收獲“鰻”滿幸福

白鴿山萬畝養殖基地俯瞰圖。天馬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驅車沿著福清上逕鎮一路向南,連片魚塘映入眼帘。俯瞰白鴿山墾區,萬畝鰻魚塘旖旎如畫,宛若一張巨大的調色盤鑲嵌於大地之上,蔚為壯觀。投喂魚兒時,飼養員從錯落分布於池塘間的小屋中提起飼料,熟練地倒入土池中,仔細觀察著鰻魚的生長情況和水質變化……
這樣的場景在福清上逕鎮每天都在發生。上逕鎮是養鰻重鎮,1979年,福建首家養鰻場落戶上逕,至今已發展到近100家鰻魚養殖場,養殖面積達1萬多畝。近年來,上逕鎮充分發揮鰻魚產業優勢,堅持黨建引領,制定“1+3+2”黨建品牌培育計劃,以1個中心村黨委、3個行政村黨支部、2個非公企業黨建為抓手,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村民富在產業鏈上”,通過黨建聯建、村企共建方式,實現黨建工作與產業鏈發展互促共建、融合發展,形成一條集“人才培育—成鰻養殖—飼料、食品深加工—線上線下銷售—餐飲連鎖”為一體的鰻魚產業鏈運行體系,讓福清鰻魚游出上逕、游出國門。
建強“生產鏈”,引領養鰻重鎮再提升
說到上逕鎮,就不得不提起福建鰻魚產業之“搖籃”的南灣村。1979年,由上逕公社、南灣村、梧崗村共同出資成立的南灣養鰻場誕生,開啟了福建鰻魚產業1.0時代,當第一批養鰻人富起來后,一股鰻魚養殖熱潮迅速席卷上逕,引來外界紛紛效仿,一時間大大小小的養鰻基地在上逕鎮遍地開花,其中部分養鰻人乘勢走向全國。自南灣養鰻場建成后,上逕鎮黨委政府便分外注重養鰻人才培育工作,將人才優勢轉化為鰻魚產業的發展優勢,從南灣村培養出了一批批養鰻能手,激活“一池春水”。如今眾多“鰻一代”或在全國各地開設鰻魚養殖場,或是被高薪聘請為養鰻技術員,不斷投身鰻魚產業發展建設。
養鰻技術員正在喂食。天馬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傳統鰻魚養殖業養殖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科學區劃、合理開發村內養殖水域灘涂資源以提高規模化程度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鎮借助‘中心村黨委’的組織優勢,收回了縣圃村長期被侵佔的海灘地,將這些灘涂資源統一集中流轉后推行專業承包,不僅提高了鰻魚養殖規模化程度,還有效解決了散戶養殖尾水排放不達標的問題。”福清市上逕鎮黨委負責人介紹道。近年來,上逕鎮黨委積極創設和推行“中心村黨委”聯動發展機制,以“一條鰻魚”為主線,依托發展強村梧崗村,聯合南灣村和縣圃村,發揮強村引領、聯片帶動作用,達到“1+1+1>3”的疊加效應,通過支部聯動、資源聯享、產業聯育“三聯”模式,蹚出了一條鰻鱺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通過將15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統一發包給上市企業天馬科技,建設總投資達3.5億元的福清星馬·鑫魚生態養殖基地,畝均年租金從原來散養時的1000元漲到了2100元,縣圃村收入更是突破了百萬大關,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2020年41.34萬元躍升至2021年的103.68萬元。
“鰻魚是海水裡生,淡水裡長的洄游產卵魚類,是溫水性魚類,對溫度和水質要求較高,需要頻繁換水,最適宜生長的水溫為22—28℃。”走在縣圃村星馬·鑫魚生態養殖基地,天馬科技子公司福建三漁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明一路介紹著鰻魚養殖智慧一體化體系,沿路可以看見一排沉甸甸的大缸中正培育著硅藻、光合菌、小球藻等藻類和有益菌群,用於日后的水質淨化,“通過技術賦能和數字化、智能化管理,不僅能夠提高鰻魚存活率、打造鰻魚食材安全可溯源體系,還能滿足節能和環保需求。”據介紹,為實現鰻魚養殖的智能化可持續發展,天馬科技採用“種養一體化”“漁光一體”模式,並運用清潔能源空氣能取代燃料耗材,使光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轉化為熱能,推廣可復制、可持續的綠色生態環保產業經濟發展模式,成為上逕打響“中華鰻鄉”品牌的靚麗名片。
隨著龍頭企業的帶動與先進設備、技術的投入,上逕鎮實現了從傳統漁業到現代漁業的轉型,從小小的漁村蝶變為了走向全球的規模化、精細化養鰻重鎮,美麗的逕江之畔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延長“加工鏈”,吹響村企共建集結號
在福建福銘食品加工車間內,從活鰻剖殺、鰻魚烤制、熟食切片到產品真空包裝,訓練有素的工人們正按照操作規范與標准流暢地進行著一體化流水線作業……不多時,一箱箱經冷凍儲藏的蒲燒鰻魚便被搬運至貨車,陸續運往日本、歐洲等地。
福銘公司員工正給烤制鰻魚翻面。福銘公司供圖
“鰻魚的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烤制后的鰻魚表皮酥脆,肉質軟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福建福銘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新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南灣人,他見証著父輩們靠養鰻白手起家的光輝歷史,也見証著南灣村鰻魚產業經歷的風風雨雨。1994年,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鰻魚產品附加值,其父楊宗銘創辦了集水產養殖、開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福銘食品,30年間,其研發力度和規模不斷壯大,產值產量得到大幅提升,有效帶動了該鎮區域經濟的發展。
每年夏秋之交,正是鰻魚最好吃的季節,此時的鰻魚開始儲備脂肪洄游,油脂豐厚、鮮爽甘香。近日,在30余米長的魚塘網箱內進行分揀后,百來隻鰻魚被養殖戶捕撈上岸,准備送往烤鰻廠,經加工后再銷往各地。“多虧這些龍頭企業統一收購我們的成魚,有效解決了鰻魚銷售難題,現在咱們的鰻魚不愁賣了,也不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收益穩定多了。”養殖戶楊效彬笑著說,手裡的活兒也沒閑著,隻見他走進用黑色薄膜覆蓋的培育池內,打開燈光,將攪拌好的泥狀飼料倒入池中,引得鰻魚迅速聚集到池邊,“現在工作起來也不覺得累,特別有干勁!”
養殖戶楊效彬正在給鰻魚喂食。南灣村供圖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福建福銘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著力打造“一面黨旗 四個精度”黨建品牌,按照“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服務聯動、黨群聯心、資源聯享”的工作思路,強化村企共建,通過“黨支部+公司+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由黨支部推薦農戶,企業與農戶簽訂購銷協議、合作養殖協議,從苗種的培育、水質的監控、用藥的管理到市場銷售,為養殖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此外,針對其他一些不養鰻的農戶,為其提供就業機會,目前共帶動200余人實現就業。
南灣村黨建長廊。南灣村供圖
“1994年,廠剛建好那會我就來了,從鰻魚剖殺工作到上醬烘烤,每一步我都體驗過,在這裡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在這裡上班不但離家近,賺的也不比外出打工少,現在每月都能拿到六千多元工資,並且每一位員工還有五險一金,等到我們退休就能領退休金了。”福銘食品廠員工楊小玉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該模式不僅使村民得到了實惠,也為企業不斷壯大提供了保障。
此外,福銘食品還加強國內市場開拓力度,採取線上線下全渠道相結合,從電商、新零售、商超、中央廚房及餐飲等主流銷售渠道切入進行布局,讓上逕鰻魚“游回”國內市場。
優化“服務鏈”,扮靚美麗宜居新鄉村
伴著逕江潮起潮落,靜靜地看著村裡日新月異的變化,上逕這座不大的小鎮用鰻鱺書寫下了不一樣的“小城故事”。夕陽西下、漁歌唱晚,走進鎮中,鳥瞰暢通無阻的瀝青鰻鄉路、碧波蕩漾的美麗逕江與歡聲笑語中南灣村公園和農村幸福院……一項項惠民工程落地落實,一個個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40年來,上逕因鰻而興,以產業之變引領環境之變。堅持先易后難、典型示范的原則,以中心村為重點,以示范村來帶動,全力打造基礎設施健全、村容村貌良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曾經的逕江,岸邊各類畜禽養殖場無人整治,大量養殖廢水直排,每逢夏天梧崗村便臭氣彌漫,村內百姓苦不堪言。2017年,福清市全力整治畜禽養殖場污染,上逕鎮拆除了逕江畔100多家養殖場,完成了總長度約12.5公裡的河道及逕江流域梧崗段清淤清障工作,並對梧崗村農業園旁80多畝長期荒廢的雜地進行改造,建成了具有污水處理、生態休閑雙重功能的月牙塘和6口串珠池塘。如今,逕江河畔隨處可見一泓碧波清如許的美麗景致。
行走在逕江健身步道上,道路兩側清渠潺湲、荷群錦簇,四處皆可入景。水質改善后,梧崗村沿著河畔修建了長3.5公裡的逕江健身步道,串聯起星宋公園、月牙塘、紅葉李果園、黨建主題公園等逕江沿途美景,形成一條逕江沿線景觀帶。同時盤活閑置土地,將近千畝的農地統一承包出去,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觀光區,吸引眾多周邊游客前來觀光。
梧崗村黨建主題公園。梧崗村供圖
在中心村黨委的帶領下,南灣村與縣圃村還同步開展了“拆舊拓新整漂亮”工作,依托鰻魚文化資源,規劃建設鰻鱺主題公園、鰻鱺文化館、逕江沿岸示范步道等,打造集居住、生活、娛樂為一體的新型住宅小區,帶動人居環境整體躍升。
南灣村公園。南灣村供圖
此外,還有眾多鄉賢能人用實際行動投身家鄉建設。自1993年以來,南灣第一代靠養鰻致富的鄉賢在外出創業后反哺家鄉,助力建設南灣村公園、老人幸福院、燈光籃球場,修建四好公路,暢通全市首條農村白改黑道路﹔在梧崗村星宋公園、月牙塘、林家小院、天趣文化藝術館、鄉村微影院等項目的建設的過程中,也能看到鄉賢們參與的身影。
一個個村庄扮靚了顏值,提升了氣質,找回了面子,做實了裡子,真正讓村民住得好,住得舒心。
“在養鰻場打拼了大半輩子,如今也到了享福的時候,住著整潔的屋子,逛著常去的公園,每月能領到100元補貼和村裡發放的各種福利,還有子女常常看望,真是享天倫哩。”談起現在幸福的日子,縣圃村村民林克春不禁喜上眉梢。
上逕鎮還不忘延伸產業鏈,講好鰻魚產業背后的故事。依托福建省第一家養鰻場舊址和天馬科技鰻魚加工工業旅游體驗,規劃以“一條鰻魚”為主題的特色旅游線路,融入美食文化、休閑觀光,讓鰻魚休閑旅游產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應立足本地資源和獨特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探索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的有效路徑,進一步打造以產業鏈為中心的鄉村振興新模式,構建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撐。”福清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眼下,由“一條鰻魚”勾勒出的鄉村振興美好藍圖正在化為壯美現實。“下一步,上逕鎮將不斷堅持黨建引領,繼續做大做強鰻魚特色產業,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增收,以鰻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奮力打造鄉村產業振興的上逕樣板。”福清市上逕鎮黨委負責人說。(陳夢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