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走到多遠,依然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回望2018,敢為天下先的福建人,成功舉辦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奮力開拓,也不忘總結廈門經濟特區的建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不忘龍岩老區的人民,幫扶寧夏閩寧鎮,閩寧協作已走過二十多個年頭……走在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路上的福建,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新的一年,讓我們繼續努力奮斗,攻堅克難,加快建設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福建。   

    • 福建:為民辦實事 全面建小康

             在26日召開的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一份“成績單”公布:全省GDP繼2016年首次進入全國前十后,去年又首次突破3萬億元﹔人均GDP則上升至全國第六。
             全面小康關鍵在民生,民生攻堅重點在“補短板”。為此,福建省委明確將教育、衛生健康、養老和城鄉基礎設施作為補短板的四大重點領域,提出“一事接著一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干”,福建的小康要在補短板中實現突破。【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27日 01 版)
    • 總書記始終惦念咱老區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前往革命老區考察調研,河北西柏坡、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陝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安徽金寨……
             福建龍岩86歲的老爺子郭壯友,談起3年多前的那次會面,盡管身體微恙,立刻來了精神。老人家用顫抖的手,拿出當天拍攝的照片:“有總書記鼓勵,我就想多發揮點余熱,為傳承和弘揚父輩的革命傳統再多做些工作”。【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2日 01 版)
    • 總書記的話貼心暖心增信心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人民網演播室,通過視頻同人民日報記者連線,和福建寧德市赤溪村村民交流。赤溪村過去是個特困村,多年來在總書記親自關心和指導下脫貧成效顯著。
             “又是一年春來早,東方風來滿眼春。追尋總書記的足跡,本報記者南下深圳漁民村,北上阜平駱駝灣,中到武漢陽邏港,東至舟山農家樂、寧德赤溪村,回訪那些與總書記有過深入交流的普通人,看看他們生活的新變化,聽聽他們未來的新期盼。 【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20日 01 版)
    • 向著網絡強國闊步前行

             我國互聯網發展和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網絡空間日漸清朗,信息化成果惠及億萬群眾,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張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中國網信事業勇立潮頭、踏浪而行,闊步邁入新時代。
              在游人如織的福建武夷山,15個主要景區實現智慧旅游,除了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服務外,還運用智能計算和科學預判,分析匯總游客數據、景區情況。。 【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0日 01 版)
    • 習近平致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賀信

             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峰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界人士表示熱烈的歡迎。
             習近平說,2000年我在福建工作時,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部署,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福建在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 【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3日 01 版)
    • 習近平同志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東海之濱,鷺島廈門。這裡千年浪涌,潮漲風起。
             “如今,海風海浪依舊,廈門卻已舊貌換新顏。”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座城市充滿感情。就在一年前,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時,他回首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歷程,盛贊這座城市的“高素質、高顏值”,“勇敢堅毅、吃苦耐勞的當地人民,乘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用自己的雙手把廈門變成了一座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對外交流密切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3日 01 版)
    • 習近平幫我們挖“窮根”

             “過洋村能有今天,多虧了習近平同志!當年,他到寧德上任后第一次下基層就來到我們村,鼓勵大家發揮自身優勢,解放思想,開拓思路,走林業、種植業等多元發展的道路。”回憶起30年前習近平同志到過洋村調研的情景,69歲的老支書鐘祥應清晰如昨。
             1988年6月,習近平同志來到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的福建寧德擔任地委書記。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走遍閩東9縣鄉鎮,進村入戶,訪貧問苦,一心要讓鄉親們徹底擺脫貧困。【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7日 01 版)
    • 總書記始終關心“閩寧協作”

             “總書記說,福寧村代表福建和寧夏的協作探索,代表兩個省區結對幫扶取得的成果。”錢冬說,總書記的話語飽含著殷切的期望。
             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寧夏,調研對口幫扶工作,部署“移民吊庄”工程(把貧困地區群眾整體跨區域搬遷——編者注),創造了東西部協作發展的嶄新模式。【詳細】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06日 01 版)

福建:開海興閩揚優成勢 耕海牧漁展示活力

       福建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達3752公裡。山的綠色和海的藍色是福建的天然底色,而發達的海洋經濟則是福建的后天特色。【詳細】

福建GDP進入“三萬億元俱樂部”:高品質發展高顏值生態

       過去五年,福建成為第一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森林覆蓋率保持全國首位等,除此,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生產總值年均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詳細】

廈門大學:青春筑夢春風化雨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背山面海,風景絕佳。”魯迅先生概括了他對廈門大學的第一印象。廈大以習總書記提出的“立德樹人”思想為動力源泉,積極探索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之道。【詳細】

數字福建:激活經濟新動能提升群眾獲得感

        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提出了建設“數字福建”戰略決策,開啟了福建大規模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序幕。“數字福建”的推進,正在深刻影響著福建的發展。【詳細】

廈門大學“馬新班”:心中有信仰,課堂有理想

       廈門大學努力建設“雙一流”大學正在進行時。堅持人才優先的發展戰略,該校新聞傳播學院作為黨的新聞傳播后備人才培養的基地,承擔著重要的政治責任和使命。【詳細】

“晉江經驗”助跑福建改革路:經濟民生“比翼雙飛”

       帶著夢想前行,回首往昔,從一個小商小販,到現在的行業領軍人,“晉江經驗”的精神在洪肇設身上得到生動體現,“晉江經驗”也成了他行動指南和制勝法寶。【詳細】

福建國企改革:從《請給我們“鬆綁”》到“敢為天下先”

       30位企業家:“一定要站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弘揚‘敢為人先’精神,以改革為動力,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為開創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新局面作出新貢獻。”【詳細】

福建莆田治理木蘭溪:根治水患清如許 為有源頭幸福來

       木蘭溪的治理,不僅為莆田帶來了“水安全”和“水效益”,還帶來了“水生態”和“水文明”。治理后,莆田開啟了城市沿溪跨溪、東拓南進新時代,拓寬了城市發展空間。【詳細】

福建漳州:集體經濟旺起來農民增收樂開懷

       窮,一度是雄雞村的代名詞,曾經還欠下了30多萬元的外債。而現在,雄雞村會下“金蛋”,成為遠近聞名的“聚寶盆”,從“負”到“富”,全部貧困戶實現脫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