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打造“海絲核心區”金字招牌  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港口

張娓
2023年01月17日15:07 |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區域開放布局,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句中的“鞏固”二字甚是關鍵,與2023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度契合。自2015年中央確定福建作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以來,福建省在加強互聯互通、深化多元貿易往來、積極推進海洋合作、推動人文密切交流等方面潛心耕耘、不懈奮斗,成功將本省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推升至全國前列。

目前福建省海洋經濟已步上高質量發展、精細化運營的新台階。新階段在追求新超越的同時,應始終牢記“千裡之堤,潰於蟻穴”的教訓,鞏固好前期港口建設成果,持續深入打造福建“海絲核心區”金字招牌。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擴大福建“海絲核心區”的品牌影響力

相較於“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加坡、“海事金融冠軍”紐約等,當前福建省“海絲核心區”的品牌在海內外尚未充分打響,知名度亟待提升。

為此,對內需進一步擴大福建海洋經濟的特色和優勢。爭取在船舶修建產量、港口裝卸能力、海事技術、海事教育、海事金融等項目中的某一項優先具備世界級能力和超高國際聲譽﹔優先建設專業型海洋中心城市﹔增大福建對“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產業發展獨特的補充或促進作用。力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對外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積極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會展、海事論壇、海洋節慶活動、海上體育賽事等﹔省內媒體增加本省海洋經濟建設成果的播報頻率,在播報過程中圈出特色、亮明優勢﹔各傳媒公司、行業協會、上下游企業參考《愛拼才會贏》《閩山閩水物華新》等優秀案例,積極圍繞本省海洋經濟特色打造優質影視劇、文藝作品、文創產品,擇優向海內外推廣﹔各領域專家學者爭取在具備超強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的國內外主流媒體上推廣福建海洋經濟優勢﹔社會公眾踴躍利用抖音、短視頻等新型媒體協助宣發。力求有點必宣、宣之必廣。

二、事無巨細提高港口服務質量

福建省沿海港口距離世界一流現代化港口尚有差距。未來港口建設一抓量,著力提高年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運力規模等﹔二抓質,即加快發展服務業。

客戶服務需全方位覆蓋客戶的衣、食、住、行。包括為旅客、海員、漁民提供與港口氣候相適宜的衣物、地道家鄉美食、5G高速網絡、宗教場地、聚會場地、沐浴場所、休閑娛樂場所、能有效治療船上高發疾病的藥物、兒童托管中心、特色歡迎儀式、節日布置、禮品定制等。安排自港區直達市區、旅游景點、醫院、購物中心的接駁車。對標高消費群體建設高端服務區,高端服務區內試行小費機制。

港口服務需貨物裝卸服務、輔助服務、延伸服務協同發展。積極為到港貨物預備充足的裝卸設備、集裝箱、人力、貨場﹔為貨物的堆碼、儲存、運輸提供專業型指導﹔為易碎貨物、易腐貨物、易揮發貨物開辟包裝、儲存、運輸、配送綠色通道。預先打通貨物運輸過程中的堵點、斷點和痛點﹔加快建設無人場站、智能化倉儲和海港物流園區﹔主動為貨主搭建便捷的貨物交接平台並推薦優質的第三方物流體系。努力打造最溫暖的港灣,讓福建良港口耳相傳、聲名遠播。

三、從源頭處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每一次災害、事故都可能對港口形象造成重大打擊,進而降低到港船舶數量、到港船舶載貨量、大型航運企業落戶意願。防患於未然實屬上策。

銀行、投資方、保險公司可將船長及其船員的航行經歷、航線規劃、信用記錄、管理能力、突發事件應急能力、防災減災知識水平等納入審查范圍,審查不達標者不予發放貸款、資金、保險合同,達標者眾多即擇優發放,以此促使全行業競相提升安全水准。

船舶安檢員可不定時抽檢船舶的防災減災設備數量、應急物品取用難易度、貨物擺放科學性、密閉空間安全性等,始終保持高度警醒,有效杜絕盲區死角,力爭從源頭處把突發風險的概率降到最低,把損失降到最小。

四、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重大海上犯罪活動會大大折損港口聲譽,威脅全省海洋經濟布局。日常監管須臾片刻不可鬆,務必以“執法必嚴”震懾犯罪分子,堅定捍衛良港形象。

港口可就近設置安全監管亭,負責維持貿易秩序、解決貿易糾紛、受理有違公平競爭的投訴和舉報﹔設置存証處,為企業、船隻提供取証、存証服務,以便應對后期貿易訴訟﹔設置海事法律咨詢台,提供法律咨詢、合同代擬、協議審核等服務﹔設置航運保險、船舶和航運經紀、船舶管理相關的咨詢機構,為海事活動全程保駕護航。

執法人員應切實加大海洋管理和監察力度,加大對海洋金融犯罪、船上貪污受賄、港口外匯騙局的打擊力度,利用信息技術構筑全方位實時監測網絡,提高海上巡邏的頻率和海上救助的速度。竭力打造最安全的海上通道,讓福建各港口成為有口皆碑的“避風港”。

五、牢固樹立榮辱與共、共建共享的群體意識

福建海洋經濟興則省內百業獲利、萬民受益,反之則風險共擔、一損俱損。打響福建“海絲核心區”的招牌非海事部門單方之責,迫切需要政府各部門、各行各業、全省人民的共同參與。

政府需強化組織協調。多部門合力提升營商便利度、政府透明度和廉潔程度﹔減輕海事企業創業手續和海關手續負擔﹔指導海事企業選址用人﹔促進構建完整的海事公司集群和海事人力資源庫﹔大力支持海事活動的創新創業﹔定期舉辦海事從業者座談會,廣泛搜集意見建議,大膽啟用新思路、新方法,始終秉持開放性、先導性。

全省人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防治污染、保護海洋生態、呵護海洋景觀﹔積極傳承海洋文化遺產,弘揚媽祖文化﹔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講文明守禮儀,喜迎八方來客。

優秀海事從業者可著書立說、建言獻策、多帶徒弟、廣授經驗﹔民間組織可舉辦公益募捐活動,所得捐款用於海洋基礎設施建設和港區生態維護﹔上下游企業可投資創辦海事教育機構或支持高質量海洋開發項目。

未來福建全省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共同營造優質海洋經濟營商環境以及開放包容和諧的社會氛圍,共同擦亮福建“海絲核心區”的金字招牌,共同提升“海上福建”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共享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

(作者為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與政治學教研部博士)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