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立醫保制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醫保藥品談判已於近日收官,多個全球知名的“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多數進口藥品給出了全球最低價。昨日,廈門市醫保局副局長曹小平做客市政府在線訪談,對國家醫保藥品談判政策進行相關解讀。
更多救命救急藥品
通過談判降價納入醫保目錄
長期以來,專利藥品和獨家生產藥品通常因在上市之初缺乏市場競爭,價格較高,且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經濟壓力,甚至很多患者受經濟承受能力所限,即便在有效的治療方案面前,也隻能望而卻步。為此,2017年起,國家有關部門採取統一談判的方式,把價格降至合理區間,“國家醫保藥品談判”開始出現,談判成功的藥品被納入了醫保藥品目錄。現在,談判准入正式成為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的關鍵一環,更多救命救急的藥品通過談判降價而納入到醫保目錄中。
據悉,2019年的談判准入是醫保制度建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談判成功藥品多為新上市
涉及10余個臨床治療領域
據介紹,本次談判始終聚焦參保患者臨床治療需求,將腫瘤、罕見病、慢性病和兒童用藥等作為重點,進入談判環節的基本藥物全部談判成功,倍受關注的PD-1類腫瘤免疫治療藥、能治愈丙肝的口服藥等首次進入目錄,肺癌、直腸癌、乳腺癌等有了更多靶向和化療藥選擇,波生坦、麥格司他等藥品的談判成功,使肺動脈高壓、C型尼曼匹克病等罕見病患者擺脫目錄內無藥可治的困境,糖尿病、乙肝、類風濕性關節炎、耐多藥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炎等患者有了更多優質新藥可供選擇。
在150個談判藥品中,119個新增藥品有70個談判成功,包括52個西藥和18個中成藥,價格平均降幅為60.7%。三種丙肝治療用藥降幅平均在85%以上,腫瘤、糖尿病等治療用藥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31個續約藥品有27個談判成功,價格平均降幅為26.4%。談判成功的藥品多為近年來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藥品,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藥結核、風濕免疫、心腦血管、消化等10余個臨床治療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談判中12個國產重大創新藥品談成了8個,這些新上市的藥品被迅速納入醫保目錄。
114種國談藥均已挂網
廈門市已有3489名參保人受益
根據國家醫保局、人社部相關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本輪新增及續約談判成功的97種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合並仍在協議有效期內的17種藥品,醫保藥品目錄包含114種國家談判藥品。目前,上述藥品均已在我省藥械聯合限價陽光採購平台挂網,醫療機構均可採購。截至2020年1月12日,廈門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今年採購國家談判藥品金額為793.03萬元,已有3489名參保人使用上述藥品,金額為494.02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6.17%、66.56%和35.96%。
曹小平還提到,談判藥品的支付標准是國家醫保局與藥品生產企業共同約定的醫保支付標准,是基金支付和患者個人支付的費用總和,各統籌地區以談判確定的醫保支付標准為基准支付藥品費用。(記者 陳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