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開通心理援助熱線 開展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工作

2020年03月14日09:48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為心理穿上“防護衣”

  心理援助熱線

  給群眾一個發泄渠道

  “馬上要開工了,我很焦慮,害怕被傳染。”

  “我每天量三四次體溫,雖然體溫正常,還是覺得身體不舒服,怎麼辦?”

  ……

  1月30日,福州市第四醫院下屬的福州醫學心理咨詢中心率先表示,福建省(福州市)心理援助熱線在疫情期間提供24小時的公益心理援助,並公布熱線號碼。

  從2月1日到2月13日,該熱線接到數百例心理援助。

  “我們會詳細登記、評估每名來電者的心理狀況。根據他們的情況,引導其發現自身的情緒問題,提供一些可行的轉移注意力或放鬆的方法。如果咨詢者情況較為嚴重,還會安排后續回訪。”心理熱線接線員林德勇表示。

  南平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咨詢熱線之一是南平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吳劍的辦公室電話。從2月1日到3日,吳劍接了近百個求助電話。有物資緊缺求助無門的﹔有因為分不清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而焦慮的……

  “我傾聽他們的心聲,是給他們一個發泄的渠道。同時,我可以運用專業知識來給予一些醫學或心理學方面的解答,給他們一個可能解決問題的方向,以緩解他們的焦慮不安。”吳劍說。

  吳劍介紹,其實在疫情期間,緊張、害怕、擔心、不安等心理反應都是正常的自我保護機制。大部分人都有心理復原力,隨著疫情緩解,這樣的心理反應慢慢會減輕消失。但如果對恐懼本身過分關注,產生強烈消除的動機,反而會形成惡性循環,加重恐懼心理。心理咨詢的意義就在於認識身體以及心理的正常反應,幫助人們緩解恐懼本身。

  寒風中的共情

  緩解隔離人員的不安

  1月31日21時10分,在南平聚龍集中醫學觀察點室外,寒風中,隔著2米左右的距離,3名心理治療師正努力開解情緒激動的曉雯。

  曉雯1月21日從湖北荊州返回南平,后出現發熱,咽拭子核酸檢測為陰性。出於安全考慮,她被送到由南平市第三醫院主要負責的聚龍集中醫學觀察點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對此不理解的曉雯反應非常大,情緒激動,不讓人靠近,拒絕隔離。

  南平市第三醫院的3名心理治療師花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從親情、健康、疫情管控、法律法規等角度對曉雯進行心理疏導。終於,說服了她。

  在聚龍集中醫學觀察點,這樣的案例並不少。心理危機干預小組還碰到被隔離的的士司機擔心賺不到錢,總是吵鬧著找各種借口要離開﹔媽媽帶著孩子一起隔離,對疾病的恐慌導致媽媽焦慮、煩躁……

  “在陌生的環境,對疾病的害怕加上空間封閉,孤立無援的恐懼感容易放大。在長達14天的隔離觀察期,被隔離人員會出現失眠、情緒不穩、焦慮、恐慌甚至對抗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因此,由專業人士對他們進行心理干預至關重要。”南平市第三醫院院長張毓茂說。

  為此,心理干預小組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將隔離人員都納入其中。第一天進入隔離點的人,組員都會提供相應的健康知識、政策法規、心理科普等﹔第二天會對新進人員隨訪——吃得怎麼樣?睡得怎麼樣?是否有什麼需求?如果有,心理干預小組會第一時間打電話給隔離人員,幫助他們更好地度過困難時期。

  支援湖北宜昌

  為患者和醫護人員減壓

  2月11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理門診的庄子森醫師,福建省福州神經精神防治院鄒曄峰主治醫師、王佳魁心理治療師出征宜昌,成為我省首批派往湖北的心理醫師。

  到達宜昌后,三位醫師組成心理干預小組,他們發現,患者的情緒很容易波動。入院時,由於對疾病不了解,胡思亂想,對檢查治療不合作,陷入焦慮的惡性循環,甚至產生恐慌。后來,隨著病情不斷緩解,情緒雖有所平靜,但又開始焦慮什麼時候才能出院。

  三位醫師每天的工作,就是與患者交流溝通,幫助他們客觀理性認識新冠肺炎、化解檢查的恐懼、化焦慮為動力、克服睡眠障礙、合理安排日常作息……

  除了患者,醫護人員也面臨許多精神壓力。

  一天夜裡,庄子森接到援助醫療隊隊員的求助:“之前都好好的,這兩天突然入睡難,我都不知道咋回事。”

  突然出現的睡眠障礙可能與焦慮反應有關。在聊天中,求助的隊員說:“每次使用消毒液給手消毒,我都忍不住想,消毒前手是臟的,手去按壓不就把按壓的部位給污染了,那手消毒還有意義嗎?”這個細節讓庄子森迅速意識到,這應該就是入睡難的原因了。於是,庄子森立刻連線醫療隊的院感專家,了解到雖然按壓部位存在污染的可能,但瓶子內部不存在污染,而且噴口遠離按壓部位,消毒液從噴管流出時也就不存在污染。如果還擔心,可以用兩瓶手消液互噴相互消毒。經過院感專家的解答和庄子森的情緒疏導,次日,該隊員的睡眠就恢復正常了。

  在抗疫一線,心理醫師的工作就是為患者和戰友們穿上最堅強的心理“防護衣”。據悉,截至2月28日,宜昌心理干預組已對患者及醫務人員心理干預213人次。

(責編:陳藍燕、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