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農民挑上“金扁擔” 160名“團長”在福建南平培訓學習
人民網南平3月25日電 (林盈、實習生劉娜)一頭連著科技成果,一頭連著農業產業,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有問題就問特派員”,成了越來越多鄉親的口頭禪,而這種信任也讓科技特派員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面對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形勢、新要求,如何讓“科特派”更好惠農助農?日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團長培訓班在全國骨干科技特派員(南平)培訓基地開課,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等多位優秀科技特派員代表現場分享經驗和體會,多位有經驗的科技特派團團長介紹了自己的工作方法。
培訓現場。南平宣傳部供圖
在工作方法分享課上,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所副所長、研究員程存剛介紹,新時代對科技特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單兵作戰”為“集團作戰”是服務升級的需要。他指出,要做好科技特派團團長,需要做好組建優秀團隊、熟悉地方情況、強化科技創新等九大方面工作。
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茶葉所副所長、研究員,湖南省科技專家團團長、挂職吉首市副市長王潤龍則以自己扎根農村15年的故事為例,現身說法,分享作為科技特派團團長的感悟。“老百姓請你幫忙的事,一定要放在心上,不能敷衍。”王潤龍說,“‘科特派’要多走專業路線,心中有老百姓,老百姓也會記著我們的好。”
學員在燕子窠生態茶園調研。科技部農村科技司供圖
為期三天的培訓中,學員們還走進“三茶”統籌科特派示范帶,走進燕子窠生態茶園,親見科技特派員如何讓農民挑上“金扁擔”,讓科技“長”在泥土裡、作用於田野間。
此次培訓有來自國家重點幫扶縣所在的西部10省(區、市)科技管理部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團長,160余名學員參訓,由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和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共同主辦,中共南平市委黨校(南平市科技特派員學院)和南平市科學技術局具體承辦。不久后,這批學員將奔赴祖國大江南北,帶著科技知識和經驗,為推進脫貧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據悉,2022年,全國各地的科技特派團累計下鄉幫扶1.7萬人次,對接服務80個產業、4000多個新型經營主體,結對幫帶本土科技人員近7000名,線上線下培訓農民11萬人次,實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把科技的種子撒播在幫扶地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