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我和我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閩江學院美術學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青年文化自信

2023年02月27日10:16 |
小字號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福建省委教育工委號召,引導青年學生在實踐中領會“兩個結合”深刻內涵,閩江學院美術學院組織開展了“我和我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寒假期間,師生們在八閩大地上感知紅色文化魅力、學習非遺文化精髓,發掘地方文化特色,在“文化實踐”的沃土中堅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

探尋侯官文化,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千年侯官,文脈悠長。位於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的侯官村是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村落”,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侯官村培育了“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等眾多歷史人物。

追隨侯官先賢腳步,感受侯官歷史文化。在侯官文化紀念館、侯官城隍廟和侯官古街,實踐隊成員們行、看、學、思、悟,學習侯官先賢的事跡故事,了解侯官歷史人文的千年賡續,感受侯官文化的傳統與現代風貌。

實踐隊員感慨說:“通過在侯官村的學習實踐,我們明白了候官文化不僅是八閩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正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賡續傳承,代代發揚,侯官文化才能賡續千年,在新時代煥發獨特魅力。”

參觀侯官文化紀念館、侯官城隍廟和侯官古街。閩江學院美術學院供圖

傳承非遺文化,守護民族精神家園

福州漆器始於南宋,脫胎漆器始於清代乾隆年間,漆藝工匠沈紹安受制作匾額的“夾胎”技法啟發而開發“脫胎”制作技法,改變了傳統漆工藝的成器與裝飾手法,將漆器帶入立體多彩的世界。閩江學院美術學院前身為福州工藝美術學校,是福州最早的漆藝專業學校之一,走出過不少當代漆藝大師。福州漆文化調研實踐隊通過對福州本土漆藝工廠、藝術家工作室,對脫胎漆器廠漆藝匠人的走訪調研,了解傳統漆器的制作步驟與技法細節。實踐隊員表示:“千年工藝,‘漆’彩飛揚,我們實踐隊發揮漆藝專業所長,結合當下語境探尋當代漆藝的新可能,創作相關漆藝作品,爭做新時代的非遺傳承者。”

在藝術家工作室觀摩漆藝工藝。閩江學院美術學院供圖

弘揚“福”文化,實踐應用服務社會

千百年來,“福”文化繁榮於八閩大地,成為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福到八閩”創意福字設計實踐隊將“福”文化與兔年主題進行結合創作,通過志願服務的形式將“福”字送到社區老人和醫院病人的手中。“福往家鄉”實踐隊將“福”文化思想內核與家鄉地方發展相結合,在寒假返鄉期間,用畫筆記錄家鄉的發展和變遷。“福文化”視覺作品中有貴州的甲秀樓,黃果樹瀑布,有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西禪寺、佛跳牆,有內蒙古的羊羔、蒙古包、大草原,還有河南的風景區沙澧河,共同匯聚成各具特色的“福”文化。

實踐隊創作創意“福”字。閩江學院美術學院供圖

接下來,閩江學院美術學院將凝練總結社會實踐成果,引導師生通過專業設計,制作文創產品,在宣傳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奮進力量,增強文化自信。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