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诗钟

2020年08月11日11:09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诗钟为清代福州文人独创,至今仍以福州最为盛行,因而福州素有“诗钟国”的美誉。2011年12月,福州诗钟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两度探访三山诗社的“诗钟”活动。一只昂首独立的铜鹤引人注目,只见它口衔一段树枝,用一根红细绳缠于枝桠。绳的一端系于香炉里一根檀香上,袅袅白烟在茶室里悠然腾空;绳的另一端系着一枚铜钱,下方的圆盘似乎正在等待着什么。原来,这就是诗钟得名的由来一作诗时,现场焚香计时,当香焚烧到绑线的地方,线断钱落,“叮当”,承接铜钱的铜盘发声如钟,即告交卷。三山诗社社长蓝云昌说到,这是古时的一种限时方式,一般设定燃香一个小时,创作三联诗句。

据了解,诗钟又被称为折枝诗,如同从七律诗中折下一枝而成。诗钟要求严格。按照平仄、对偶的诗词格律,创作的诗句相当于七律诗的颔联或颈联,语言凝练,内涵丰富,除了无须用韵外,集中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精粹。

该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道鉴表示,诗钟创作形式多样且富有趣味,以“空咏”(即嵌字)的正格创作为例,出题者随意指定两个字称为“眼字”,创作者需要将这两字分嵌在上下联一至七字对应的位置上组成一联,称为一至七唱,古人分别给它取名“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等,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典雅韵味。

到访时,现场创作的题目是以“民”“生”二字为“眼字”,嵌在上下联的第一字。当“钟”响了,诗友们就把自己创作的3联诗句,分别放入3个大碗中,然后传抄评唱。听到有人评的“元”句是:“民亦水兮能载覆,生犹萍也任沉浮”。诗友们就是根据自己的喜爱和理解来品评作品并轮流发唱诗句。“诗钟”第一名到第五名依次称为元、殿、眼、花、胪。发唱时要根据平仄韵律和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

郭道鉴老人在发唱诗钟作品

郭道鉴介绍,清代福州人师承前人“刻烛成诗”“击钵催诗”的遗意,独创了诗钟这种创作形式。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确切的产生年代无考,但可以推断大约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在福州流行,至今仍然诗脉绵延,因而福州素有“诗钟国”的美誉。

诗钟为何能在福州产生?郭道鉴说,这和当时福建私塾教育重视对联教学有关,常常取古人诗一联,保留其中成对偶的词组对原诗加以改写,另成一联,这就是诗钟最重要的嵌字格的由来,诗钟因此又称“改诗”;另一方面,当时的福州文人喜欢在酒会上作七言诗酒令,以后随着规则的逐步完善,也就产生了诗钟。近代福州热衷诗钟创作的名人不少,如林则徐、陈宝琛、林纾、陈衍等。

有资料显示,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诗钟传入了台湾,光绪年间,唐景崧任台湾兵备道后,在台倡导“诗钟”创作,其创立的斐亭吟社和牡丹诗社,成为清末大陆宦、幕与台湾名士的文化活动中心。

诗钟独具魅力,但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有距离。蓝云昌表示,一方面,年轻人可能觉得这种创作形式过于拘谨,不愿意接触;另一方面,如今不少年轻人缺乏古体诗词文学修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参与诗钟创作活动。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