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福建的西南大門,而新冠肺炎疫情讓“三省通衢”的優勢變成了“難防難控”的劣勢。3月20日上午,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記者見面會召開。見面會上,龍岩市武平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王佳煌跟大家分享了他的戰“疫”故事。
1月23日(年二十九)上午11點,武平縣接到了省交通檢疫組關於要求設立入閩通道查驗站的一號令,王佳煌和同事們聞令而動,緊急行動。第一時間設立並啟用5個查驗站,其中閩贛界梁野山服務區交通查驗站,僅用了4個小時就組建完成。
查驗站實行24小時值班,每8小時一班,每班6-8人。無論是刮著大風、還是下著大雨,檢查員在攔車后都要重復問話。高峰期檢查員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吃飯了。8個小時下來,數百次地登記車輛信息、體溫信息、身份証號碼信息,檢查員精疲力盡,嗓子沙啞,甚至手都在發抖。2月7日,武平十方服務區查驗站登記了1224輛車,2700人,平均每分鐘就需查驗2個人,僅僅信息登記的材料就多達幾百頁。
同時,查驗站都處在山區風口,氣溫接近零下,冷風就像刀子一樣割在臉上、手上。剛開始一些查驗點條件簡陋,查驗工作都是露天進行,很多檢查員即使帶上帽子、腳上套了好幾層棉襪還是冷得受不了。“真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王佳煌說。
即便條件如此艱苦,王佳煌的同事們也都以各種理由主動報名,有的說“我是黨員我先上”,有的說“檢查工作我經驗豐富”,有的說“我年紀小、單身沒牽挂”,大家都要求上一線、輪夜班。“但其實大家都不容易、都有困難,疫情期間沒有人向我請過假。雖然誰都沒說,但大家都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而感到自豪。”王佳煌說。
在檢查中,危險也時刻伴隨著王佳煌和同事們。查驗站的工作人員頻繁接觸省外車輛及人員,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感染。因為怕把病毒帶回家,檢查員難得與家人團聚,也不敢有過多的親近。即便如此,他們依然自始至終堅守崗位。
“交通人”們的堅守,老百姓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不少熱心群眾自發地向查驗站贈送礦泉水、方便面、八寶粥,甚至還有帳篷、遮陽傘等,他們放下東西就走,不留姓名,連照片都不讓拍。值班同志也常對勸返人員噓寒問暖,將自己的一些備用物資送給他們。
在這過程中,還有一段溫暖的“小插曲”,一名離家16年的河南信陽青年在王佳煌和同事們的開導與幫助下,和父親在武平千裡相聚,為這個的春天增添了一抹溫情的色彩。
近2個月以來,王佳煌和同事們堅守崗位、忠誠履職,全省公路、水陸、鐵路、民航已累計查驗入閩旅客達到2700多萬人次,有力有效地阻止了疫情在福建省的擴散和傳播,保障了福建全省4000多萬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