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龍抬頭”!廈門晝夜溫差仍大 明后天最高溫將達25℃

2020年02月24日08:09  來源:廈門日報
 
原標題:今日“龍抬頭”!廈門晝夜溫差仍大,明后天最高溫將達25℃

昨日,廈門市陽光明媚,給廈門市民帶來一個溫暖又舒適的周末,雖然前來打擾的弱冷空氣帶來東北大風,但絲毫不影響市民享受陽光的興致。昨日傍晚的夕陽更是映紅了大半個天空,分外妖嬈。

有冷空氣嗎?是的,但是昨日的冷空氣很弱,對氣溫影響不大。昨日市區最高氣溫為22.1℃,海滄區青礁村的氣溫達到了26℃。晝夜溫差依然較大,夜晨仍有寒意,島內最低氣溫為14.1℃,同安區軍營村最低氣溫僅7.6℃。冷空氣雖弱,但還是要刷一把存在感,廈門刮起了6-8級的東北大風。

“正月傍春氣,二月畏不寒,三月換衫季。”這句民諺說的是廈門的氣候特征。農歷正月,暖濕氣流開始萌動﹔到了農歷二月,冷空氣與寒冬臘月時相比已經是“小巫見大巫”﹔進入農歷三月,冷暖空氣互相博弈,氣溫起伏較大,人們常常要增減衣物。昨日開始進入農歷二月,廈門市民已感受到春日的溫暖。

新的一周,廈門最低氣溫都在13℃以上,最高氣溫都高於20℃,2月25日、26日的最高氣溫還將達到25℃,總體說來是比較暖和舒適的。不過,冷空氣周四又將來襲,帶來最高溫4℃左右的降溫,請市民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提醒

今日“龍抬頭”

今天是農歷二月初二,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蟄伏一冬的龍在這一天開始活動。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們鴻運當頭,福星高照。

農歷二月初二相傳是土地公的生日,在閩南、台灣民間是個很重要的日子,清朝道光年間的《廈門志》記載:“(二月)初二日,街市鄉村為各土地神祝壽。”在閩南民俗中,每逢農歷初二和十六稱為“牙”,是祭拜土地公的日子。農歷二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個祭拜日,稱為“頭牙”,每年的臘月十六,是最后一個祭拜日,稱為“尾牙”。“頭牙”過完,春節正式結束,一年的忙碌正式開始。

“二八月,亂穿衣”。進入農歷二月,正是冷暖空氣頻繁交鋒的時期,天氣陰晴不定,溫度忽高忽低,極易感冒,市民要謹記“春捂秋凍”,不要過早收起厚衣服。(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