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猜謎賞燈、逛廟會、漢服巡游……連江用滿滿的儀式感“鬧元宵”

2023年02月06日14:0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歡天喜地鬧元宵,闔家歡樂共團圓。民俗展演、猜謎賞燈、逛廟會、漢服巡游、表彰先進典型……2月5日,在福建連江縣溫麻魁龍坊歷史文化街區內,精彩有趣的元宵活動接連上演。

當天上午9時許,2023年“我們的節日·元宵節”福州市主場連江專場暨“節日感黨恩 共話新時代”主題活動在魁龍坊火熱進行。

在陣陣熱烈的掌聲中,表彰儀式正式開始,現場領導為2022年“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四星級志願者、福州市疫情防控“最美志願者”、“最佳志願服務組織(團隊)”、連江縣疫情防控“最美志願者”代表們頒發了榮譽証書,並為林金鬆、林雲飛、黃鈺等“身邊好人”代表頒發了慰問金。

表彰2022年“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表彰四星級志願者。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趣玩元宵

12名“花神”翩然起舞。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表彰活動結束后,元宵喜樂會在“盛唐夜唱”“搗練圖”美妙的歌聲和優美的舞姿中拉開序幕。12名身著美麗輕盈漢服、頭戴花釵的“花神”在花瓣中翩然起舞,衣袂飄飄,用曼妙的舞姿演繹每一朵鮮花的特征和寓意,傳頌著元宵喜樂,把最美好的元宵祝福送給連江人民。

一開場,周邊不少市民便被吸引,大家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精彩的表演。

“尋覓仙蹤·十二花神記”活動。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12名“花神”同時也是現場“尋覓仙蹤·十二花神記”活動的引導員。孩子們拿著一張張闖關卡走進不同“花神”所處的游戲挑戰區,依次完成“瘋狂的兔子”“踢蹴鞠”“投壺游戲”“DIY花燈”等12個趣味游戲挑戰,每通過一項挑戰即可獲得相應的禮品和通關文牒印章,若12枚印章全部集齊,還可兌換到一份“終極神秘禮品”。

佳節獻禮

元宵佳節,一向低調的連江人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向祖國獻禮。

演唱《我和我的祖國》。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由志願者領銜和廣大市民演唱的快閃《我和我的祖國》,一問世便刷爆朋友圈。

志願者們站成一個愛心形狀,中間包裹著鮮紅的黨旗,“節日感黨恩 共話新時代”的主題立意一覽無遺。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現場不僅有《我和我的祖國》歌曲演唱,還有架子鼓、古箏演奏、腰鼓等多種形式的混搭,把對黨和祖國的祝福表演得淋漓盡致。

煙火元宵

逛廟會。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糖葫蘆與糖人畫。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過節最熱鬧的地方當然少不了廟會。糖人畫、糖葫蘆、棉花糖……兒時記憶中的美食都藏在古香古色的小巷裡。志願者現場支起油鍋,圓滾滾的喜樂湯圓一個接著一個下鍋煮熟,免費分享給現場朋友品嘗。

免費分享給現場朋友品嘗

志願者們煮熟湯圓,免費分享給現場朋友品嘗。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廟會現場還有多個慶元宵攤位,展示各類非遺技藝、國潮配飾、趣味游樂項目等,攤位上燈火通明,絡繹不絕的市民從四面八方涌來,現場好不熱鬧。

親子手工DIY花燈、紙鳶

親子手工DIY花燈、紙鳶等。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在“喜樂安康”手工坊,親子手工DIY花燈、紙鳶、魚燈制作、機器人總動員等手工體驗陸續開展,親子互動間,彼此關系悄悄拉近,成了廟會暖心一角。

人潮涌動,萬人空巷,交談聲與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讓廣大市民在煙火氣裡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息。

浪漫元宵

惟妙惟肖的萌兔、各式各樣的宮燈……華燈初上,一盞盞造型各異的傳統手工花燈在魁龍坊亮起,如夢如幻。

五顏六色的花燈。

五顏六色的花燈。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花燈中,一個個燈謎也隱藏其中,五花八門、妙趣橫生的燈謎,既具娛樂性,又具知識性。前來賞燈的市民有的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燈謎,有的翹首喃喃自語,思量著燈謎的謎底。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放河燈。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猜完燈謎,市民游客來到池邊輕放一盞盞河燈,伴隨著雨點,滿載心願的河燈在水池中熠熠生輝,寓意著大家在兔年諸事順利。

民俗元宵

活動現場,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激情昂揚的民俗表演。

民俗表演舞獅。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鑼鼓鳴,一隻隻“獅子”歡騰跳躍、輾轉騰挪,時而威風凜凜,時而撒歡討喜,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節奏舞出千姿百態,引得圍觀的市民游客不禁伸手觸摸獅頭的絨毛,沾沾喜氣。

“帶孩子來魁龍坊感受中國的傳統民俗,孩子增長了不少見識,玩得也很開心。”市民徐女士帶著孩子在魁龍坊玩得不亦樂乎,精彩的表演令她直呼大飽眼福。

市民在街頭體味元宵的喜慶氣氛。連江縣委文明辦供圖

翠袖紅裙、青衫白褂……身著漢服的人們,手提自制花燈,在古街巡游,跟隨悅耳的旋律舞動,體味元宵的喜慶氣氛。

本次2023年“我們的節日·元宵節”福州市主場連江專場暨“節日感黨恩 共話新時代”主題活動由中共福州市委文明辦、連江縣文明委、連江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中共連江縣委宣傳部、中共連江縣委文明辦、中共連江縣委網信辦承辦,旨在加深群眾對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認識,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營造喜慶、祥和、文明的節日氛圍,同時也進一步傳播文明正能量,讓文明新風尚在連江蔚然成風。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