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理工學院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中位列榜首

2020年02月26日17:04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月22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組發布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出爐,廈門理工學院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中位列第1名。

據介紹,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是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的研究成果,自2017年以來,每年發布1次。本次評選,將包括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在內的44項重要競賽項目納入評分指標。主辦方介紹,本輪競賽評估依據權威性、影響力和國際性原則,每年遴選若干全國大學生競賽項目入榜,從獲獎貢獻、組織貢獻和研究貢獻三個維度對全國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的學科競賽競爭力進行排行。

廈門理工學院學生在第三屆中國“互聯網+”總決賽上獲得一金、一銀和兩銅,總積分排名全國第19名。廈門理工學院供圖

獲獎數量多 獲獎層次高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在全國各類學科競賽中表現不俗。據統計,2016年以來,該校學生已獲得國內外各類競賽獎項近2800項,國家級獎項1000多項,學生獲獎人次達7000多人次,連續三年全省名列前茅。其中在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國及世界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電子設計、機器人大賽、英語競賽等國家級大賽中獲冠軍、金獎或一等獎近230項,在全國大學生方程式賽車大賽、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大學生健美操大賽、光電設計、工程算量等賽事上更是連續多年蟬聯冠軍。

廈門理工學院學生不僅獲獎數量多,而且獎項層次高。例如,在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理工學生的兩項參賽作品從2000多所參賽高校的200多萬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該賽事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等共同主辦,被譽為大學生科技創新類的“奧林匹克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中國目前最大規模的大學生“雙創”比賽,在第三屆中國“互聯網+”總決賽上,理工學院學生獲得一金、一銀和兩銅,總積分排名全國第19名。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是教育部高教司主辦的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項目,每兩年舉辦一次,廈門理工學院自2015年參賽以來,已連續三屆獲得全國一等獎,獲國家級以上獎項6項,省級以上獎項46項。

廈門理工學院賽車隊斬獲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總冠軍,圖為2019年獲獎照片。廈門理工學院供圖

將學科競賽納入人才培養體系

據了解,廈門理工學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學科競賽工作,將學科競賽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體系,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以“項目帶動”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實現競賽活動系統化、長效化和品牌化,多年來,打造出“鬆霖杯”“台達杯”“夢想工場”等一系列品牌賽事。“學校還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學科競賽,鼓勵師生從企業找課題和項目。”廈門理工學院校長朱文章介紹,學校每年立項一批校企聯辦特色競賽,校企共同組建師資和評審團隊,共建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共同申報各級各類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使師生更好地對接產業需求、行業背景和企業通用標准,為學生就業、創業、升學打基礎。

廈門理工學院學子奪得第十四屆(2019)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一等獎3項。廈門理工學院供圖 

廈門理工學院對學科競賽活動也是實打實的支持,從2010年開始每年劃撥300萬元的專項經費用於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自2019年起加大對參賽獲獎學生和指導教師的獎勵力度。學校鼓勵學生自發組建各類創新興趣小組或俱樂部,從中遴選部分卓越項目予以立項支持,並配備優秀教師全程指導為其創造良好的競賽條件,各學院同時專門開辟開放式創新實驗室、為參賽團隊提供競賽訓練場地和設備支持。

“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再多,也不見得比學生在應用實踐中學到的東西多。”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林進川表示,學校積極開展人才供給側改革,致力培養地方產業所需的應用型創新性高級專門人才,建立了以培養應用能力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學科競賽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競賽反哺教學,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理論修養、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徐麗麟)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