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骑楼街”。
经过两年多的改造提升,闽清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将于1月21日开街。漫步骑楼坊巷,凝视水门问津处的古城墙印记,轻触县署遗址的沧桑城楼,感受毓麟宫的气势宏伟……如果你来这里,就能领略20余处历史风貌建筑之美,唤醒关于古代梅城的记忆。
实施多项改造提升街区活力
梅城印记特色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闽清中心城区,由浮头街(长253米)、安民巷(长142米)、城墘路(长229米)等街巷组成。街区仍保持旧时格局,充分展现闽清“山、水、城”为主导的传统城市布局。这里还是后梁以来闽清古县城主要区域,素有“小三坊七巷”之称。
2017年起,闽清着手打造这一街区,保护规划面积405亩,核心保护范围94.2亩。整个街区主要对照乾隆七年、民国十年的闽清县志所记载的“五街九巷、一市四铺”进行梳理。在改造中,采取了雨污分流、杆线下地、消防提升、智能街区建设等补短板措施。同时采取微更新方式,尽量保留原有街巷格局,保持文化元素。
即将开放的街区,既有明清时期“卵石花基、夯土木构”,也有民国时期“外廊、拱券、青砖、灰缝”建筑特点。
梅城镇党委书记江茂周表示,希望以挖掘梅邑历史文化为能量,以新型产业植入为引擎,提升街区活力,将该街区打造成集多元文化体验、梅台商圈融合、非遗传承互动为一体的闽清版“三坊七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