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成“4万亿俱乐部”新成员:创新驱动“高素质”发展 绿色引领“高颜值”生态

林晓丽

2020年01月22日15:48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绿色发展 生态省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

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6.8%,连续40年全国第一,是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全优的“生态省”。绿色是福建的“底色”。

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40年全国第一,绿色是福建的“底色”。焦艳摄

福建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抓的建设。福建的干部群众牢牢记住“三最”,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省建设。

如何守好八闽大地的青山绿水?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说,福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守护好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

福建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对占全省县(市、区)总数40%的34个县(市、区)和南平、龙岩、三明、宁德这4个地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取消了GDP硬性考核,把考核重点放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

生态优先擦亮了福建的“底色”。为了算好“生态账”“长远账”,近年来,宁德市果断关闭18家“地条钢”企业,化解407万吨钢铁产能,占全省的76%,并关闭了221家石材企业。虽然牺牲了一时的GDP,但换来了生态的持续好转:全市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达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为提升治理实效,漳州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一体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设源头治理大数据库。例如,积极转变蜜柚产业生产方式,将海拔500米以上的山逐步退柚还林,降低化肥使用量,力争既从源头上解决水和土壤的污染问题,又提升柚子品质。

生态优先守住了“存量”,而盘活生态资源才能有“增量”。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多年来,福建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极大地解放了林区林农的生产力,既绿了青山,又富了林农。如今,福建林区的林农涉林收入已经占全年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

舞动的九曲(武夷山国家公园)。黄海摄

对于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南平市委书记袁毅心里有本“生态账”。“很多客商和我说,在武夷山晚上睡五六个小时精力就很充沛,因为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睡眠质量特别好。”袁毅清楚地认识到,南平生态的“高颜值”能够促进发展的“高素质”。

南平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经过认真比选,确定把现代绿色农业、旅游业、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七大产业作为南平未来发展的主打产业,并高标准编制了绿色发展行动纲要、七大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为何选择这七大产业?袁毅道出了其中“真谛”:“我们所选择的产业,不仅不会给绿水青山带来影响,而且这些产业发展好了,对保护绿水青山更有利。”

找对路子谋发展,南平产业发展的步子“又稳又快”。2019年,南平市绿色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对规上工业贡献率达到96.7%,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守者,也是开拓者。福建省三年来实施了38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改革,其中22项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实现了“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

“生态建设永远没有句号。福建必将把生态省建设的这一张蓝图继续绘下去,要绘到底。” 于伟国如是说。

(责编:吴舟、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