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做好“三道加法”推動兩新領域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建省莆田市加強分層分類指導,針對兩新領域黨員分布廣、類型多、黨員流動性大的特點,創新方式方法,靈活設置載體,推動兩新領域主題教育取得高質量、好效果。 堅持“培訓+宣講”,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 針對黨員工學矛盾突出的特點,運用“鮮、細、活、實”方式,提高理論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
莆瑪兩地婦聯齊攜手共譜產業援疆新篇章 為貫徹落實中國婦女十三大精神,近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莆瑪兩地舉行產業聯動發展項目簽約儀式,兩地婦聯共商合作事宜,共謀發展大計,福建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林葉萍出席此次活動。 據了解,為深化對口援疆的交往交流交融,莆瑪兩地婦聯組織主動謀劃、積極推動,立足各自產業經濟、文化旅游等特色優勢,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成功促進福建省莆田市女企業家協會與瑪納斯縣婦聯簽訂共建幫扶協議,莆田市旅游協會與瑪納斯縣文旅局簽訂開發項目、莆田市愛家貿易有限公司與瑪納斯縣建昌保鮮專業合作社簽訂食品合作項目。…
莆田市精准施策推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提升見實效 莆田市開展村黨組織書記“練兵比武”交叉拉練活動現場。 蒲祖攝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倡大愛和平,促文明互鑒 第八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莆田舉行 人民網莆田11月19日電 (記者林盈)“媽祖文化,根植於湄洲,是兩岸同胞精神深處永遠揮之不去的原鄉記憶。”“澳門,是以媽祖聖名作為標識而廣為世界所知的城市,與媽祖信仰有著密切關系。…
江山如畫︱在“豆腐”上筑堤的水利工程,如何讓這座城更名新生 人民網莆田11月15日電 (林盈、謝星宇)壺山八閩蒼翠,蘭水一泓漣漪,這是文獻名邦福建莆田廣為人知的自然風貌。“蘭水”指的就是莆田的母親河——木蘭溪。…
莆田市城廂區推動干部下企業、解難題 為“新經濟”保駕護航 位於木蘭溪畔的華林工業園,是莆田市高新技術企業較為集中的區域。 11月9日,記者來到位於城廂區華林工業園的莆田三利譜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偏光片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公司多條生產線保持滿負荷生產狀態。…
莆田代表隊:乘風破浪 敢拼善贏 莆田“不莆通”戰隊
團隊宣言:莆田戰隊不莆通 “乘風破浪一路沖”
姚少紅,莆田市廣播電視中心記者,從事新聞工作14年多,曾獲得獲福建新聞獎新聞名專欄一等獎。
康希,秀嶼記者站記者,是一名集採訪、拍攝、編輯和主持為一體的全能型記者,多年來一直扎根秀嶼基層,堅守在沿海新聞一線,參與眾多重大活動主持和報道。…
福建莆田“三開三解”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莆田市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福建省委“開門搞教育”部署要求,堅持開門送課、開門納諫、開門問效,聚焦堵點痛點、上下聯動,集中破解群眾難題。 開門送課,解決“一公裡”問題 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開展“十百千”宣講活動,解決理論入腦“最后一公裡”問題。…
來莆田元妙觀三清殿,看江南古建之花 元妙觀三清殿,位於莆田市荔城區梅園東路,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是莆田第一座道觀,是福建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建筑群,中國南方宋代三大木構建筑之一,被譽為“江南古建之花”,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妙觀三清殿現有佔地面積6182平方米,建筑面積3587平方米,保留有三清殿、山門、東岳殿、五帝廟、西岳殿、五顯廟、文昌祠等建筑,保存有宋徽宗瘦金體《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宋孝宗《賜陳俊卿札碑》、宋左朝散大夫、行尚書駕部員外郎、方昭書並題額《祥應廟記碑》以及王禹偁、蘇東坡、文天祥、文征明、周瑛、朱繼祚等歷代名人碑碣題刻。…
周祖翼在莆田調研時強調:精心守護寶貴文化遺產 更好傳承延續歷史文脈 11月5日至6日,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深入莆田市,察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非遺傳承,調研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周祖翼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傳承力度,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建設,推動“四下基層”走深走實,以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的實際成果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林建偉已任莆田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11月3日,莆田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林建偉主持召開市紀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省紀委監委主要領導指示要求和全市紀檢監察系統領導干部大會精神,研究具體貫徹措施。
林建偉(資料圖)
林建偉,男,漢族,1976年9月生,福建福州人,1998年10月參加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法律碩士。…
袁素玲已任莆田市委副書記 據湄洲日報消息,10月31日,莆田市市長林旭陽在仙游縣開展下基層接待群眾來訪活動,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袁素玲一同參加。…
來莆田平海村,見識明代福建沿海衛城 平海村,舊稱“南嘯”“平海衛”,位於莆田秀嶼區平海鎮東南部。在明代,是福建沿海十六衛城之一,是當時抵御外侵的重要海防屏障,村落一面臨海,三面環丘,水道暢通,舟船雲集,兼具“繁華魚市”和“海上驛站”功能,擁有平海天后宮、平海衛城隍廟等眾多歷史古建,現存13處不可移動文物、5處歷史建筑、7處傳統風貌建筑,是中國傳統村落。…
來莆田龍山村 感受山川毓秀,古韻悠悠 龍山村,位於莆田市仙游縣游洋鎮東北部,境內多以山區丘陵為主,村落形態似帆船,生態資源豐富,自然風光旖旎,歷史底蘊深厚,古厝屋宇毗連,現存古民居、龍山村書院、普正書院,福興宮等歷史文化資源是中國傳統村落。
龍山村古厝群,屬宅邸民居,規模龐大,保存完整,風水布局,細致考究,古厝群大多依山而筑、面溪而建,暗含守陰抱陽之意,彰顯了“山川毓秀,古韻悠悠”山水人文底蘊。…
全球首個漂浮式風漁融合項目在福建莆田安裝完成 全球首個漂浮式風漁融合項目在福建莆田安裝完成。楊東輝攝
人民網莆田11月1日電 (記者林盈)10月31日,全球首個漂浮式風漁融合項目在福建莆田南日島海上風電場完成安裝,即將投產發電。…
中建海峽廈門公司與莆田城廂區相關單位共建“廉潔文化建設示范點” 近日,由中建海峽廈門公司、莆田市城廂區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莆田市城廂區委政法委聯創共建的“廉潔文化建設示范點”啟動儀式在城廂區木蘭鐵嶺片區改造(一期)項目工程總承包(EPC)舉辦。
啟動儀式。…
來莆田濟川村,領略兩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 濟川村,古稱“漈坑”,又名“濟水”,位於福建莆田仙游縣石蒼鄉東北部。這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漢代古村落,是莆田唯一同時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的鄉村,同時,該村還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中國最美村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著力提升移民群眾幸福感 莆田規劃建設“環東圳庫區慢生活帶” 近日,莆田市城廂區“環東圳庫區慢生活帶”規劃建設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據了解,“環東圳庫區慢生活帶”系莆田市庫區移民開發局與莆田市城廂區為提升東圳庫區移民群眾幸福生活指數,創建莆田市市民宜居、宜研、宜游后花園,並就環東圳水庫生態環境、風土人情、周邊景區,因地制宜傾力打造的一大城市品牌。…
來莆田興山村,領略閩中革命聖地 興山村,千年古村,峰巒疊嶂,位於莆田市仙游縣游洋鎮東南部,是仙游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仙游上宮支部的誕生地,平均海撥750米,森林覆蓋率達86%,擁有豐富文物古建、自然美景,先后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傳統村落,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省級革命老區基點村。
據了解,中共仙游上宮支部舊址,建於馨山書院之內,馨山書院始建於宋代,后來成為莆田北部山區四大書院之一,理學家朱熹曾來此處講學,寫下“養我浩氣”題詞,1927年4月,莆仙革命先驅者陳國柱在此成立了“中共上宮支部”,是仙游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是閩中著名的革命聖地。…
千年名城掠影 魅力莆陽尋芳 逛古街進名村看城事變遷,賞非遺品工藝感受千年韻味……日前,中央及省級媒體記者深入莆田古鎮古街古村開展聯合採訪活動,感受新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魅力。 觸摸歷史文脈 品味文化街區魅力 了解一座城,先從博物館開始。…
莆田涵江:揚優乘勢 以融促榮 加快打造文旅經濟新高地 在2023年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福建省委提出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正當其時、恰逢其勢。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資源大省向文旅經濟強省轉變,讓山海之美與人文之韻更好為發展增光添彩、為百姓造福添福。不久前,福建省文旅廳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市長談文旅經濟…
莆田:建立“黨建工作指導員+12345平台+黨員律師幫幫團”聯動機制 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莆田市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持續深化“黨建工作指導員+12345平台+黨員律師幫幫團”聯動機制,不斷提高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的質效,入選2023年度全國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十佳優秀案例。 “黨建+律師”,全聯動發力。…
莆田:堅持“三聚焦三引領” 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員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莆田市委離退休干部工委、莆田市委老干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結合老同志思想和工作實際,制定出台《關於在全市離退休干部黨員中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具體工作方案》,通過“三聚焦三引領”,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黨員學思想、強黨性、聽黨話、跟黨走。 聚焦理論學習強根基,引領廣大離退休干部黨員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莆田市開展踐行“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暨領導干部開門大接訪 日前,莆田市委書記付朝陽到城廂區開展踐行“四下基層”優良作風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暨“市領導下基層接待群眾來訪”活動,福建省委第五巡回督導組組長薛雲官、副組長唐希列席指導。此次活動共接待群眾來訪199件,其中,市委付朝陽書記親自接待5件,市紀委監委、市法院、市檢察院等市直部門接訪組接待194件。…
莆田:建立主題教育“一月一調度”制度 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近日,莆田市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全市主題教育調度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主題教育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全省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推進會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福建省委第五巡回督導組組長薛雲官到會作指導講話。…
莆田:“把黨課送到群眾家門口”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心見行 莆田市把學習推廣“四下基層”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黨課送到群眾家門口”計劃,整合資源、創新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用好三支隊伍,讓黨課進千村、入萬企 莆田市充分用好用活領導干部、支部書記、宣講隊員等三支隊伍力量,有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莆田:實施“十百千”宣講計劃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日,莆田市按照福建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要求,深化實施“十百千”宣講計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圍繞“誰來講”,構建矩陣式宣講隊伍 市級領導干部示范帶頭,帶動各級各單位黨員干部積極參與,構建由市級宣講團、機關宣講小分隊、千名宣講員組成的矩陣式、廣覆蓋的宣講隊伍。…
來莆田梅洋村,領略這座茶海裡的“御史村” 梅洋村,位於莆田市涵江區萩蘆鎮,地處群山深處的小盆地,海拔460米,氣候獨特,古村青山環繞、茶海延綿、靜謐清幽,是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福建省十大美麗鄉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據史料記載,梅洋村是“清末御史第一人”江春霖故鄉,歷史上也出了多名進士、舉人、秀才,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是一個藏在茶海裡的“御史村”。…
時隔30年,莆田成福建第五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人民網莆田10月17日電 (記者林盈)17日上午,莆田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關情況。據悉,此前福建省已有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長汀縣獲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