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莆田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一座座戰斗堡壘巍然矗立,一面面鮮紅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急發“動員令” 督導與關愛並舉
莆田市委堅持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迅速建立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層層壓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號召各級黨組織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對疫情防控直接安排部署、直接組織推進、直接跟蹤問效。全市2169個基層黨組織、4萬多名黨員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
為確保黨中央疫情防控各項部署落實到位,市委組織部會同市紀委抽調46名干部,聯合組建7個督導檢查小組,各縣區同步派出一線督查考察組38個,採取“面上聽、重點走、隨機察、清單制、督促改”方式,對全市54個鄉鎮(街道)和32個疫情防控卡口全部督導檢查一遍。目前,莆田市共查處疫情防控不力問題29起,對67名工作不力、履職不到位的干部進行問責處理,其中11名就地免職。
激勵擔當作為,既要靠從嚴管理,也要靠關心愛護。莆田市委堅持督導關愛並舉,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莆田市疫情防控一線干部關懷激勵辦法》,從注重人文關懷、一線督查考察、加大褒獎激勵、落實待遇保障、強化安全防護、創設寬鬆環境等方面提出11條措施,激勵廣大干部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踐行初心使命、展現責任擔當。注重關心關愛干部,下撥317萬元黨費用於慰問疫情防控一線干部、購置應急物資、補助困難黨員群眾﹔建立領導干部聯系挂鉤機制,加強對疫情防控一線干部的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
布好“防范陣”成立658個臨時黨支部
為了進一步發揮防疫一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莆田市在集中隔離點、檢查點、防控點、醫療點等一線陣地,靠前成立658個臨時黨支部,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
同時,在莆田版“小湯山”臨時隔離區建設一線臨時黨支部,組織5支“黨員先鋒突擊隊”日夜奮戰,最終,建筑面積855平方米、參照火神山醫院標准建設的感染病區工程在9天內交付啟用,比預計時間提前6天。
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全面實行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壓實“包片、包戶、包人”工作責任,對重點對象推行1名鄉鎮干部、1名村級干部、1名黨員或網格員、1名醫務人員等“四包一”跟蹤管理機制,嚴格落實日報告管理和健康信息卡管理,做到一個不漏、滾動摸排。
爭當“排頭兵” 1萬多名黨員干部共同抗“疫”
哪裡有危險、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疫情防控病區臨時黨支部書記邱榮仙,帶領團隊17名黨員連續18天堅守在一線,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秀嶼區埭頭鎮黨委書記庄金清冒著被傳染的危險,大年三十連夜深入確診患者家中做病患家屬思想工作、安撫群眾情緒,促成10多名密切接觸者進醫學觀察點觀察,並募集到鎮商會50萬元捐款、口罩10多萬隻﹔涵江醫院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陳黃冰,在正月初二報名出征福建省支援湖北醫療隊,“我是黨員,又是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我向組織請命,到抗擊疫情第一線戰斗。”作為莆田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他帶領隊員奮戰在疫情嚴重地區,並在抗疫“戰場”過完自己38歲生日……
從街道社區到醫療前線,從公安交通到各個部門,莆田全市共組建2000多支各類“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設立1500多個黨員責任區,勠力奮戰在各防疫“主戰場”。10000多名市、縣區直機關黨員干部參與一線防控工作﹔185名駐村第一書記大年初一趕回駐點村,逐戶逐人做好思想工作,勸導取消婚慶壽宴、元宵聚會等各類聚會聚餐等活動近4萬場,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